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健康:如何知道自己身心快被“掏空”
from 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vert-cap-48637267
世界衛生組織將“過勞”(burnout)重新定義為一種與持續工作壓力有關的慢性綜合症。繁忙的工作量和更嚴重的病態是有區別的。
如果你在上世紀70年代初說,自己受到過勞狀態的折磨,一些人可能會對你這種說法感到驚訝。
在那個時代,這種表述被非正式地用來描述吸毒成癮者所經曆的副作用:包括比如通常出現的智力遲緩,就像很多熱衷派對聚會者出現的情況。
1974年,美國德裔心理學家赫伯特·弗羅伊登伯格(Herbert Freudenberger)在紐約市為吸毒成癮者和無家可歸者開設了一間診所。他那時首次認識到身心耗竭的問題時,並沒有想到吸毒者。
當時,診所的誌願者們承受很大壓力:由於工作很緊張,很多人開始感到沮喪和精神疲憊。雖然他們曾經一度認為工作很有成果,但隨後開始變得憤世嫉俗和抑鬱;誌願者們沒有再給他們的病人應有的關注。
弗羅伊登伯格將這一令人警覺的新狀態定義為一種因長期過度勞累造成的疲憊狀態,他借用了“過勞”一詞來形容它。
“過勞”問題的增長是爆炸性的,今天它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現象。盡管關於“過勞”問題的具體數據很難做出係統性統計,但僅在2018年,英國就有59.5萬人遭受工作壓力的折磨。
運動員會出現這種病症。視頻網站YouTube的明星們會有這種現象。企業家們也會深受其害。弗羅伊登伯格本人最終也受到這種綜合症的折磨。
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在最新的《國際疾病分類手冊》中確認這種流行病。該手冊將其描述為因為長期工作壓力未能成功控製而引發的綜合症。
據世衛組織的定義,“過勞”有三個因素:疲憊感、思想上無法專注於工作和工作表現不佳。但要等你真正已經身心耗竭再試圖對付它就為時過晚,就像你不會等到病入膏肓再去看醫生。
“過勞”的感覺
那麽,你如何判斷你是否幾乎要——但還沒有完全——“過勞”呢?
愛爾蘭都柏林的心理治療師索比安·穆雷(Siobhán Murray)女士是《過勞的治療方案》一書的作者。他說,很多“過勞”的跡象和症狀都與抑鬱症非常相似。
穆雷建議要注意那些逐漸增多的壞習慣,比如越來越貪杯,以及依靠甜食讓你度過一天。他建議要注意那種無法消失的疲勞感。她表示,即使你夜裏睡得很好,但到了早上10點前,你已經在數著鍾點想著上床睡覺的時間了。或者,你沒有精力去鍛煉或去散步。
穆雷建議,一旦你開始有這種感覺,你就要就醫了。
她說,抑鬱症和“過勞”之前的情況非常相似,但盡管最近有很多人關注這個問題,認識到“過勞”現在已經成為一種疾病,但它仍然沒有被歸類於疾病,而是被歸類為一種職場現象。
她指出,重要的是要得到一位能區分抑鬱症和“過勞”兩種情況的專業醫療人員的幫助,因為雖然對抑鬱症的治療選擇很多,但目前對“過勞”的問題,最佳方式仍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解決。
那你怎麽知道你是真的處於“過勞”的邊緣,還是僅僅在經曆了一個充滿挑戰的月份呢?
穆雷說,壓力確實很重要,焦慮是激勵我們做好事情的動力。但當我們持續地麵臨壓力和焦慮,以致於我們無法放手,它才開始轉變成“過勞”。
就拿你一直在做的那個大項目來說吧。當想到這個問題時,感覺到腎上腺素的刺激是很正常的,也許你因為壓力大夜裏難以入眠。但是,穆雷指出,如果項目一旦結束,你仍然感到不安,那麽就該考慮你是否有“過勞”問題的危險了。
她說,當你把這種狀態帶到你一天的下一個階段,並一直難以放不下這個包袱的時候,這種危險就出現了。
逐漸接近“過勞”的另一個經典跡象是玩世不恭:感覺自己的工作沒有什麽價值,回避社會交往和承諾,而且變得更容易失望。
倫敦的心理治療師傑克·弗朗西斯·沃克(Jacky Francis Walker)專門從事“過勞”問題研究。他說,處於“過勞”邊緣的人可能會開始感到情感麻木或精神上的疏遠,就像他們沒有能力參與日常生活一樣。
他還建議,要注意“過勞”的最明顯的跡象,那就是確信你總感覺工作質量開始下滑。他舉例說,人們常說,這不是我做的,我不是這種樣子,我通常總可以做甲乙丙丁。但很顯然,如果他們處於“過勞”的狀態,那麽他們就不在能充分發揮作用。
如果這看起來還不夠科學,那就看看馬斯拉奇的“過勞”清單(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吧,這是一個旨在衡量“過勞”的測試。最常用的是MBI常規測試,它衡量的是疲憊,玩世不恭等心理狀態,其中包括你認為自己工作表現如何。
這種測量標準是1981年首次公布,它在後來的研究中被引用了數百次。雖然它通常被用來測量完全陷入“過勞”狀態的程度,但並不是說,你不能應用它來看看你是否越來越接近"過勞"。
你已經“過勞”,接下來怎麽辦?
唯一辦法就是要製止“過勞”,治本治標,將“過勞”永遠從生活中根除。
穆雷說,想想看,你的生活中目前有些什麽事你可以暫時或永久地放下?比如說,多睡睡覺來恢複精疲力竭的身體。
沃克則有個分為三步的方案,其中包括分析一下,找出為什麽在一個人的能力和他們覺得他們被要求取得的成果之間存在著不匹配。
他認為,有時候,這是因為他們覺得需要過於完美,或者他們可能有冒充者綜合症,他們不得不非常努力地工作,以掩蓋他們認為自己並不像每個人想象的那麽好。
然而,有時工作環境是問題的關鍵。根據2018年蓋洛普對7500名美國工人的調查,“過勞”的原因是工作中的不公平待遇、難以管控的工作量以及一個人的工作權責不清。
由於缺乏經理的支持和不合理工作時間的壓力,員工們承受很大壓力。
沃克說,還有另一個問題可能是:公司的價值觀與當事人自身的價值觀嚴重不一致, 這就造成了一種緊張和不和諧的氛圍,因為他們在做一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
在某些情況下,他的客戶可以通過業餘從事一些讓自己感覺充實的工作來解決這個問題。但偶爾,他們也會決定做出更徹底的改變,比如跳槽或者從事新的職業。
穆雷表示,不管你“過勞”的原因是什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善待自己。
根據穆雷的經驗,造成“過勞”現象很普遍的一個最大驅動因素是,當下一種什麽都想要的文化。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不可能既有一個健康的社會生活,又能完成一個大項目,同時又滿足你所有的個人健身目標。
她說,至關重要的是做事要分清輕重緩急,不要對自己期望過高。
當你感覺那些老板、家長、健身偶像和朋友看起來是總是那樣完美,那是一種錯覺,或者至少他們的成功其實得到了很多幫助。
如果你覺得自己可能即將加入“過勞”俱樂部,那就應該退一步,找出問題所在,別讓自己掉進這個坑。
請訪問 BBC Capital 閱讀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