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問的是怎麽得的抑鬱症,並沒問抑鬱症後為何會自殺

來源: lasha07 2018-11-10 11:11: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48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lasha07 ] 在 2018-11-10 11:28:5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曾受日本右翼狂熱分子威脅

在《張純如:無法忘卻曆史的女子》中,張盈盈以一個母親的視角,回憶了女兒從生至死所扮演的多重角色,著墨最多之處自然是張純如寫作《南京大屠殺》的過程。張純如在寫作過程中以及書出版後曾因“受到日本右翼狂熱分子威脅”而一度成為媒體焦點,書中,張盈盈對這一細節做出了回應。

張純如最初與母親談及“日本右翼狂熱分子威脅”,是在她從大陸、台灣搜集史料回家後。她寫信給父母,匯報當時她的第一本書《錢學森傳》的寫作進展,並提及了安全顧慮:

親愛的媽媽:

忘了跟你說,如果有空的話,布瑞特和我要搬到一個兩居室的公寓裏去了。搬家的原因是我們需要更多的空間,但也因為我想讓我們的新家不那麽容易被一些日本狂熱分子找到。有人對我的安全問題表示了擔憂。(我的大部分朋友都覺得一旦這本書出版後,我就會安全得多了,因為南京大屠殺的“秘密”已經大白於天下。)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有點疑神疑鬼……

“對於那些日本右翼狂熱分子可能帶來的威脅,我建議她聽從私人偵探的建議,做好自我保護。然而,我並不覺得她有必要過於恐慌甚至疑神疑鬼。”張盈盈回憶,“純如跟我們說,她收到過一封裝有兩顆子彈的信。”

無論是張純如還是張盈盈,都認為日本右翼狂熱分子曾在《南京大屠殺》出版、發行期間“有所作為”。美國《新聞周刊》曾於1997年刊登《南京大屠殺》書摘,但原定11月17日刊出的書摘,後被改為延期至12月1日(即下一期)刊登。這讓張純如一家著實緊張了一把:“書摘刊登之前,我跟純如的爸爸係統分析了《新聞周刊》之前幾期的廣告。我們發現,每周雜誌上平均登出四五個日本公司的廣告,其中包括佳能、鈴木、日立、索尼、豐田、東芝、三菱、夏普和愛普生等。我很擔心純如的書摘會不會在12月1日那一期的《新聞周刊》上刊出。”在多次打電話至報刊亭後,張盈盈最終找到了登有《南京大屠殺》書摘的《新聞周刊》,但她仔細閱讀,發現當期沒有任何日本廣告:“沒有人能解釋為什麽12月1日的這一期雜誌上,一個日本公司的廣告都沒有,而在11月17日那一期上卻刊登了兩倍於正常數目的廣告。”

-------------------------------------------------------------------------------

恐嚇疑來自日本右翼分子

紐約大學電影係主任崔明慧說,2003年夏天,她為拍攝錢學森一片采訪過張純如。

在采訪過程中,崔明慧了解到張純如在《南京大屠殺》出版之後,不斷收到懷疑是日本右翼人士的恐嚇信和電話。這些年來她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直到她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崔明慧說,這些威脅信和電話,使得張純如不斷變換電話號碼,平時不敢打電話,隻用電子郵件聯絡,甚至不敢在家裏接受采訪,不敢向朋友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