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讀《70%的男人都邁不過這個年齡》

我不知道這篇文章為什麽用這麽嚇人的標題,什麽叫“邁不過這個年齡“?這一步既然是邁不過去了,當然是還停留在原地,再也過不去,人生的腳步就停留在60歲,這不是嚇人是什麽?

其實文章中根本沒有這句話,請看文章是這樣寫的:59前後七成男性出問題。“這的確是個危險的年齡,醫院裏不少心肌梗死、中風和肺癌患者都是這個年齡發病的。”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常務副會長、首都醫科大學腫瘤學係副主任支修益告訴《生命時報》記者,58歲到61歲是步入老年的開始, 特別是男性,這個時期身體器官開始衰老退化、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加上退休將至,原有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近七成人可能出現身體或心理上的不適。

59歲前後是身體或者心理的不適,不是邁不過59歲這個年齡。想出這個標題,無非是想吸引讀者眼球而已。

如果是“70%的男人在這個年齡有身體問題”,看的人就少多了。不過,作者既然喜歡這個標題,我們也沒有話說。

其實我在59歲前後身體和心理都沒有什麽問題,我是屬於30%的。

我是40歲的時候真的出了問題。人到40中年,平平淡淡,在企業當普通工人,收入很低,又沒有勇氣自己創業,眼看朋友們都混得比自己好!忽然覺得這一生再也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隻能在社會底層,很悲哀。

這種人生的低潮持續了好幾年,慢慢麻木,直到50知天命的時候,中年的悲哀才完全過去。

適逢網絡科技一日千裏,可以上網寫字和朋友交流,海內外都有網友,我的生活充實了,我在文字裏找到了人生的樂趣。雖然還有困惑和悲哀,但是都基本化解。

到了60的時候,我的身體和心理基本上沒有問題。

但是我還是同意“59歲前後是身體或者心理的不適”的說法。

因為我的初中同學,不少就是在這個年齡出事。我們全班55幾人,已經去世12人,除了2人是意外死亡,其他都是身體毛病,在59歲前後這個年齡去世。

我們班級同學都是66歲,這幾年沒有人去世,應該說是過了60大關。這個結果和這篇文章的結論完全相同。

舉一個例子。

6年前醫生給我們班同學H作肺部手術時發現一個米粒大的癌細胞,手術後醫生問他是不是要安排另外一個手術把這個癌細胞切掉,因為當時H家裏有很多事情忙不過來,他想慢一些做,結果拖延了手術時間。不久,H的癌細胞變得和雞蛋一樣大,已經到了晚期。臨終前同學到醫院看望他,他說不愛惜自己,後悔莫及。那一年他剛好60歲。他煙癮很大,一天一包煙都不夠,自己不珍惜生命,又遇到身體容易出毛病的年齡,終於邁不過這個門檻。

生命是如此之輕,十分可惜H就因為這樣去世。還有一個同學在60歲時中風,好在及時治療,現在身體無恙。這個同學身材高大,看起來非常健康,真沒想到還會中風,好在他天性樂觀,恢複得很好 。

我不知道為什麽會有這麽多同學已經去世?我算了一下,除了一個意外事件,大部分是病逝的,但是同學們是不是珍惜自己的身體健康呢?我看未必,像H的煙癮很大,這次我回國見過的男同學幾乎都抽煙,沒有抽煙的人也很少運動。有的一天到晚在打麻將撲克,臉上的氣色都不是很好。

我們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唯有珍惜現在。

去年我回國,同學們最大得共識就是:不管過去有什麽不愉快,有什麽恩怨,全部一筆勾銷。隻要是同學,隻要他還健在,隻要我們知道他在哪裏,隻要他願意見我們,隻要我們能夠找到他,就要去看望他,因為已經有12個同學永遠離開了我們。很想多看看大家一眼,一眼就好。也許就一句牽掛的問候,就彼此感到心裏踏實,這一天的腳步就這麽踏實地走過去,也更有信心走明天的腳步。

我們老三屆說得好聽是傳奇人生,說得不好聽是生不逢時。同學的不愉快,很多是文革遺留下來的,到現在能夠化解,還算是有福氣。有得還沒有化解就走了。我們還不珍惜嗎?

最後補充一下,我40悲哀是個別現像,主要是不得誌,自己笨造成的。

上一篇請點擊:讀《70%的男人都邁不過這個年齡》有感

請點擊下一篇:三讀《70%的男人都邁不過這個年齡》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