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中醫脈診寸關尺依據探討[轉]作者:自然
王天壽
中醫脈診寸關尺分屬髒器理論
從手掌魚際穴到手臂橈動脈一寸許能反映人的氣血情況,故稱氣口或脈口,亦稱寸口,是中醫脈診部位。在這小段寸口脈上分寸關尺三部,寸在遠心端,尺在近心端,關居中。該處皮膚肌肉又是中醫望診之一,稱尺膚診。寸尺脈中間部分名關,即分界之意。左右寸關尺各代表不同髒器,即右寸肺,右關脾,左寸心,左關肝,左右尺為腎。
1 尺脈的研究
《難經·十四難》說:“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比如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脈經》也說:“寸關雖無,尺猶不絕,如此之流,何憂殞滅。”以後學者都強調尺脈的重要性,認為尺脈侯腎和命門,為人的元氣所在,生命攸關。如人無二尺,多預後不良。
對健康人和患者左右寸關尺脈象進行描記,結果顯示關脈最顯著,幅度最大;尺脈最小,腎虛者更甚。筆者認為這與解剖學有關:寸口脈即橈動脈的一小段,該動脈在肱橈肌深麵,後經肱橈肌腱和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至橈骨下端,經橈骨頸突至手背,其中關脈緊貼橈骨莖突,而尺脈在橈骨下端前麵凹陷處且藏在兩側肌健之間,未能貼近骨麵,根據“取脈壓阻效應” ,故關脈處反彈最強,尺脈最弱,寸脈居中。而病重時元氣微弱,心力不足,脈象細弱,尺脈原本沉弱,故反映更弱,使指感最易辨出。因尺脈能首先反映元氣的變化,故屬腎,但當病情危重、血壓下降甚至心力衰竭時,尺脈反而最後消失。52例休克患者血壓回升前後脈象圖參數比較發現隨著休克的加重,先是寸脈減弱以至消失,然後關脈、尺脈依次減弱和消失。因寸、關脈處於心髒的遠端,比尺脈距心遠,管徑也稍細,故寸關脈處壓力強度較弱,其消失要比尺脈早些。另外,當按壓寸口脈時,寸、關脈下墊物質較硬,管腔易被壓癟使管腔縮小,而尺脈較深不易被壓癟,管腔變化不大。根據柏努利和羅絲定理(Rouse):“管腔狹窄處其壓力下降,但在狹窄部位靠近其上遊地方,壓力反而升高"。今尺脈正是靠近寸關脈上遊,故當重按時,寸關處壓強小而尺脈處反而大,因而量後消失。當寸部或關部適當加壓時,關脈或尺脈變大。這就說明尺脈可反映元氣的存亡,故屬腎。臨床上見青年患遺精等神經衰弱症者尺脈旺盛。表示心力亢進。處於興奮狀態;又懷孕時尺脈滑利,均屬腎氣足。
2 關脈的研究
胃竇炎患者寸口六部脈圖與中醫辨證關係研究發現關脈反映最顯著,且右關比左關更明顯,而寸、尺脈則無反應。此病以脾胃功能失調和肝胃不和為主,脾胃氣虛組右關明顯減弱,濕困組右關最強。肝鬱氣滯組病機為肝木侮脾,涉及肝脾二髒,左右二關均增強。正如《清·醫宗金鑒>說:“飲食傷形為有餘,故右關脈有力;勞倦傷氣為不足,故右關脈無力也。由於胃病症狀比較明顯,常有脘腹脹滿、疼痛、泛惡等,全身反應較劇,勢必在心血管方麵反映出來。關脈變化幅度最大,它在有力無力時幅度變化也最明顯,猶如放大了的波形,故能首先在描記上顯示出統計學意義,指感當然也明顯。右屬脾,左鼠肝的問題:一般右脈>左脈,右關>左關。150例正常人的雙手六部脈圖右關比左關大,左尺比右尺沉。這是因為血液從左心室射出,經升主動脈直接流向管徑稍粗的無名動脈,即向右流人右鎖骨下動脈到達右臂寸口脈。而左側是經過主動脈弓彎向左鎖骨下動脈到左寸口脈。
在此之前,部分血液分流人左頸總動脈。根據血流動力學有關管徑、射角和分支等原理,左側血流動力較右側弱。另外,人類習慣用右手,故右上肢肌筋管脈較粗壯,脈力亦較強(左撇子例外)。如肝胃不和出現疼痛、暖氣、悉嘔、瀉泄及憂鬱、煩怒時,全身反應更強烈,故連反映較弱的左關也起顯著變化而具統計學意義了。這就提示左關為肝之所在。
