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首頁這篇文章了嗎?中國的醫療技術落後嗎?還記得李冰冰發燒的事嗎?

來源: 薛成 2017-09-26 09:34:4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9327 bytes)

澳洲癌症病人赴華治療好轉 中國醫生:療法很普遍(圖)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7362 次)
 
艾米麗•伍德曼(Emily Woodman)是澳大利亞的一名年輕女性,今年30歲,目前和32歲的丈夫馬克一起在澳大利亞敦斯維爾(Townsville)市經商。兩人在2013年訂婚後,很快有了一個漂亮可愛的女兒。夫婦二人的社交媒體中,發布了很多一家三口的親密合影,似乎迫不及待想要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幸福。


▲艾米麗一家三口圖據澳大利亞新聞網

然而,這一切在去年12月戛然而止:艾米麗被診斷出患有宮頸癌四期,而且已經轉移,被告知隻剩下一年壽命。醫生告訴艾米麗,無論是化療還是手術,都為時已晚,唯一能夠采取的方式就是準備進行姑息療法,靜候生命終點的到來。

但艾米麗拒絕了。她隻有30歲,她拒絕任憑死亡吞噬自己,選擇了遠赴中國進行治療。目前,艾米麗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製,她在接受澳洲新聞網采訪時表示:“我現在心情很平靜,能多陪幾年我的女兒,何樂而不為呢?
 


▲艾米麗在中國治療時的照片受訪者供圖
 
不幸降臨

她30歲癌症複發轉移,被澳洲醫生“判死刑”

其實早在2014年,新婚燕爾的艾米麗就被查出患有宮頸癌1期,並且從那時她就開始去布裏斯班皇家醫院找專家進行治療,並進行了子宮切除。當時醫院告訴艾米麗,她很快就會痊愈。

然而,就在去年,她和丈夫馬克剛剛開展了自己的生意之後,她再一次被告知自己患了宮頸癌4期,癌症已經複發轉移了,這對她來說是致命打擊。“我整個人都崩潰了。”艾米麗說,盡管症狀一天天惡化,艾米麗仍然堅持一次次去拜訪不同的醫生和專家。然而,治療異常艱難,她說:“我漸漸不能走路、說話或者彎腰……我感覺我整個人都在被病魔撕扯……”

更令她絕望的是,盡管艾米麗堅持不懈地尋求治療方案,最終結果仍然不容樂觀:大部分醫生都告訴艾米麗,他們束手無策,隻是給她開了點陣痛的嗎啡以及緩解症狀的藥物就把她送回了家。
 


▲艾米麗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段視頻,稱自己在中國接受了良好的治療圖據澳洲新聞網
 
最後,還是她曾經拜訪的澳洲腫瘤專家波義耳醫生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她告訴這個年輕的女人,她可以去中國的醫院嚐試接受在澳洲目前還沒有的尖端療法。艾米麗接受了她的建議。

在談到自己為何有勇氣千裏就醫時,艾米麗說:“政府投入錢財物力在各種癌症的治療上,卻眼睜睜看著我——帶著4歲孩子的30歲母親,告訴我‘沒希望了,回家等死吧’,這很不公平。”

來華治病

中國主治醫生:目前病情得到控製

艾米麗赴中國之後的治療情況究竟如何呢?近日,紅星新聞就此聯係到了艾米麗的中國主治醫生,廣州某醫院的主任醫生戴文燕進行了解。

戴文燕告訴紅星新聞,艾米麗的病情比較特殊,她此前已經有過治療和手術,但是術後兩年不幸複發,屬於複發轉移型病人。她在此前腫瘤已經轉移,並且有大量胸腔積液,肺功能受影響,呼吸困難。艾米麗在該醫院接受了包括介入化療、肺部腫瘤的局部冷凍治療以及中藥治療,目前,病情得到了極大緩解。

“之前,我的肺裏全都是液體,他們一周之內就幫我抽淨了。”艾米麗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說,“他們從我的肺部抽出了三公升的液體,並開始進行化療。現在我的咳嗽已經止住,已經沒有任何症狀。”自從今年3月以來,艾米麗已經5次往返澳大利亞和這家中國醫院持續進行治療。



▲外媒對此事的報道截圖自澳大利亞新聞網
 


▲外媒對此事的報道截圖自《每日郵報》
 


▲艾米麗在中國進行治療期間的照片圖據《每日郵報》

為何在大眾印象中醫療水平發達的澳洲無法開展這樣的技術?

