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藥每年拯救 1,000 名中國兒童的生命 但是現在卻無處可買(ZT)

這種藥每年拯救 1,000 名中國兒童的生命 但是現在卻無處可買

來源: 丁香園 作者: 莊時利和 2017-05-18
 

 

本文來源:丁香園,作者:莊時利和

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簡稱 RB),是一種起源於眼底視網膜部分的惡性腫瘤。

這種惡性腫瘤成人很罕見,好發於 3 歲之前的嬰幼兒,95%的患者年齡都在 5 歲以下。

大多數患兒是單眼出現腫瘤,少部分患者則是雙眼同時出現,還有不到 1%的患兒是更加罕見的三側性視網膜母細胞瘤(TRB),會在雙眼的基礎上同時伴發顱內腫瘤。

我們的故事,就從這個疾病開始。

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疾病?

RB 是一種發病率很低的惡性腫瘤,大約每 15,000~20,000 個新生兒裏才出現 1 個 RB 患兒。全球每年新發 RB 患兒大約 8,000~9,000 例,其中美國大約有 350例,中國大約 1,100 例左右。

這類患兒最早被父母發現有問題大都是因為白瞳症狀(也稱貓眼症狀,如下圖),因為腫瘤擋住了脈絡膜,腫瘤的反光呈白色。

因此,當使用閃光燈拍攝拍到 RB 患兒的眼睛時,患側眼就會出現瞳孔反光的情況猶如貓眼一般,與健側眼有很大區別。

 

RB 患兒的白瞳症狀

治療技術的進展

作為一種惡性腫瘤,RB 會嚴重威脅患兒的視力乃至生命。兩個多世紀以來,隨著臨床醫生和科學家不斷的探索和努力,RB 的治療也經曆了諸多巨大變化。

從 19 世紀到 20 世紀中葉,眼球摘除術一直是治療 RB 的唯一方法,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命。

1903 年,Dr. Hilgartner 第一個報告使用放療成功治愈 RB 患兒,到了 20 世紀 50 年代,放療能夠使 36%的患兒達到治愈,並且讓一部分孩子保存視力。

從 1953 年至今,全身化療開始運用到 RB 治療上麵,自此 RB 的治療效果有了大幅提升,並且讓許多患兒可以避免眼球摘除。到 1962 年,美國 RB 患兒的五年生存率已經提高到了 75%。

美國最常見兒童惡性腫瘤的五年生存率變化

可見視網膜母細胞瘤生存率近年明顯提高

革命性的新技術

然而,全身化療會存在一些問題,由於化療藥物通過靜脈輸送到全身血管,身體大部分正常組織都會受到化療藥物的影響,引起像聽力受損、外周神經麻痹以及骨髓移植等副作用。

而更為嚴重的一點是,雖然全身化療可以有效控製 RB,但是後來的臨床研究卻發現一個問題,經曆全身化療的 RB 患兒在 RB 治愈的數年之後,出現二次腫瘤(肉瘤居多)的概率比一般孩子高很多。

為了避免二次腫瘤的問題,為了在保眼的基礎上提高治愈率,為了讓藥物更集中於腫瘤組織,臨床醫生嚐試了各種各樣的新藥和新技術。

2006 年,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醫生開始使用超選擇性眼動脈化療術(OAC)治療 RB 。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微創的方法,將一根很細的導管一直通到視網膜附近的眼動脈,然後以脈衝方式輸入一種強效的化療藥物。

這種方法可以將化療藥物最大程度集中於腫瘤,而身體其他組織受到的傷害非常小。OAC 可以使 RB 的保命率提高到 99%,可以使 90%的孩子至少保留一隻眼球的正常視力。

OAC是RB治療的革命技術,保眼率和遠遠超過既往的任何治療手段。而在這項技術中,最關鍵的是它所使用的化療藥物——馬法蘭

光明盡頭:有效藥物的無奈退市

馬法蘭(Melphalan,商品名 Alkeran),最早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後來發現它對於治療卵巢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以及一部分黑色素瘤也有效果。

2006 年,醫生們開始嚐試使用馬法蘭治療 RB ,結果證明馬法蘭的效果非常理想,OAC 技術也在美國以及包括中國的其他國家進行推廣。而在中國眼科醫生嚐試用馬法蘭治療 RB 之前,馬法蘭其實已經在中國大陸幫到了許多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

1996 年,葛蘭素史克的馬法蘭獲批進入中國市場,當時有關部門的定價是,1 瓶 25 片 2 mg 裝的馬法蘭在中國大陸的零售價不能超過人民幣 70 元。

這個價格低於馬法蘭在其他許多國家的定價,成為了當時中國大陸最便宜的抗癌藥之一。而在美國,馬法蘭( 30 片 2 mg)的售價在 360 美元(人民幣 2,500 元),扣除這些年的通脹和匯率因素,中國的售價還是遠低於美國。

雖然馬法蘭在中國有廣泛的臨床運用,除了 RB 之外,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對它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然而,由於有關部門的定價過低,葛蘭素史克賣了十幾年間虧損了數億美元。

葛蘭素史克畢竟不是慈善機構,最終決定讓馬法蘭退出中國市場。2012 年,當葛蘭素史克將馬法蘭賣給另外一家藥企 Aspen 之後,馬法蘭就沒有再申請進入中國市場。

退市後,中國患兒該怎麽辦?

從此之後中國患者們再也無法從正常途徑使用到這個藥物了。

從 2006 年至 2016 年,過去了整整十年。按照前文所述的數據來說,已經有上萬名患兒,因為這項措施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機會。

馬法蘭雖然已經退出中國多年,然而,中國患兒的父母和眼科醫生卻還是在不斷地追尋這個藥物,因為這個藥實在是太重要了,眼動脈化療中目前暫時還沒有發現有其他任何藥物足以替代馬法蘭。

但是,即便 RB 患兒的父母花高價,從黑市上或者其他國家弄到馬法蘭,恐怕孩子們的主治醫生也不敢給他們進行注射。

因為根據中國法律,未在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上注冊的藥物,以及沒有獲得中國政府的進口及銷售許可的藥物,一旦被查到都視為假藥。

對於 RB 患兒、乃至許多尋求新藥的中國癌症患者來說,他們失去了最好的治療藥物。中國醫生如果使用這些「假藥」給患者治療,一旦出現問題,醫生很可能會被吊銷執照,甚至承擔刑事責任。而代購藥品,也可能涉及銷售假藥罪,最高可判處死刑。

至少在正規途徑,我們已經買不到這種藥物了。

因此,在全球患兒都有機會接受最優治療方案的今天。有超過 70% 的中國 RB 患兒不得不摘除他們的患眼,這對於他們之後的人生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喪失一側視力對於嬰幼兒來說,日後的行為和認知能力發育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更別提雙側腫瘤的患兒。即便是加大篩查力度,盡可能在疾病早期就及時發現,並且讓更多醫生了解並掌握介入化療這一項技術,很多患兒還是可能會失去光明。

因為孩子們的救命藥物,已經離他們而去了。

 

http://med.sina.com/article_detail_103_1_26167.html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