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心易堵,能飲一杯無 (轉貼)

來源: TBz 2017-11-09 22:06:3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1316 bytes)

老來心易堵,能飲一杯無

2017-11-09 方舟子 

  上個世紀80年代,法國科學家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法國人的飲食脂肪含量非常高,而且主要是黃油、奶油、奶酪等動物脂肪食品。動物脂肪富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冠心病的風險。在動物脂肪攝入量都很高的西方國家,冠心病死亡率非常高,但是法國卻是個例外。其中對比最明顯的是法國和芬蘭。這兩個國家膳食中動物脂肪的量差不多,但是芬蘭冠心病死亡率是法國的大約5倍。雖然幾十年來兩國冠心病死亡率時高時低,這個比例卻基本不變。法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相比也存在類似的情況。例如英國與法國的動物脂肪攝入量相同,但是英國冠心病死亡率是法國的大約3倍。這個現象,被稱為法國悖論。

 

  怎麽解釋法國悖論呢?有人認為這隻是統計的假象,是因為法國醫生在判定死亡是不是冠心病引起時采用的標準與其他國家不同,導致很多冠心病死亡沒有被算進去,所以死亡率就顯得低了。這種情形的確存在,但是在根據國際標準做了修正後,法國冠心病死亡率仍然遠遠低於其他西方國家。

 

  最早發現這個悖論的法國科學家對比的是當時飲食情況和冠心病死亡率。有人指出,這個對比沒有考慮到遲滯效應。並不是吃了動物脂肪很快就會增加冠心病風險,而是要過十幾年、二十幾年才表現出來。所以當時法國冠心病死亡率低,不能說與當時的法國飲食有關,而要看十幾年前甚至更早期的法國飲食習慣,而那個時候法國飲食中動物脂肪含量並不高。但是隨後有人研究了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的法國飲食,認為其動物脂肪含量一直就與其他西方國家相似或更高。而且即便法國飲食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動物脂肪含量才增加的,從那以後三十多年過去了,法國冠心病死亡率還是顯著偏低,用遲滯效應沒法解釋。

 

  所以法國悖論是存在的,並非假象。但是還是有人認為這個悖論並不成立。這個悖論存在的前提是攝入動物脂肪多增加了冠心病風險,而醫學界一直就有人試圖為動物脂肪平反,認為這個前提本身就不成立,甚至反過來以法國冠心病死亡率低來證明攝入動物脂肪多不增加冠心病的風險。然而,對大多數國家的研究都發現了動物脂肪的攝入量與冠心病風險相關,也有很多動物實驗和人體臨床試驗證明了這一點,所以醫學界主流觀點仍然認為攝入動物脂肪對心血管健康不利。

 

  既然悖論成立,那就要去找出原因了。最明顯的因素是,在法國飲食中還存在某種東西,能夠抵消動物脂肪的不良影響,對心血管起到保護作用。例如,有人認為,法國飲食中雖然動物脂肪多,但是橄欖、花生、橄欖油、花生油等食品也多,是芬蘭的30倍,這些食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對心血管起到保護作用,所以他們把法國人冠心病死亡率低的原因歸功於植物油。不過,提起法國飲食,人們馬上會想到葡萄酒。法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國,法國人也有在吃飯時都要喝葡萄酒的習慣,而且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多數法國人並不是集中在周末暴飲,而是每天少量地喝。一年一個法國人平均要喝掉40多升葡萄酒,平均每天大約喝120毫升,差不多一杯。有些調查發現每天少量喝葡萄酒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很多人就認為法國悖論的答案就是葡萄酒。這個觀點十幾年前在美國大眾媒體上大肆宣揚後,甚至刺激了葡萄酒在美國的銷量大幅度上升。

 

  如果葡萄酒就是法國人冠心病發病率低的原因的話,是其中的什麽物質在起作用呢?葡萄酒區別於其他酒的一個特點是含有多種多酚類物質,其中被研究得最多的是白藜蘆醇,之所以叫這麽個名字是因為它最早是從草藥白藜蘆的根提取出來的。葡萄、花生、蘋果、西紅柿、漿果、巧克力等食品都含有白藜蘆醇。葡萄的白藜蘆醇主要在葡萄皮上合成,紅葡萄品種的含量比白葡萄品種高得多,紅葡萄酒中白藜蘆醇的含量也比白葡萄酒高得多。對西班牙人飲食的研究發現,他們攝入的白藜蘆醇98.4%來自葡萄酒,1.6%來自葡萄或葡萄汁,其他食品來源不到0.01%。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白藜蘆醇成了保健品中的明星,相關的論文有成千上萬篇之多。白藜蘆醇不僅被認為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還具有抗癌、抗衰老、預防糖尿病、預防阿爾茨海默症等保健作用,大家最為關心的各種慢性病,它似乎都能派上用場。但是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相當初步的體外實驗和動物實驗,真正能夠用以證實功效的隨機對照人體臨床試驗寥寥無幾,而且規模都很小,結果並不一致,有的發現有效,有的發現無效。例如,在2015年發表的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中,45名體重超重的試驗對象每天口服150毫克白藜蘆醇或安慰劑各4周,將口服白藜蘆醇時的情形和口服安慰劑時相比,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的各種標誌物的量都沒有變化。那些發現有效的臨床試驗,白藜蘆醇的每天攝入量都在150毫克或者更高,低於這個量就看不到效果。各種食品中白藜蘆醇含量最高的是紅葡萄酒,含量大約是2毫克/升。也就是說,每天至少要喝75升紅葡萄酒才能讓裏麵的白藜蘆醇起到保健作用,早已經酒精中毒而死了。也許白藜蘆醇以後有望被證實具有保健作用甚至成為藥品,但是很顯然,即使喝葡萄酒是法國悖論的答案,也無法歸功於白藜蘆醇的作用。

