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創皋: 50年代中國實行的“勞衛製”

來源: coach1960 2018-03-16 11:17:1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190 bytes)
教練編言:現代“西式”學校教育,學校體育始於清末。100多年來體育運動(包括競技體育)在國民日常生活質量及健康保健方麵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仍然任重道遠。

冷戰結束後,各國以政府(國家)主導的全民健體強身措施(法規)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個人的選擇。西方國家裏受到限製的人群主要是社會經濟地位的原因。而在中國人中,傳統文化(傳說文化)始終存在著較強的意識/認識上的衝突。

 
 


    上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在市正始嶺海聯合中學(後改為正始中學)讀初中,那時體育活動推行“勞衛製”。所謂“勞衛製”,全名是“勞動與衛國體育製度”,即通過運動項目的等級測試,促進國民特別是青少年積極參加各項體育運動,以提高體力、耐力、速度、靈巧等素質的體育鍛煉製度。“勞衛製”按年齡組別製定達標標準。
    上世紀50年代,我國開始確立重視國民體質健康的指導思想。當時中國和蘇聯關係好,在蘇聯行之有效的“勞衛製”就被引進來。一開始不叫“勞衛製”,而是與“勞衛製”相仿的《體育鍛煉標準》,這套標準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試行後,1954年國家體委幹脆使用“勞衛製”之名,頒布了《準備勞動與衛國體育製度暫行條例和項目標準》, 簡稱“勞衛製”。全國中學和大學掀起了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熱潮。

    那時候汕頭市中學係統全麵倡導開展“勞衛製”。我當時所在的正始嶺海聯合中學也貫徹執行“勞衛製”體育運動,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幾乎全校學生傾巢出動,操場十分擁擠,什麽活動都有,有跑步、跳高、跳遠、單杠雙杠,爬竿爬繩、室內墊上滾翻運動等等。“勞衛製”要求在校學生都要參加100米、1500米跑等測試,並根據成績分優秀、及格和不及格等級。印象中的“勞衛製”標準雖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算低,不下一番苦功夫是達不到的。很長一段時間,在學校操場上總能看到同學們汗流浹背,忘我鍛煉的情景。

    “勞衛製”的等級分三檔,即少年級、一級、二級。少年級和一級比較容易通過,二級比較困難,一個學校能通過的學生不足一半。過了二級就是運動員標準。為了彰顯學生通過“勞衛製”鍛煉的成績,“勞衛製”還頒發證書、證章。凡通過某一個級別的檢測就能獲得一張精美的證書和一枚徽章。三個級別的證書大小一樣,紙質相同但顏色有別。證書內容用字均為繁體,封麵印字:“勞動衛國體育製度證明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製發”,上方飾以勞衛製徽章圖案;封底有勉勵語:“努力鍛煉身體,使自己成為優秀的祖國保衛者和社會主義建設者!”內頁是整張證書,內文:“×××同誌,參加勞衛製×級測驗及格,特發給證明書一張,以資證明。”落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上蓋直徑朱紅公章,底部為日期,左右兩邊飾有8幅體育運動圖案。我1957年7月通過“勞衛製”一級測試,獲得一張證書和一枚徽章(如圖)。證書和徽章是健康的標誌,每個通過“勞衛製”的學生都非常珍惜。徽章雖小,證書雖薄,但它見證了時代的曆史變遷與寶貴的青春時光。
   
 到上世紀50年代後期,因三年自然災害等原因,糧食與副食品嚴重短缺,學校的體育運動大多減少或停止,“勞衛製”也不了了之。1964年,中央正式廢除“勞衛製”名稱,取而代之的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1974年更名為《國家體育鍛煉試行條例》至今。



 

你是本文的第432位讀者
來 源: 摘自“汕頭特區晚報”2017、11、9
作 者: 歐創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那時候全民做體操,各種球賽,運動會成為常態。不知道現在國內大中小學是否還有運動會? -fuz- 給 fuz 發送悄悄話 fu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6/2018 postreply 11:21:43

多數學校還有運動會,但性質和參與的學生心態今非昔比了 -coach1960- 給 coach1960 發送悄悄話 coach196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6/2018 postreply 11:39:5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