我看來沒有一個是對的

本帖於 2019-06-18 17:55:30 時間, 由普通用戶 ephd 編輯

先天之本我不認為和kidneys有什麽關係,或者有落髒這麽一說,但是kidneys翻譯為腎髒是西醫借用現有中醫名詞在使用,而中醫裏麵的腎本身就有兩層含義,從黃帝內經上定義挖出來說,和kidneys基本上關係不大。

總結一下大概是這樣的“腎為先天之本,藏誌,腰為腎之腑,在五行屬水;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主水;主納氣;在體為骨,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開竅於耳及二陰,在誌為恐,在液為唾,腎與膀胱相表裏。”

除了腰為腎之腑這一點以外,其他功能都和kidneys本體功能沒有啥關係。還有一點就是腎與膀胱相表裏,排尿這個事膀胱和kidneys一起管,也算沾點邊。所以扣腰這個事,與其說是補腎,不如說是補膀胱。

生薑就不用說了,根本就不入腎經,和腎一點關係都沒有。難經說“形寒飲冷則傷肺”,吃涼的傷的是脾胃和肺,和腎也沒有啥關係。而且補腎的藥大部分是涼藥,剩下的又有大部分是平性的,隻有很少部分是偏溫性的,例如鹿茸。

曬太陽和運動是讓人體的總體能量得到提升,主要還是陽經的能量為主,陰經得到提升最多的是太陰經,厥陰和少陰就比較少了。大家都有好處,跟著也占點便宜,但是想補腎就想得太多了。

腎是先天之本,腎精用一點少一點,沒有的補的,腎精流失殆盡,人就死了。現在說的補腎的藥,其實不過是讓腎精流失的速度減緩,病理症狀得到減輕。例如補腎陽大家都知道的藥就是金匱腎氣丸,補腎陰最出名的就是六味地黃丸。這兩個藥方的差別就是金匱腎氣丸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了肉桂和附子兩個藥。這說好的補腎陽為啥要用陰藥?因為腎精的本質就是陰,無論補腎陽還是腎陰,本質上都是在填補腎精,所以歸根到底還是補陰。那些鼓舞腎陽的藥,例如四逆湯這類,都是類似於激素一樣的東西,把腎精逼出來燃燒,讓身體迅速恢複到平衡狀態(治標,把命救回來先),然後再慢慢地用填補腎精的陰藥逐漸恢複身體的能力(治本,耗時很久)

所以說,微信上的文章多數都是自媒體,你想怎麽說都可以,大多數都是東拚西湊出來的。看過就算了,當真你就輸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