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了2019年的元旦不久,53歲的英姐出現了腹疼、便血症狀。經腸鏡檢查,在結腸肝曲部看到菜花樣腫物,大小3.5x4.0cm, 經活檢病理鑒定為中分化腺癌。腹部MRI檢查在胃底體交界處,發現胃體壁擴散性不均勻增厚,很有可能是惡性病變。
英姐就這樣過了一個心事重重、索然無味的春節。春節結束之後,英姐到醫院進行了胃腫塊和腹壁結節活檢,並放置了腹腔熱灌注引流管。術中發現,腫瘤已經在腹腔中廣泛擴散轉移,腹壁膈肌麵及橫結腸處可見多發轉移結節。根據術後的病理鑒定結果,胃壁結節為低分化腺癌,腹壁結節為轉移性低分化腺癌,應該是胃癌轉移所致。
英姐的最終診斷為:
- 胃惡性腫瘤(低分化腺癌並腹腔廣泛轉移)
- 結腸癌(肝曲,中分化腺癌)
2月18日,當別人開始準備鬧元宵的時候,英姐開始了化療。醫院給英姐準備的是腹腔內熱灌注化療(HIPEC),化療藥物為順鉑、多西他賽。除了HIPEC局部化療,英姐也使用了5-氟尿嘧啶,進行係統化療。
對目前的治療信心不足的英姐,想知道是否還有更好的辦法?都說美國的癌症治療效果好,但是去美國治療也不太現實。一個偶然的機會,英姐聽說可以通過國際醫療機構 MORE Health (愛醫傳遞),獲得美國醫生的診療建議。
通過進一步了解,英姐覺著這是一家可靠的機構,辦事都很認真,國外簽約的也是一流醫院正規的醫生,不但可以提供第二診療建議,如果真需要國外才有的新藥,醫生也可以開處方購買。英姐覺得可以先聽聽美國醫生的意見。
愛醫傳遞聯係到的是美國印第安納大學 (IU) 醫學院的腫瘤學教授 O'Neil 博士,他也是該醫學院 Simon 癌症中心的胃腸癌研究項目的主任,專長就是胃腸道癌症。看了病曆以及基因檢查的結果之後,O'Neil博士認為英姐的治療前景是不錯的。
之前,英姐同時做了腫瘤組織和血液樣品的基因檢查,檢查中有一個重要的指標,是“腫瘤突變負荷”(TMB),數值是10.00 Muts/Mb, 也就是每一百萬個堿基對,就有10個基因突變。這個基因突變率,算是比較高的。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個TMB的結果,O'Neil博士認為,英姐目前應該做的治療,是用PD-1抗體O藥,同時聯合化療(奧沙利鉑 + 5-氟尿嘧啶),而不是腹腔內熱灌注化療(HIPEC)。而且,使用O藥,不但可以治療胃癌,也可以治療結腸癌,妥妥的一石二鳥!
O'Neil博士認為,至少需要進行四個周期的治療,然後重複進行液體活檢和CT檢查。因為目前已經出現了腹腔轉移,沒有必要貿然進行手術,首選應該是化療、免疫治療這樣的係統治療,才能更好地控製整體的疾病發展。如果在係統治療後,腹腔轉移灶消失了,同時又沒有出現新的轉移灶,則可以考慮減積手術甚至根治手術。
英姐對O'Neil博士的第二診療建議很滿意,與主治醫生商議後,基本依從了O'Neil博士的建議,隻是對O藥的劑量做出了調整,使用了比較適合中國人的劑量(180毫克)。
希望英姐的下一個春節,可以愉快度過。
如果有需要請掃描右下方二維碼與MORE Health案例經理聯係
或撥打8887214051直接谘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