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所以成為肝癌高發區, 因為中國傳染乙肝多。而乙肝病因和中藥風馬牛不相及。zt

本帖於 2016-10-02 22:08:35 時間, 由普通用戶 TXY 編輯
慢性乙肝患病日久,會沿著“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乙肝三部曲”,所以患乙肝後應采取治療措施,並定期檢查身體。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於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攜帶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HBV可通過母嬰、血和血液製品、破損的皮膚黏膜及性接觸傳播。感染HBV後,由於受病毒因素、宿主因素、環境因素等影響,會出現不同的結局和臨床類型,導致其發展為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見原因有:
  
1.家族性傳播
我國乙肝高發的主要原因是家族性傳播,其中以母嬰垂直傳播為主,母親如果乙肝E抗原陽性,所生子女未注射乙肝疫苗,大都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而精液中可檢出乙肝病毒,因此可通過性傳播。這是造成我國乙肝的家庭聚集特征的主要原因。
2.嬰幼兒期感染病毒
最初感染乙肝的年齡與慢性乙肝有密切關係。胎兒、新生兒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約有90%~95%成為慢性病毒攜帶者;兒童感染乙肝病毒,約有20%成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隻有3%~6%發展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狀態。
3.缺乏預防意識
乙肝疫苗是阻斷乙肝垂直傳播的措施,由於經濟條件限製以及缺乏預防意識,乙肝疫苗的接種工作開展不夠理想,使得對乙肝的預防難以貫徹,慢性病例越來越多。
4.漏診
急性期隱匿起病的無黃疸型肝炎比急性黃疸型肝炎容易發展為慢性,這與無黃疸型肝炎容易被誤診或漏診,未得到及時診治和休息有關。
5.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
腎移植、腫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易演變為慢性肝炎。乙肝發病的急性期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抵製劑治療者,破壞患者體內的免疫平衡,容易使急性肝炎轉變為慢性。
6.既往有其他肝病史感染病毒者
原有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纖維化等)、血吸蟲病瘧疾結核病等,再感染乙肝病毒後,不僅容易成為慢性肝炎,且預後較差.

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長、上海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腫瘤內科主任任正剛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中國之所以成為肝癌高發區,主要和中國肝炎發病率比較高有關。

  “中國肝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之所以會占到全球一半之多,首先是因為人口眾多,人口基數大會直接導致肝癌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多於其他國家。”另外,中國是乙肝大國,而乙肝又是目前已知的導致肝癌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中國肝癌患者數量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高很多。”

  任正剛指出,中國85%~90%的肝癌是由乙肝引起的。他說,“乙肝病毒持續感染導致肝細胞壞死和炎症,從而增加肝細胞的癌變幾率”,而且,“一些乙肝患者缺乏科學的治療,沒能及時控製病毒,使肝炎發展成肝硬化,加上不恰當的生活方式,就很可能讓肝炎慢慢發展成肝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