 

  葡萄酒中含量最高的物質除了水當然就是酒精了。也有人認為,葡萄酒能保護心血管其實就是酒精在起作用。如果是那樣的話,不僅喝葡萄酒,喝其他的酒,也有可能對心血管起到保護作用。認為適量喝酒有利心血管健康的曆史要悠久得多,一直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病理學家在解剖那些因為酗酒導致肝硬化而死的病人屍體時,有一個出乎意料的發現,這些人的大動脈管看上去特別幹淨,粥樣斑塊很少。粥樣斑塊是血液中的脂質在動脈管壁內沉積形成的瘤一樣的突起,粥樣斑塊很多的話會使血管管腔變得狹窄,甚至堵塞,血液供應不暢直至被截止,也就是所謂動脈粥樣硬化,導致了冠心病。粥樣斑塊少說明冠心病的風險低。一個很明顯的解釋是,這些酗酒者死得太早,粥樣斑塊還沒有來得及在血管壁中累積下來。但是也有人猜測酒精能夠溶解血管壁中的粥樣斑塊。

 

  20世紀60年代的一項調查似乎為後一種解釋提供了佐證。這項調查研究生活方式和心髒病發作的危險性的關係,其中有一項結果是調查者完全沒料到的:那些不喝酒的人心髒病發作的危險性似乎更高。以後在多個國家對不同人群所做的多項調查也都得出了類似的結論,適量的喝酒能夠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美國心髒協會在1996年的報告就已得出結論:每天喝一到兩杯酒能夠降低冠心病風險30%到50%。“一杯酒”相當於360毫升啤酒(也就是一聽易拉罐裝的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45毫升40度白酒,約含14克純酒精。

 

  在得出這個結論後,對酒精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的研究仍然在繼續,證據越來越強。在2000年,意大利和芬蘭的研究者合作分析了以前28項調查結果,發現那些每天攝入25克酒精(相當於兩杯酒)的人,心髒病發作的危險性要比不喝酒的人低20%。同一年,美國哈佛大學等學校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他們對18455名無心血管疾病史男性醫生跟蹤7年的結果,發現那些從原來一周飲酒不超過一杯增加到一周飲酒2~5杯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了29%。2002年11月,在美國心髒協會的會議上,美國加州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項統計結果。在1978-1985年間,他們共檢查了128934名病人,其中16539人已在1978-1998年間死亡,有3001人的死亡是由於冠心病導致的。對這些病人的統計表明,那些每天喝一、兩杯酒的人,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險性要比不喝酒的人低32%。2011年,加拿大卡爾加裏大學研究人員統計了1950~2009年間的84項研究成果,得出了類似的結論,每天喝一、兩杯酒的人,有最低的冠心病死亡風險。2017年,英國大規模(近2百萬人)、跟蹤7年的調查結果再次確認,適量喝酒(每天男人不超過30毫升純酒精,女人不超過20毫升純酒精)能降低7種心髒病發病率12%~56%,其中降低無先兆冠心病死亡達56%。

 

  有人指出,這些流行病學研究存在一個漏洞。有些不喝酒的人其實是以前酗酒後來才戒了,他們在酗酒的時候心血管已經遭到損害,那麽得冠心病的風險自然比適量喝酒的人高,所以這些研究結果其實表明了酗酒增加冠心病的風險,而不是適量喝酒降低冠心病的風險。在這個漏洞被指出來後,有些研究就隻選擇從來就沒有喝過酒的人作為對照,結果還是表明,適量喝酒的人得冠心病的風險顯著低於從來不喝酒的人。

 