這項醫療技術在中國發展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戴醫生表示,澳洲對於微創治療,開展不多,但這項技術在中國其實並不新鮮,已經是一項相當成熟的技術,“目前在中國普及程度較高,一般三甲醫院的腫瘤科大部分都有使用。”戴醫生說:“這不是中國獨有的技術,介入療法從1980年開始,冷凍治療技術也有十幾年時間了,隻是現在隨著技術的改進,運用的範圍更廣了。”

戴文燕醫生也對紅星新聞表示,通過治療之後,艾米麗的胸腔積液已經完全消失,腹膜及縱膈的腫瘤已經完全控製,但是右肺兩個腫瘤中的一個隻是部分緩解。戴醫生表示,艾米麗的病情隻能說已經得到了很好控製,後續如有變數還需繼續就醫。
 


▲通過在中國的治療後,艾米麗肺部腫瘤縮小了近一半圖據《每日郵報》

據澳洲新聞網報道,距離艾米麗“被判死刑”僅僅幾個月後,她說自己從來沒有感覺如此之好,她目前對在中國的治療之路充滿信心。“可能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經費問題,但是我現在心情很平靜,能多陪幾年我的女兒,何樂而不為呢?”艾米麗說。

澳洲癌症治療現狀

政府補貼太慢,趕不上病人急需治療的速度

在澳洲,艾米麗並不是唯一采取這種方式的人。

根據澳洲新聞網報道,目前,澳大利亞有數以千計的晚期病人別無他法,隻能寄希望於最後一線希望——出國治療。他們中的很多人為了籌集高額的花費,會在網上公開募捐,希望能夠獲得經濟援助。

例如,已經有幾百名多發性硬化病人集體乘坐飛機前往俄羅斯或者美國,希望能夠在那裏進行幹細胞手術——這種手術在澳大利亞是不被允許的;另一名患了罕見病,可能會因失血過多導致死亡的小姑娘,也通過網絡籌集了30萬英鎊,前往美國芝加哥進行門靜脈重建手術。而癌症病人,更是這些不惜跨國治病,隻為求得一線生機的群體中,最龐大的一部分。
 


▲艾米麗和母親在一起。她表示,知道自己目前狀況並不代表被治愈,但至少能繼續活下去圖自據《每日郵報》

根據2014年澳大利亞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全澳洲有五分之一的新型癌症療法無法得到政府的補貼,而已經成功的療法也要花長達兩年才能得到補貼——對於時間就是生命的癌症晚期病人來說,這實在是太漫長了。盡管澳洲出現了一些最成功的癌症治療後存活案例,但對病人來說,“及時獲取那些最新的、革命性的癌症治療藥物,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就這一現象產生的根源,參議院政府解釋:“一部分原因是,癌症藥物是眾所周知最昂貴的藥物,而另一方麵是澳洲患病的比例雖高,但總人數仍然較少。”澳大利亞政府方麵就此回應稱,為應對這一問題,他們已經在2013年10月到2016年10月間,耗資超過20億美元,通過了40項新型或者改良型癌症藥物,但是他們也承認,這個過程有必要“改進和簡化”。

而據澳大利亞新聞網報道,非常令人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像艾米麗這樣幸運的患者仍然是少數。

出國治療之路

是天使也可能是魔鬼,切莫病急亂投醫

艾米麗曾經就診過的布裏斯班皇家醫院發言人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澳大利亞癌症患者出國治療還算不上非常常見,但若某些療法確實有效,而澳大利亞還沒有通過,我們的工作人員也會非常支持他們。”

澳大利亞癌症理事會首席執行官桑琪亞(Sanchia Aranda)博士在接受外媒采訪時也表示:“我們非常理解,那些在澳大利亞境內找不到合適診療方式的人會尋找其他的可能性——有些時候包括選擇境外醫療。”但她同時提醒說:“但一般來說,我們建議澳大利亞的病人在出國就醫之前先和自己的醫生進行溝通。”

醫生專家的擔心實際上不無道理,某些世界上受追捧的療法,在後來的確被判定為偽科學。例如一種采用自然的活細胞治療癌症的Rigvir療法,2004年在拉脫維亞獲得通過,但是隨後被證明這種療法在試驗階段存在偽造證據的現象。而另一種在海外求醫者中相當火爆的,一些海外診所使用的替代療法,也被指責為“用實驗中的療法給病人治病,而且還偽造醫院診所的排名,借此收取大量金錢。”

而相應的,這樣的療法造成的悲劇也是屢見不鮮。例如在2014年,澳大利亞布裏斯班一名兩個孩子的母親,因患一種罕見的神經障礙症,遠赴俄羅斯接受一種當時尚有爭議的幹細胞療法,最終不幸去世。