其他如肝陽、肝風、肝火和肝膽濕熱等,也在左關上顯著表現出來。符合中醫肝為“風木之髒”、“將軍之官”,其性剛,主動主升之理論。
3 寸脈的研究
寸候心肺,中醫的肺一般指呼吸係統。如外感發熱,血管擴張,出現浮脈,致使原較浮的寸脈更明顯。這與解剖學上的“掌弓旁路效應”有關。寸口脈的遠心端(寸)能較好地反映外周血液循環狀態,而近心端(尺、關)則能較好反映中樞循環。因此有心肺疾患時(如外感發熱),中樞血流旺盛,外周血管擴張,寸脈受橈、尺動脈雙重血供增大而更浮大;在心衰時,寸脈受橈、尺動脈雙重阻力而更細澀。由於右脈>左脈,右寸>左寸,故浮大時右寸先現,細澀時左寸先現。故右候肺,左候心(尤大梁)。
脈診也屬於中醫特色之一,起源很早。所謂脈診中的“脈”值得是人體的經脈,也就是通常說的經絡。最早的脈診方法是沿著人體經絡走行的部位,從起始到末尾進行觸摸診察,叫做“全身遍診法”。這種方法是讓病人脫光衣服,沿著經絡偱行的方向觸摸,看看這些部位的皮膚是光滑還是澀滯、是寒還是溫。遇到有脈搏動的地方,還要認真體驗一下搏動的情況,看來診一次脈還挺麻煩。後來開始簡化診脈的部位,選取了頭部、手部和足部三個部位,每部又分天地人三部,稱為“三部九候”法,這種方法也屬於“遍診法”,但比那種把全身都要摸過來的方法簡便多了。再後來,又進一步簡化成為診察寸口(橈動脈)、人迎(頸動脈)、趺陽(足背動脈)三部脈的方法。現在中醫使用的診脈方法叫做“獨取寸口”法,即手掌後,腕部橈動脈部位。古時將上肢掌心一側,從腕橫紋至肘橫紋一段距離稱為“一尺”,按照這種比例,腕橫紋後一寸處稱為“寸口”,這個部位可以摸到橈動脈的搏動。中醫又把這個部位稱為“脈口”或“氣口”。
寸口診法始見於《素問·五髒別論》,在這一篇裏提出了“五髒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的理論,氣口是手太陰肺經經過的部位,而肺主一身之氣,所以從這個部位可以診察五髒六腑氣的變化。主張獨取寸口是《難經》,但當時這一主張未能普遍推行,直至晉代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才推廣了獨取寸口的診脈方法。遍診法和三部診法兩種診脈的部位,後世已少采用,自晉以來,普遍選用的切脈部位是寸口。
中醫診脈憑的是醫生指下的感覺,是一種脈搏縱橫形變及充盈狀態的感覺。通過這些指下的感覺,可以推導脈搏中流體變化的數值以及推導脈搏形變的原因。脈搏的變化與心髒的功能及流體的壓力、流量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流體量與質的變化及疏導管道質量的變化,對脈搏形勢的變化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些變化都具有物理傳導的科學依據。但是,脈象中所指的陰陽、寒熱、虛實等涵義與具有科學依據的流體力學理論尚未有科學性的溝通。
王叔和《脈經》將脈象歸納為24種,對於每種脈在醫生指下的特點,代表病證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貼切,語言生動準確,非常實用。並與“平脈”(正常人的脈象)做了比較。其中描述脈率的有數、促、緩、遲等;描述脈形的有芤、弦、緊、革、細、軟、弱、虛、散等;描述脈勢的有洪、滑等,基本包括了循環係統生理、病理所能出現的脈象。
關於中醫"寸關尺"脈象與髒學對應關係之探討:
LZ的貼子涉及中醫"寸關尺"脈象與髒學對應關係,本人認為這開了一個很好的"中醫現代化"的話題!下麵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概述部分:
1.寸在遠心端,關居中,尺在近心端;左脈測心肝與腎;右脈測肺脾命門。
問題:為何左心肝腎;右肺脾命門。本人一直有個疑問,為何不能反過來?
