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的道德經的版本不對哈,那是被儒家修改過的。比如你引用的

本帖於 2018-04-21 09:10:44 時間, 由普通用戶 littlecat8 編輯
回答: 茶餘飯後話修道千年守望2018-04-20 14:30:25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其實應該是 “聖人不仁,以百省為芻狗”:

(1)百省不是百姓,而是道德經裏說的“道”

(2)芻狗不是書呆子們所說的什麽用來祭祀用的草紮的狗, 是牧羊犬,其目的是警戒和保護。

懂得以上兩點後,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聖人沒有對天下懷有仁義之心為天下忙乎 (比如,老是覺得老百姓生活的不好,想做點什麽讓老百姓過上好生活),而是聖人無為,以道立天下。因為道是天下母,象牧羊犬一樣引導和保護天下。 這才能體現聖人的最大仁慈。 如果,把百姓當作祭祀用的草狗一樣,該燒就燒,該丟棄就丟棄, 誰都可以變成這麽冷血的聖人。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