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常看到關於中醫的“濕”有兩個重要的特征,一個是舌苔,一個是大便(溏稀)。前者我不懂,後者比較直觀。
其實在美國我長期就是這樣。所以按照中醫的說法,我是有“濕”症的。去年夏天在中國,溏便的現象徹底沒有了,我以為是碳水化合物多的緣故,但最近這次亞太之行,讓我不得不反思。
我是一個怪人,到任何地方除了應酬餐之外,我都自己做飯,公司也給我這個特權,住的地方別的可以差,但廚房必須有。
在新加坡,和美國的情況基本一樣,但是到了澳大利亞,一兩天以後,溏便消失,變成了中醫說的那種最理想的狀態。
我吃的東西沒有任何變化。水果,蔬菜,肉類,穀物比例都一樣,種類基本無變化,飲茶,咖啡,涼水等都一樣,澳大利亞是深秋,天氣稍冷,但也不太冷。
為什麽一到澳大利亞我的“濕”就沒有了?
無獨有偶的是,一位同行的華人同事,並沒有自己做飯,說,到了澳大利亞,他的大便變得成型了,原來一直是溏便。
回想一下,有一次在瑞士培訓,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但大便變得非常幹燥,甚至便秘。但在英國和法國卻和美國一樣。
為什麽同一個人吃大致相同的東西,會產生極大的變化?
我在澳大利亞的那幾天陰雨比較多,所以和氣候幹燥也沒有關係?
微生物?或者是食物和飲水中有某些未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