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靜坐入門》---作者:徐恒誌
標題: 觀心
人們平時的心念,都是終日外馳,從不曾一念回來返觀自心,以致迷妄執著,無法安定,受苦無量。隻有專精地返觀內照,才能逐步消除積妄,啟發真性,諸大乘經典處處不離般若,正是處處不離觀照。以觀與不觀,實是迷悟苦樂的重要關鍵。《涅盤經》說:“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法中所謂“止觀”,即是“定慧”,也即是“寂照”,《摩訶止觀》說:“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可見止觀原是自性具足的功能,因此也是修心究竟的法則。但止觀修法,有深淺、頓漸、事理、偏圓的不同。像天台止觀有漸次、不定、圓頓的三種。《釋禪波羅密》所說的是漸次上觀,初淺後深,解頓行漸;《六妙門》所說的是不定止觀,前後更互,解頓,行則或漸或頓;《摩訶止觀》所說的是圓頓止觀,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一心三觀,圓融具足,初後不二,解行俱頓。但《摩訶止觀》文廣境細,初學和事忙的人,往往感到入手無從。
止與觀原非二法,在具體實踐中,則每以修觀為下手方便。《大乘心地觀經》說:“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又說“三界之中,以心為 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釋尊隨機施教,教三界內鈍根眾生,修苦空、無常、無我的“析空觀”;教三界內的利根眾生,修諸法緣生無 性,當體不可得的“體空觀”;教三界外的鈍根菩薩,修先空、次假、後中的“次第三觀”;教三界外的利根菩薩,修稱性圓妙、直下照去,三觀任運圓成的“一心 三觀”。
若法門,不外由文字而起觀照,由觀照而達實相。所謂實相般若,即是本覺,觀照般若即是始覺。由一念返照的始覺,逐步息妄顯真,觀力越強,定力越是,定慧互資,則始本合一,便能破小我之執,而證常、樂、我、淨的大我、豈不慶快平生!
這裏特介紹一種簡單、切要,便於下手的一乘觀心方法。在初下手時,應先結跏趺坐,然後一切放下,連放下也放下,善事、惡事,都不思量,合起兩眼,細細返觀自己起心動念的情況。那時定覺妄念忽生忽滅,來去不停。我隻一味耐心觀照,了知妄想無性,其本空,既不隨它流浪(不取),也不著意遣除(不舍)。這一妄念被自心所照,當下便能湛寂不動,以至自然化於無形;但其他念頭,必繼續生起,那時仍照前細細靜看。這樣,每日至少坐一次,每次至少坐半時至一小時,能多坐、久坐更好。久久觀照純熟,妄念自能逐步稀少(由慧資定),同時覺照的力量,也便逐步增強(由定發慧)。漸漸看到一念不生,心源空寂。這時,雖無著無住,卻了了覺知,便與般若自性相應。《華手經》說:“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
我們能觀的智,即是般若,所觀的境,即是無明,以般若熏於無明,無明便分分脫落,而消歸於自性,所以觀無明妄心,即是觀自性清淨心。以後不論行住坐臥,就常常從這寂定的性體上,起用觀照,這叫做圓照覺相,也叫做正念真如,古德所謂:“如珠吐光,還照珠體”由於覺照的時時在前,妄念起時,便能如片雪洪爐,才現即滅;即使有較強的習氣現前,也自能有力把持,入於無礙。這樣再繼續前進,漸漸覺得自性本來清淨,不必著意起照,入於忘照而終日未嚐離照的地步。觀心到這一階段,不觀而觀,心即非心,言語道斷,靈光獨耀,可謂達觀心的極功。上麵所說的觀心,是圓頓法門,離心、意、識,無境可緣,直見本性,妙契實相。雖暫時攝念觀照,也結般若因緣,留菩提種子,何況精勤熏修。《楞伽經》說,“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 升進,入如來地”。《圓覺經》說:“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大乘心地觀經》說:“若能修習深妙觀,惑業苦果無由起,唯觀實相真性如,能所俱忘離諸見”。《大乘起信論》說:“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都是此法的證明。不過修學的人,在行持中,一須深信不惑,二須專精有恒,三須常與自己的習氣奮鬥,具備這三個條件,沒有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