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上沒有這個說法

來源: dudaan 2016-09-18 05:11:1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852 bytes)
回答: 吃絲瓜會降低男人的性能力嗎?彩煙遊士2016-09-17 21:05:05

【釋名】天絲瓜(《本事》)、天羅(《事類合璧》)、布瓜(同上)、蠻瓜(《本事》)、魚 。
       時珍曰∶此瓜老則筋絲羅織,故有絲羅之名。昔人謂之魚 ,或雲虞刺。始自南方來,故曰蠻瓜。
       【集解】時珍曰∶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
       二月下種,生苗引蔓,延樹竹,或作棚架。其葉大於蜀葵而多丫尖,有細毛刺,取汁可染綠。其莖有棱。六、七月開黃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黃。其瓜大寸許,長一、二尺,甚則三、四尺,深綠色,有皺點,瓜頭如鱉首。嫩時去皮,可烹可曝,點茶充蔬。老則大如杵,筋絡纏紐如織成,經霜乃枯,惟可藉靴履,滌釜器,故村人呼為洗鍋羅瓜。內有隔,子在隔中,狀如栝蔞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葉、卷須,皆可食也。
       瓜 【氣味】甘,平,無毒。
       入藥用老者。
       【主治】痘瘡不快,枯者燒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調服,甚妙(震亨)。煮食,除熱利腸。老者燒存性服,去風化痰,涼血解毒,殺蟲,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黃積,疝痛卵腫,血氣作痛,癰疽瘡腫,齒 ,痘疹胎毒(時珍)。暖胃補陽,固氣和胎(《生生編》)。
       【發明】穎曰∶絲瓜本草諸書無考,惟痘瘡及腳癰方中燒灰用之,亦取其性冷解毒耳。
       時珍曰∶絲瓜老者,筋絡貫串,房隔聯屬。故能通人脈絡髒腑,而去風解毒,消腫化痰,祛痛殺蟲,及治諸血病也。
       【附方】新二十八。
       痘瘡不快,初出或未出,多者令少,少者令稀∶老絲瓜(近蒂三寸)連皮燒存性,研末,砂糖水服。(《直指》)。
       癰疽不斂,瘡口太深∶用絲瓜搗汁頻抹之。(《直指方》)。
       風熱腮腫∶絲瓜燒存性,研末,水調搽之。(《嚴月軒方》)。
       肺熱麵瘡∶苦絲瓜、牙皂莢並燒灰,等分,油調搽。(《摘玄方》)。
       玉莖瘡潰∶絲瓜連子搗汁,和五倍子末,頻搽之。(丹溪方)。
       坐板瘡疥∶絲瓜皮焙幹為末,燒酒調搽之。(《攝生眾妙方》)。
       天泡濕瘡∶絲瓜汁調辰粉,頻搽之。
       手足凍瘡∶老絲瓜燒存性,和臘豬脂塗之。(《海上方》)。
       肛門酒痔∶絲瓜燒存性,研末,酒服二錢。(《嚴月軒方》)。
       痔漏脫肛∶絲瓜燒灰、多年鍛石、雄黃各五錢為末,以豬膽、雞子清及香油和調,貼之,收上乃止。(孫氏《集效方》)。
       腸風下血∶霜後幹絲瓜燒存性,為末,空心酒服二錢。一名蠻瓜,一名天羅,一名天絲瓜是矣。(許叔微《本事方》)。
       下血危篤不可救者∶絲瓜(即天羅)一個(燒存性),槐花減半。為末,每空心米飲服二錢。(《普濟方》)。
       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魚腦五色者∶幹絲瓜一枚(連皮燒研),空心酒服二錢。一方煨食之。俗名魚 是也。(《經驗良方》)。