  那麽,酒精是如何降低了冠心病的風險呢?如果不能證明酒精的作用機製,這種統計結果總是無法讓人完全信服的。多項研究表明,適量喝酒能夠改善血脂狀況。血液中的膽固醇由脂蛋白來運輸。脂蛋白有兩種: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大多數膽固醇都由LDL運輸,但是如果血液中LDL-膽固醇含量高,它們就會慢慢地在動脈管壁沉積下來,形成粥樣斑塊,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因此LDL-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HDL-膽固醇則被稱為“好”膽固醇,它能夠把血液中膽固醇送回肝髒,甚至清除動脈管壁中沉積下來的膽固醇,防止粥樣斑塊的形成。酒精能夠增加血液中“好”膽固醇的含量,降低“壞”膽固醇的含量,意味著血管壁會更幹淨。酒精還能降低血液中血纖維蛋白原(能導致血液凝結)的含量和血小板凝聚,減少血栓,這也有助於防止冠心病。

 

  如此看來,不論是統計調查還是生理研究都支持適量喝酒能降低冠心病的結論。但是飲酒過度又是有害健康的,不僅不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反而能導致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壓、心律不齊、心肌病),而且能導致多種其他疾病,例如肝硬化、胰腺炎、大腦萎縮。酒精是一種致癌物,喝酒會增加口腔癌、食道癌、咽癌、喉癌、肝癌、乳腺癌、結腸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此外,孕婦喝酒能導致胎兒畸形。所以,關鍵在於“適量”。那麽怎麽算適量呢?男人一天不要超過兩杯,女人一天不要超過一杯,就算適量。逢年過節、朋友聚會的時候,能不能放縱一下呢?那也不能放開了喝,男人一天不能超過4杯,女人一天不能超過3杯,而且放縱過了,以後就要不喝或少喝,要維持在一周之內男人平均一天不超過兩杯,女人平均一天不超過一杯。如果在30天內,至少有一天喝酒達到5杯或超過5杯,那就屬於喝酒過量了,如果在30天內,至少有5天喝酒達到5杯或超過5杯,那就屬於酗酒。

 

  如果你本來滴酒不沾,是不是從此應該開始喝點酒呢?也未必。適量的喝酒隻對那些得冠心病的危險性比較高的人,才可能有好處。這些人包括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壓、總膽固醇的量偏高、高密度脂蛋白的量偏低、男人在40歲以上、女人在50歲以上。如果你不屬於這個人群,喝酒可能對你沒有好處。特別是年輕的女性,她們一般不容易得冠心病,因此喝酒不太可能再降低得冠心病的風險,反而增加了得乳腺癌的風險。酒精是致癌物,致癌物是沒有安全值的,少量的喝酒仍然增加了患癌的風險。

 

  那麽應該喝什麽酒比較好呢?有一些研究表明不管喝什麽樣的酒隻要適量都能對心血管起到保護作用,並沒有差別。也有些研究發現葡萄酒似乎比喝其他酒更有助於降低冠心病危險,可能葡萄酒中的多酚類物質還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例如有一項研究發現,那些每天喝葡萄酒的人,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險性要比喝啤酒的人降低25%,比喝烈性酒的人降低34%(吸入的酒精量相同)。但是,由於喜歡喝葡萄酒的人一般來說其生活方式也更健康(例如不抽煙、飲食較平衡),因此很難說這種危險性的降低是否真正是葡萄酒引起的。

 

  “不抽煙不喝酒”的金科玉律也許可以改成“不抽煙少喝酒”。適量的喝酒可能對某些人的健康是有益的,但是這不應該成為酗酒的借口。喝酒過量仍然危害身體健康。而對於孕婦或準備懷孕的婦女,以及未成年人,則應該做到滴酒不沾,喝酒對這些人沒有任何好處,隻有壞處。

 

2017.10.5

 

(《科學世界》2017.11)

 

所有跟帖: 

很好的科普文章,但有錯字和病句。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9/2017 postreply 22:13:02

沒有意義。不喝的,人家是滴酒不沾的。飯桌旁隻要喝了第一杯,不盡興是不會讓你走的,喝四杯走人那有那麽容易。 -羽衣甘藍- 給 羽衣甘藍 發送悄悄話 羽衣甘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0/2017 postreply 01:48:01

酒是上癮的東西,誰能控製到收發自如,說4杯就不喝第五杯? -羽衣甘藍- 給 羽衣甘藍 發送悄悄話 羽衣甘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0/2017 postreply 03:30:20

數字不準確,英國X2,芬蘭X3 -dudaan- 給 dudaan 發送悄悄話 dudaan 的博客首頁 (32 bytes) () 11/10/2017 postreply 05:49:39

我的大膽猜測,一個重要因素是芬蘭和俄羅斯接近,植物油以葵花籽油為主 -dudaan- 給 dudaan 發送悄悄話 dudaan 的博客首頁 (804 bytes) () 11/10/2017 postreply 06:03:59

昨天剛看到說飲酒提高得癌症的幾率,哪怕是少量飲酒。 -閑情- 給 閑情 發送悄悄話 閑情 的博客首頁 (217 bytes) () 11/10/2017 postreply 08:24:51

Hard cider蠻好喝的, 跟蘋果汁似的,酒精度也不高 -Manymore- 給 Manymore 發送悄悄話 Manymor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0/2017 postreply 08:26:0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