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與【漢方診療三十年】一脈相承,一個思路。大塚敬節努力通過大量而且極為細致的症狀描敘,去解釋病名或概念,比如“太陽”病等等;在細致辨別症狀的基礎上,對症下藥(漢方診療)。這與很多中醫滿嘴理論:風,腎,氣,邪,寒,熱等等,卻避而不談具體症狀表現,不談如何通過症狀的差別加以區分,完全是兩碼事,差別太大了。他實際上是通過一係列細致入微的症狀敘述定義了很多中醫的概念,克服了很多中國的中醫講理論既不給出定義,又與症狀脫節的弊病。他的實踐和著作反倒與現代西醫通過症狀辨別疾病,然後用藥,沒有什麽不同。其實好的中醫也是這樣的。
中醫有效,也有好中醫。但大塚敬節先生令人敬佩和過人之處在於他把中醫的病名/概念,與明確、具體、細致的症狀描敘相聯係(沒有幾十年大量艱苦、細致、認真的勞動和揣摩體會是不可能完成的);確定了什麽症狀對應什麽病,就用什麽藥,實事求是。他並沒有講什麽中醫理論,也沒有講為什麽藥方A可以治這個病X,而不能治那個病Y,去掉了中醫理論中的玄學之處。個人看法,大塚敬節的那兩本書,可以作為中醫的入門書和實用手冊,好像用不著去看很玄密的【黃帝內經】。很想知道大塚敬節先生對【黃帝內經】的看法。
我是通過你才知道有大塚敬節先生的【臨床應用傷寒論解說】和【漢方診療三十年】這兩本好書。非常感謝,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