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別聽人忽悠,慎用薑黃。此乃“破”器,傷元損氣,冬季尤甚。
Deceptive curcumin offers cautionary tale for chemists
https://www.nature.com/news/deceptive-curcumin-offers-cautionary-tale-for-chemists-1.21269
中文介紹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08b8cb8503dcca63d2376475&lemmaId=&fromLemmaModule=pcBottom
中醫用法:中醫和印度傳統醫學用它治療消化不良,黃疸病,痢疾,關節炎和胸悶等。
中國藥典:
性味辛、苦,溫。
歸經歸脾、肝經。
功能主治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用於胸脅剌痛,閉經,癓瘕,風濕肩臂疼痛,跌撲腫痛。
用法用量3~9g;外用適量。
中醫藥:https://zhongyibaike.com/wiki/薑黃
副作用:http://m.blog.sina.com.cn/s/blog_4cd285fd0102vfct.html#page=3
另外:摘自 https://baike.baidu.com/item/薑黃素
注意黑體字部分。
在實際應用中發現,薑黃素還存在一定缺陷,如
溶解度不高、穩定性差、吸收率低,在腸道中容易轉化為葡糖苷醛酸和磺酸等複合物,代謝快、半衰期短,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了其生物利用度較低,限製了其在食品和藥品領域中的應用。如在
人體實驗中發現,隻有當口服量達到10~12 g時才能檢測到,給大鼠靜脈注射10 mg/kg劑量的薑黃素,血清中的最大濃度隻有0.36 μg/mL;口服1.0 g/kg薑黃素15 min後,大鼠血漿中的濃度隻有0.13 μg/mL,1 h後達到最大濃度 0.22μg/mL,6 h後血漿中已檢不出了。給大鼠口服薑黃素,血液、肝髒和腎髒中隻有微量檢出,90%存在於胃和小腸中,24 h後隻剩1%,腹腔注射0.1 g/kg薑黃素1 h後檢測,發現薑黃素器官中分布差別很大,腸道中最多(117 μg /g),在腎髒、血液和肝髒中其次,而在大腦中很低(0.4 μg/g)。因此,提高薑黃素的生物利用率將是今後值得研究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