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讀《70%的男人都邁不過這個年齡》

上一篇寫到吸煙問題,沒有看到《70%的男人都邁不過這個年齡》還有這樣一段話,專門寫吸煙危害的,很重要的話,摘錄如下。

  支修益告訴記者,肺癌高危人群有三個“20”:吸煙20年以上的,每天吸煙20支 以上的,20歲以前開始吸煙的。裏麵隻要符合一條,就很容易患上肺癌。“在59歲左右的人當中,有吸煙習慣的人大多符合這些因素,所以肺癌也就成了多發 病。”支修益同時指出,59歲戒煙還來得及,因為老年生活剛剛開始,以後還有二三十年的路要走,“從退休後開始戒煙,完全有可能遠離肺癌。”

看了這段話,我嚇了一跳。我也是屬於高危人群的“20”。我吸煙24年,從1969年下鄉到1993年來美國之前都吸煙。好在到美國馬上戒了。

大家是否有興趣聽我講戒煙的故事。戒煙的故事當然要從抽煙的故事講起。

六六年年文革時我讀初二,學校停課,學生造反。我們幾個人成立了一個戰鬥隊,占領一間教室作據點,讀語錄寫大字報後,還要下棋摔撲克和打麻將。那時敢把課桌麵板據來做麻將牌,更何況說學抽煙?買的是一包一毛五的“紅霞”煙,還不敢一根根吞雲吐霧,因為包裏沒錢,所以不算煙齡。

三年後我到南靖書洋山區下鄉,學會種烤煙。書洋烤煙是當地名產和農民第一副業收入,質純味香遠勝包裝煙。男人個個都抽煙,打招呼見麵就要點煙。出門煙 盒要鋪滿煙,一刀煙紙六十張隻用兩天。因為有抽煙,下田幹活才有原因休憩。家家戶戶的柴米油鹽醬,幾乎全靠賣煙錢來打點。有時幾月無肉吃,卻沒有一天不抽 煙。

十年後在我回城工作期間一直到移民前,煙癮不僅沒有改掉,卻越抽越高檔。從漳州的“水仙”、廈門“海堤”再“乘風”飛到“寶塔山” 上,站在“大前門”,胸懷大“中華”,國寶“熊貓”也想要。“三五”成群,土洋聯姻。三句不離煙,飯後一根煙。沒變成“活神仙”,卻熏黑了胸腔。下決心要 戒煙,無耐看人抽時饞得渾身要發顛。即使戒煙也要買煙,不然出外辦事第一句怎麽講?要戒煙,除非店裏不賣煙。

移民到西雅圖後,身上帶來的煙一星期就抽完了。那幾天時差還沒倒過來,腦袋昏沉沉的,沒什麽煙癮。即使想買煙,也沒有汽車出門。再因辦移民手續和乘機 費用挺大,口袋裏隻剩幾十美元,而一包煙要三、五美元。更要命的是,不會聽英語,找不到工作,而一家三口每天吃住的費用就要幾十美元。我一天到晚常常望著 窗外那一株株大鬆樹發呆,不知要幹什麽?狠不得把那一隻隻活蹦亂跳的鬆鼠逮住給宰了。看著老婆孩子都哭了,哪有心思再想煙?

那幾個月的困境真是不堪回首,像瘸子,像聾子,手中又沒票子,心慌意亂,食無味寢無眠,也隻好與香煙道聲“byebye”了。好在我在西雅圖親戚多,幫忙找點短工打,才慢慢緩過氣來。沒想到在適應移民新環境的最艱難的歲月裏,我二十幾年戒不了的煙卻初戰告捷。

約半年後我工作有了,收入多了,想抽煙是有錢買,卻沒時間抽。在公司內不許抽煙,抽煙的人隻有在休息時間(breaktime)到外麵去抽。而每天隻 有兩次15分鍾的breaktime,我通常是在裏麵吃點點心喝點茶水就把時間打發了。中午吃飯時間雖然有半小時,但因為口袋裏沒煙,也不好意思向人要, 就這樣養成上班時間不抽煙的習慣。我一天開車上下班來回十幾個小時不沾煙就過來了,回到家要爭分奪秒吃飯洗澡上英文夜校,大腦裏更沒想到煙。

好在我看到了《70%的男人都邁不過這個年齡》這篇文章,不然的話我打算恢複抽煙。不是說笑的。

我去年秋天回國兩三周,原來沒有抽,被朋友請煙之後,抽上一根,接著就天天抽煙,雖然不大,卻已經有點上癮。回美國帶回一條煙,除了送3包給朋友外,都是自己抽的,每天三五根,抽了一個半月才抽完7包煙。之後已經兩三個月基本沒有抽煙了,但是有時候會抽一兩根朋友請的煙,總覺得有抽煙的願望,考慮自己買煙。

我說的這些話決不是編故事,單位的朋友都知道,說老吳你也抽煙啊!

這篇文章真是及時雨,澆醒了我,一根都不能抽了。

現在很多60歲的人覺得自己老了,隻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想戒掉缺少運動和抽煙的壞習慣,對多活幾年少活幾年好像不是很在意。其實,時代不同了。對“老”的定義也不同了 。

我很讚同最近看到的一個微信信息: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經過對全球人體素質和平均壽命進行測定,對年齡劃分標準作出了新的規定,該規定將人的一生分為五個年齡段,即:0至17歲為未成年人,18歲至65歲為青年人,66歲至79歲為中年人,80歲至99歲為老年人,10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

不管這個消息是真是假,卻給人們留下一個美好的思考。那些“年紀輕輕”去世的同學,實在可惜!

生命隻有一次,我們是50後,我們的很多同齡人還是國家的領導人、商業巨人或者科學巨人,即使是平常人,也有很多如年輕人一樣的生龍活虎,大媽廣場舞,大叔忠字舞,戶外運動,環遊世界,幾乎都有我們這代人的身影。為什麽我們口口聲聲說自己老了呢?即使年紀大了,心態還是要保持年輕。心態年輕和年齡沒有關係。以我自己的感覺來說,寫一些美好的文字,首先需要的是童心,你向往美好,你常常寫,就要常常保持童心。我現在一般每天寫文字3小時,有時寫完之後覺得滿意的話,自己還感動一陣子,這樣大半天就與童心一起感動過去了,童心伴隨著我的指尖度過不老的每一天。我常常對自己說,我還年輕,66歲剛剛進入中年,還有十幾年的時間可以奮鬥,不想碌碌無為度過此生。以此和50後60後的朋友共勉。

論壇連接:

 三讀《70%的男人都邁不過這個年齡》

我的最新更新的文章

四讀《70%的男人都邁不過這個年齡》

 

所有跟帖: 

四五十歲是比較難熬,真老了也就算了 -鬢微霜又何妨- 給 鬢微霜又何妨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8/2017 postreply 18:32:24

是這樣的! -吳友明- 給 吳友明 發送悄悄話 吳友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5/2017 postreply 17:04:1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