對此,一名悉尼醫生兼評論員布萊德(Brad McKay)警告說,對海外醫療應保持冷靜,警惕病急亂投醫。
 
天涯不此時 發表評論於 
微創技術是中國從美國學的,現在成了他們的新技術,真是臉皮夠厚的。動用全國最頂級的醫療資源就是為了這個廣告。繼續吹吧!
憨厚實話 發表評論於 
以前有一個往國外拉皮條弄病人的什麽公司總在文學城做廣告。哈哈,現在可以往國內拉了。
土撥鼠撥土 發表評論於 
largesammy 發表評論於 2017-09-26 08:30:32 

中國什麽療法都敢用,魏則西不就是用了美國都不敢用的療法治療疾病嗎?結果呢?好了就是運氣,死了就大新聞。一般癌症療法要臨床很多年,因為案例少,澳洲醫院都比較謹慎采用新療法。所以好不好真是個案,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持可以達到滿意的效果。有一些人去美國看癌症也是真的,到中國看的很少見。

---------------------------------------
站在病患的角度想一下,癌症病人已經判了死期,任何治療都是一種活下來的可能(坑蒙的除外)。而中國敢於嚐試對技術對病人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泰傻 發表評論於 
既然是外國人來求醫,自然會派出最好的醫生來會診,製定出最好的治療方案,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病情好轉也是可以理解的,換個貧苦山區沒錢的大嬸來試試,效果就不一樣了。
問題哥 發表評論於 
小編為什麽刪我的技術貼??
讀者A 發表評論於 
個例沒有任何科學統計意義
largesammy 發表評論於 
中國什麽療法都敢用,魏則西不就是用了美國都不敢用的療法治療疾病嗎?結果呢?好了就是運氣,死了就大新聞。一般癌症療法要臨床很多年,因為案例少,澳洲醫院都比較謹慎采用新療法。所以好不好真是個案,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持可以達到滿意的效果。有一些人去美國看癌症也是真的,到中國看的很少見。
stomend 發表評論於 

占用本來就遠遠不夠的中國醫療資源,實在可恥
救你一個,可能就有數個到十個中國人救不活

所以那個醫院連名字都不敢報,隻說某醫院

 
占座 發表評論於 
積德行善改變人生。
laocheng2 發表評論於 
個案, 不足已說明一個國家治療癌症的整體水平; 對比各種癌治療後的生存年數更科學。

所有跟帖: 

在澳洲沒治好,到中國治好了,是這樣的故事吧?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248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09:48:21

戴醫生說:“這不是中國獨有的技術,介入療法從1980年開始,冷凍治療技術也有十幾年時間了,隻是現在隨著技術的改進,運用的範圍更廣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09:48:58

實際上不是中國先進,而是國外那些小城市的醫院能和國內三甲醫院比嗎?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09:48:30

最好有個統計數字,多少中國人走出國門治病,有多少人特意去中國治病,現如今的大數據應該不是很難的事。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09:50:04

還要考慮治療費用。在中國治病,很便宜。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09:55:11

“在中國治病,很便宜”, therefore應該有更多的人去中國治病?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09:58:17

西醫的醫療技術是全球共享的,中國的大醫院不會落後,相比較我們在海外,有幾個生病能去克利夫蘭,哥倫比亞,霍普金斯?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09:57:54

我沒說大陸落後,我自己也到上海華山醫院看過病。但是我嚴重不信誇張的媒體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124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0:04:15

戴醫生說:“這不是中國獨有的技術,介入療法從1980年開始,冷凍治療技術也有十幾年時間了,隻是現在隨著技術的改進,運用的範圍更廣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32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10:22

客觀:"像艾米麗這樣幸運的患者仍然是少數。出國治療之路是天使也可能是魔鬼,切莫病急亂投醫。" -聽風- 給 聽風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0:34:54

太扯了。哪國都有最好的醫療資源最好的醫生,都有爛的。中國改開35年,大城市大醫院都有引進, -咪嗚- 給 咪嗚 發送悄悄話 咪嗚 的博客首頁 (104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0:40:00

關鍵就在這,我們在歐美平時生病看的診所本質上來說就是縣,區醫院的檔次,而在國內基本上都在省會城市,看的醫生是三甲醫院檔次。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0:53:03

不對,你比的不對稱。你是中國精英,在中國看的是大城市大醫院,中國老百姓,不是。 -咪嗚- 給 咪嗚 發送悄悄話 咪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01:41

