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是個方便說法。雖然方便,但是不十分準確

來源: stonebench 2018-10-02 09:04:5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89 bytes)

說起相應,一定是兩個東西(比如主體和環境)共振才叫相應。

而命運實際上不是主體經曆環境,而隻是動相的連續。動相的連續產生“識”(比如意識),“識”認為有主體,有我,這個“我”擁有獨立的生命。但識所了知的內容是反的。不是“我”產生“識”,而是“識”產生“我”。

相應本質上就是“動”,不需要連起來。動的意思就是與整體產生差異,“動態”隻是動的一種。

這就是為什麽俺從“動”說起。

假設有一個真實存在,這個真實存在中其實現時存在一切現象,比如既有生也有死,既有迷也有悟,既有健康也有疾病。每種現象在真實中各自獨立,因此在真實存在中沒有”變化“。但是這些現象之間的聯係就會產生識,識是不穩定的,它一產生就會不斷地動。而它動的軌跡就是由“生”到“死”。而由生到死之間的“經曆”是由這個動的質量(頻率)決定的。

這種情況象我們看白描,白描其實隻是線條,線條其實隻是點,點其實隻是墨。由於這些墨點互相之間的聯係就產生了特定的形象。但如果我們隻看本質,那麽白描圖案就隻是墨點的集合。

生命與命運的存在與之相似。不同的是,白描是墨點在白色或者其他顏色的背景下的聯係,而生命則是墨點在一瓶墨中的聯係。

 

所有跟帖: 

物理學稱“共振”,電子學稱諧振,頻率相同的增幅疊加。頻率差決定振幅。在生物科學也許叫“共鳴”、“心心相印”、“心有靈犀” -fuz- 給 fuz 發送悄悄話 fu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2/2018 postreply 09:50:46

換句話:“生”就是那個產生“命”的振源,“死”就是振幅完全消失的點。生命的精彩在於兩點間的頻率與振幅。 -fuz- 給 fuz 發送悄悄話 fuz 的博客首頁 (56 bytes) () 10/02/2018 postreply 10:01:2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