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18日,我一個人蹬上了向西去的列車(包頭-蘭州)赴巴盟五原縣,參加77級高考的體育類專考。這是內蒙古體育類專考的4個考場之一。我在車廂中走動,看到從烏拉特前旗上來了3位較為健壯的青年。我估計他們也是去巴盟五原參加考試的,湊上去攀談,果然如此。
一位是年長我5,6歲的漢子,另外兩個青年人年紀和我相仿。兩個年輕人稱這個漢子為謝老師。謝老師是烏拉特前旗中學的體育老師,拿手的是田徑標槍和鐵餅。謝老師的籃球和排球也很精通,在那個旗(縣)裏是無人不知的人物。
謝老師聽說我是鋼城的知青考生,很熱情地鼓勵我。謝老師問我報考了哪所學校,我說北京體育學院。他問我還有哪所呢?我說沒有了,別無分號。謝老師沒再說什麽,他給我講了講巴盟的考生情況。
謝老師說,北京體院在巴盟招生不會超過2-3名,最有希望的當屬兩人。一個是短跑的王上海(對不起用了真名),這人曾在內蒙古少年運動會100跑得第三名,是巴盟中學生的偶像。另一個據說是籃球好手(蒙籃球隊後衛),巴盟軍分區政委的公子。我問謝老師自己如何,他說像他這樣的考生在巴盟還有幾人,就看臨場發揮和招生老師的綜合考量了。
我把這些信息都記在了心裏。暗暗思量,如果憑門路那就另當別論,如果憑本事,這幾個的水平都和我不是一個檔次的,因而信心倍增。
長話短說,第二天來到五原第一中學的考場。好家夥,烏泱泱的到處是人,考生有300多人。我猜當時好多青年覺得自己文化底子差,就來體育這裏碰碰運氣。考生中不少人的年齡超過了25歲(通知上說25歲以上考生原則上不考慮)。
首先是三項必考項目,100米跑,引體向上,立定跳遠。這個三項目考完,從中挑選100名左右考生,再根據運動項目專長加考。
每一組100米跑有6名考生,不記得一共有多少組,持續進行了3個多小時。最後一組才輪到我,招生老師把王上海同學,謝老師,和我都安排在這最後的一組裏。操場上所有的考生和老師都圍過來觀看。
將近正午時分太陽當頭,感覺稍稍暖和了一點兒。6個考生不約而同地穿著背心短褲上場,雖然不是正規比賽,但大家心裏都知道這個100米跑的份量。北體負責招生的汪老師破例和每名考生握了一下手,開兩句玩笑,並且給了我們充足的時間準備。
槍聲一響,我不知哪裏來的力量。一年多來在牧區吃的羊腿,牛蹄筋全都派上了用場,一鼓作氣第一個到達終點。人們都在問,那個小子是誰啊?
我慢慢走到操場的另一端,立定跳遠的測試處。那裏立了一麵小旗,表示到現在為止考生跳的最遠的記錄。另外還畫了一道3米白線。我在市體校的時候,立定跳遠沒對手,但印象中從來沒有超過3米。我第一次試跳就越過了那道3米白線,超過了那麵小旗近20公分。
由於考生太多,考試進行的比預計慢很多。必須壓縮下午的專項考試內容。我的專項1500米跑被招生老師取消了,說是冬天容易受傷,不再進行了。我焦急地問北體汪老師,我下午該參加哪一個科目考試?
汪老師把我叫到一旁,交代我不要參加下午的其它項目的考試了。“趕快回去準備高考吧,咱們北京見”。汪老師的話,一字一句重千斤啊!老實說,如果那天下午跑1500米,以我當時的體力狀態,是否能夠順利完成還是一個問題。
北京體院77級在巴盟招收了三名考生。除我之外,一名女生是“台灣同胞”,另一名是位打手球的男生。
整整40年過去了。寫到這裏我希望王上海同學,謝老師等考生也考上了大學,並且祝他們現今身體健康,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