在國外中國精英還是精英嗎? -hao-hao-cai- 給 hao-hao-ca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08:02

我說的是我們海外華人,新老留學生們。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16:32

幹脆還是就說你自己吧。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20:40

我自己早就說過了,在美國,雖然附近有不錯的教學醫院(二流),可是水平不敢恭維。在國內,同學都是大拿。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32:29

咪嗚沒說錯:您在國內是精英,不過在這裏還沒混到這份上。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162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46:37

大多數新老留學生出國前都在省會城市,生病去三甲醫院很平常。在美國你有的選嗎?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49:01

就像這篇文章中的病人,介入療法又不是什麽新方法,在澳洲她就是沒有得到好的治療。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52:10

為什麽沒得選? -咪嗚- 給 咪嗚 發送悄悄話 咪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53:48

保險。係統內係統外。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57:24

保險問題,和醫療技術和能力無關聯。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48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02:02

比較的就是在國內時的醫療服務好,還是在海外的醫療服務好。在國內各項檢查基本上當天都可以做掉,在美國慢慢約pointment 吧。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06:17

不是比哪個國家的醫療水平高。再高,我遇不到有什麽意思?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08:43

你去過國內醫院大廳嗎?看見過那裏的日常場景嗎?我看見過,我排過隊,我感歎過,。。。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72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09:24

我直接到辦公室找同學。至於掛號配藥,同學叫個實習生去幫我辦。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12:12

所以說您在國內是精英,在這裏還不是。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13:32

在美國精英也沒用。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19:10

這是特權,是可恥的。 -咪嗚- 給 咪嗚 發送悄悄話 咪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21:40

不是特權,是同學情誼。我又不占他門診時間。如果同學出門診,插隊當然不行啦,人家都在後麵排著隊呢。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25:20

你要這麽說,那美國人也有同學,也有這情誼啊。這怎麽能算呢。 -咪嗚- 給 咪嗚 發送悄悄話 咪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28:51

美國醫生我認識不少,能這麽幹的隻有一個骨科醫生朋友。說到底資源不同。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31:52

老同學的情誼和認識醫生,還是不同的。情誼不夠而已。這都是特例,不算的。 -咪嗚- 給 咪嗚 發送悄悄話 咪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34:49

這是。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40:06

你拿國內的不正之風和這裏的正常渠道相比較?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37:08

這是不正之風?我又不占用同學門診時間,又不插隊。我用的是他們的休息時間。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3:11:29

美國約個專科要幾個星期?幾星期後,急病死了,不是急病已經好了。哈哈哈。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14:18

看病幾個星期了,還沒有診斷。就是忙著預約了。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15:36

您自己是醫生,您更願意在哪裏行醫?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21:42

美國啊,賺錢多啊。向錢看啊。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26:16

他們其實也有分寸,真的急病他們也會馬上安排的。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319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17:04

那不是急病,這麽一拖,症狀都消失了,怎麽查得出來?說到底,這麽流程不是為了病人,是為了保證醫生賺錢。不排滿怎麽賺錢啊?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22:13

你去看看,他們每天有多少是隨訪。也就是說不是必要的,是可以機動的。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23:47

我們這裏沒有這個問題。 -咪嗚- 給 咪嗚 發送悄悄話 咪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22:28

還沒有這個需要過。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397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54:57

我當年帶的學生現在也是大拿了。沒問題。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00:55

不需要不是更好嗎?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298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06:07

這個拔管要家屬同意的。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07:38

孩子們全在國外,隻有比老師還年大的師母在,老師事先都特意關照過,簽過國內該簽的文件,。。。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10:42

李冰冰事件又不是媒體寫出來的,是她自己在微信發的。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58:34

都是中國精英。到國外基本都是中產或優越的中產。可以選擇普通或很好的醫院。一般病, -咪嗚- 給 咪嗚 發送悄悄話 咪嗚 的博客首頁 (83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24:37

她肯定知道美國的醫療水平高,但也知道美國的醫療費用她承擔不了,為了活下去,比較後,去中國治療 -海雲之南- 給 海雲之南 發送悄悄話 海雲之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33:08

有選擇是好事。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156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1:58:09

很感興趣,你因該專門寫一篇短文介紹一下法國的醫療 -海雲之南- 給 海雲之南 發送悄悄話 海雲之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12:53:25

我總的感覺是中國內科的醫生水平比這裏強,而外科,美國的醫術要好很多,而且應用廣泛。 -大海- 給 大海 發送悄悄話 大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7 postreply 21:54:2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