2.根據“取脈壓阻效應” ,故關脈處反彈最強,尺脈最弱,寸脈居中。
問題:寸中關強尺弱?這種"中強弱"規律,有無正常人大標本(帶客觀指標)驗證?這應不難做到!
3.寸口脈的遠心端(寸脈)能較好地反映外周血液循環狀態,而近心端(尺脈)則能較好反映中樞循環。
問題:A.似乎"關脈"應居其間?B."寸關尺"同一脈管這一段最多3公分之距,這種解釋似有些牽強?
二.分述部分:
A.尺脈:左尺候腎,右尺侯命門!
1.其代表腎和命門,為人的元氣所在,生命攸關。如人無二尺,多預後不良。
2.因尺脈能首先反映元氣的變化,故屬腎,但當病情危重、血壓下降甚至心力衰竭時,尺脈反而最後消失。52例休克患者血壓回升前後脈象圖參數比較發現隨著休克的加重,先是寸脈減弱以至消失,然後關脈、尺脈依次減弱和消失。
評注:有一定道理!但不是那麽簡單!
3.青年患遺精等神經衰弱症者尺脈旺盛。表示心力亢進。處於興奮狀態;又懷孕時尺脈滑利,均屬腎氣足。
評注:不能一概而論!
B.關脈:左關候肝,右關侯脾!
1.右屬脾,左屬肝的問題:一般右脈>左脈,右關>左關。150例正常人的雙手六部脈圖右關比左關大,左尺比右尺沉。人類習慣用右手,故右上肢肌筋管脈較粗壯,脈力較強(左撇子例外)。
2.本人償試一下對"右關>左關"之現代解釋:
1).左心室-->升主A(發出左右冠狀A)-->主A弓(1.最先一級發出頭臂幹A-->二級延伸為右頸總A與右鎖骨下A;2.跟著一級發出左頸總A與左鎖骨下A);故血液從左心室射出之後,以較大些的壓力與流量經頭臂幹A-->右鎖骨下動脈直達-->右臂寸口脈;相對而言,又以稍小些的壓力與流量經左鎖骨下動脈到達-->左寸口脈。這種流量,壓力與流阻關係類似於電路原理!
2).根據上麵的道理推之,應有一種情況必須排除:即全心髒反位者,不在此列!
C.寸脈-->左寸候心,右寸侯肺!
1.外感風寒發熱(疾病早期)-->機體代償(血流旺盛,外周循環擴張等)-->寸脈受橈、尺動脈雙重血供增大而更浮大;
評注:致病因素很多,病人情況也異!問題可能不是那麽簡單!
2.疾病晚期,體內正氣已衰(心肺等髒器衰竭,外周循環衰竭等出現)-->寸脈受橈、尺動脈雙重阻力而更細澀。
評注:致病因素強度不同,病人實際體況也異!問題不是那麽簡單!
3.由於右脈>左脈,右寸>左寸,故浮大時右寸先現,細澀時左寸先現。故右候肺,左候心(尤大梁)。
評注:有一定道理,但需深入探討!
----------------------------------------------------
注一:現代對中醫"寸關尺脈象"原理解釋,很難一步到位,需要不斷探討!
注二:"髒腑五行"相生相克之說,博大精深(但需現代化);故上麵所有關於"脈象與髒學"關係的貼子(包括本人的),僅涉及它們之間關係之皮毛!故應在實踐基礎之上,不斷深入探討!
一點討論意見,僅供參考!
希望本著"精益求精"的理念,共同為"中醫複興"出力!不要打棒子,用事實解釋之!
