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胡荽(學名:Centipeda minima),英文名稱:Small Centipeda,Spreading Sneezeweed)[2],別稱鵝不食草、雞腸草、沙飛草、 球子草、 散星草、杜網草、 白珠子草、砂藥草、翳子草、蚊子草、小龍牙草、吐金草(台灣)、豬屎草、豬屎潺、霧水沙、貓沙、食胡荽、野園荽、野芫荽、地芫荽、地胡椒、山胡椒、二郎劍、二郎戟、三節劍、三牙鑽、大救駕、小救駕、通天竅、地楊梅、連地稗、滿天星、小拳頭、鐵拳頭及白地茜等[3][4][5],為菊科石胡荽屬的植物[2]。分布於馬來西亞、日本、朝鮮、印度、大洋洲以及中國大陸的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00米至1,900米的地區,多長於田野、陰濕草地及路旁荒野之上[2],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模式種採自於亞洲[6]。花果期4-11月,各地略有不同。
石胡荽
所有跟帖:
• 謝謝您的信息!學習了。 -鍋沿- ♂ (0 bytes) () 05/18/2018 postreply 18:51:01
• google告訴我,葉子長得像石胡荽,也是基部匍匐狀,但這個草看不見花,也不見果。再次感謝您的回複。 -鍋沿- ♂ (0 bytes) () 05/18/2018 postreply 19: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