轉自:http://zhongyi.dxy.cn/bbs/topic/17810435?tpg=8&age=0
從敦煌遺書診法類著作結合《內經》、《脈經》、《難經》的理論,總結出下列幾種脈診方法。
2.1 三部九候法 又稱遍身診法。
《內經·素問·三部九候論篇》雲:“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
帝曰:何謂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太陰也。此名三部九候,三部者,天、地、人也。九候者,每部各有上、中、下,故名九候。
三部九候內應髒腑係指:
上部:天,為太陽穴(兩額之動脈),用以診察頭額病;地,為足陽明胃經的巨穴(兩頰的動脈),用以診察口齒病;人,為手少陽三焦經的耳門穴(耳前的動脈),用以診察耳目病。
中部:天,為手太陰肺經的經渠、太淵兩穴(寸口橈骨動脈),用以診察肺之病;地,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穀穴(大指次指間橈動脈),用以診察胸中疾病;人,為手少陰心經神門穴(掌後銳骨的尺動脈),用以候心之病。
下部:天,為足厥陰肝經的五裏穴(大腿內側上端),婦人取太衝穴,用以診察肝之病;地,為足少陰腎經的太溪穴(內踝後跟骨旁動脈),用以診察腎之病;人,為足太陰脾經箕門穴(大腿內側前上方),候胃氣用衝陽穴,用以診察脾胃之病。
故通過三部九候診法不僅能預測疾病的轉歸及預後,且從三部脈是否協調還可以判斷疾病的整體化,倘若三部九候不協調,則預示著疾病預後多不佳。
此外,出現病證的脈候愈多,病情愈重。如該段經文中說:“九候之相應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後則病,二候後則病甚,三候後則病危。所謂後者,應不俱也,察其腑髒,以知生死之期”。
三部九候診法對疾病的定位診斷(分屬髒腑主病)亦頗有價值。由於九候距離分屬髒腑較近,所以髒腑的疾病能較寸口分屬部位反映的更快,更為直接,這樣將有利於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正如該段經文中說:“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
此外,合穀穴多可預測胸中疾患,太溪穴可預測腎髒疾患,太陽穴跳動異常可預報顱腦疾患,手少陰神門穴異常搏動可預報心經疾患,都要比寸口診脈反映及表現的病情要早一些,快一些。(以上摘自《敦煌中醫藥—精粹發微》56~57頁)
2.2 寸口診法 《內經》稱之為寸口,亦稱氣口、脈口。
《難經·第一難》雲:“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髒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
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複會於手太陰寸口者,五髒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寸口也。”
寸口能獨主五髒六腑,肺主氣,氣為血帥,五髒六腑之病可在寸口及時地反映出來,故《素問·經脈別論》曰:“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敦煌卷子《占五髒聲色源候》二種(卷號為5614)亦說:“寸口者,五髒六腑血氣之所終,故定死生決於寸口。”(關於寸口六部脈髒腑定位下麵還要詳述)
2.3 彈踝診法
是指醫生將其左手置患者足內踝上五寸處,微微按之,同時用右手手指輕輕彈患者足內踝,便可在左手處出現相應的波動感覺,借以從其波動感或振動感之有無緩急,來判斷病情的一種古老的診斷方法。此診法也見於傳世本《素問》、《甲乙經》、《太素》等著作中。
敦煌卷中寫到:“以左手去足內踝上五寸,指微按之,以右手指當踝上微而彈之,其脈中氣動應過五寸以上,需需然者,不病也。其氣來疾,中手惲惲然者,病也;其氣來徐徐,上不能至五寸,彈之不應手者,死也。”此脈的特殊意義在於可候元氣,此脈不衰則元氣猶存,雖危猶可治。
2.4 趺陽脈診法
趺陽是指足背部衝陽穴搏動處,因為足背動脈為足陽明胃經之原穴。
《靈樞·本輸篇》曰:“胃脈過於衝陽。”趺陽是胃氣盛衰之要穴,在中醫醫療實踐中得知病重者切此脈以決生死,趺陽之氣不衰,則生機猶存,趺陽之氣已衰,則生氣無望。《內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中均有趺陽脈候病之記載。
如《金匱要略·消渴篇》說:“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穀而大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即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
《腹滿寒疝宿食篇》又說:“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趺陽脈診不僅對脾胃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更重要的臨床意義在於對厥證急證的診斷,可以借以判斷其預後及生死存亡。
因為趺陽脈主候胃氣,中醫藥學 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故生機之存亡以趺陽脈為依據。
大凡臨床上寸口無脈而趺陽猶微存者,可望生機尚存;倘若趺陽脈全無者,則生存無望。(以上摘自《敦煌中醫藥-精粹發微》58~59頁)以上談了切脈的幾種方法。但在臨床常用者為寸口診法。
注:在機體循環係統中,無論是血液循環係統還是經絡真氣循環係統,其穩恒流成分用以輸送相關物質或營養,而駐波成分由於有反射波乃用以反饋調節機體的狀態,實際上切脈正是對其駐波成分所反映的機體狀態進行破譯和截獲,針灸就是通過改善這反饋調節通路駐波的生理狀態而調節機體功能的,這是一種古老而先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