       血崩不止∶老絲瓜(燒灰)、棕櫚(燒灰)等分,鹽酒或鹽湯服。(《奇效良方》)。
       經脈不通∶幹絲瓜一個為末,用白鴿血調成餅,曬幹研末。每服二錢,空心酒下。先服四物湯三服。(《海上名方》)。
       乳汁不通∶絲瓜連子燒存性研。酒服一、二錢,被覆取汗即通。(《簡便單方》)。
       幹血氣痛,婦人血氣不行,上衝心膈,變為幹血氣者∶用絲瓜一枚(燒存性),空心溫酒服。(《壽域神方》)。
       小腸氣痛,繞臍衝心∶連蒂老絲瓜燒存性,研末。每服三錢,熱酒調下。甚者不過二、三服即消。卵腫偏墜∶絲瓜架上初結者,留下,待瓜結盡葉落取下,燒存性為末,煉蜜調成膏,每晚好酒服一匙。如在左左睡,在右右睡。(劉鬆石《保壽堂方》)。
       腰痛不止∶天羅布瓜子仁炒焦,擂酒熱服,以渣炒熱敷之。(熊氏《補遺》)。
       喉閉腫痛∶天羅瓜研汁灌之。(《普濟》)。
       卒然中風∶防風荊芥一兩,升麻半兩,薑三片,水一盞,煎半盞,以絲瓜子研,取漿半盞,和勻灌之。如手足麻癢,以羌活煎湯洗之。(唐瑤《經驗方》)。
       化痰止嗽∶天羅(即絲瓜),燒存性為末。
       棗肉和,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化下。(《攝生眾妙方》)。
       風蟲牙痛∶經霜幹絲瓜燒存性為末,擦之。(《直指方》)。
       風氣牙痛,百藥不效者用此,大能去風,惟蛀牙不效。天羅(即生絲瓜)
       一個,擦鹽火燒存性,研末頻擦,涎盡即愈。腮腫,以水調貼之。
       馬敏叔雲∶此乃嚴月軒家傳屢效之方,一試即便可睡也。
       食積黃膽∶絲瓜連子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因麵得病麵湯下,因酒得病溫酒下,連進數服愈。(《衛生易簡方》)。
       小兒浮腫∶天羅、燈草、蔥白等分,煎濃汁服,並洗之。(《普濟方》)。
       水蠱腹脹∶老絲瓜去皮一枚(剪碎),巴豆十四粒,同炒,豆黃去豆,以瓜同陳倉米再炒熟,去瓜,研米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湯下。蓋米收胃氣,巴豆逐水,絲瓜象人脈絡,借其氣以引之也。此乃元時杭州名醫宋會之之方。(鮮於樞《鉤玄》)。
       葉 【主治】癬瘡,頻 摻之。療癰疽疔腫卵 (時珍)。
       【附方】新六。
       蟲癬∶清晨采露水絲瓜葉七片,逐片擦七下,如神。忌雞、魚、發物。(《攝生眾妙方》)。
       陰子偏墜∶絲瓜葉(燒存性)三錢,雞子殼(燒灰)二錢,溫酒調服。(餘居士《選奇方》)
       頭瘡生蛆,頭皮內時有蛆出∶以刀切破,擠絲瓜葉汁搽之。蛆出盡,絕根。(小山《怪證方》)。
       湯火傷灼∶絲瓜葉焙研,入辰粉一錢,蜜調搽之。生者搗敷。一日即好也。(《海上名方》)。
       魚臍疔瘡∶絲瓜葉(即虞刺葉也)、連須蔥白、韭菜等分,同入石缽內,研爛取汁,以熱酒和服。以渣貼腋下,病在左手貼左腋,右手貼右腋;病在左腳貼左胯,右腳,貼右胯;在中貼心、臍。用帛縛住,候肉下紅線處皆白則散矣。如有潮熱,亦用此法。卻令人抱住,恐其顫倒則難救矣。(危氏《得效方》)。
       刀瘡神藥∶古鍛石、新鍛石、絲瓜根葉(初種放兩葉者)、韭菜根各等分,搗一千下作餅,陰幹為末,擦之。止血定痛生肌,如神效。侍禦蘇海峰所傳。(董炳《集驗方》)
       藤根 【氣味】同葉。
       【主治】齒 腦漏,殺蟲解毒(時珍)。
       【附方】新八。
       預解痘毒∶五六月取絲瓜蔓上卷須陰幹,至正月初一日子時,用二兩半煎湯(父母隻令一人知),溫浴小兒身麵上下,以去胎毒,永不出痘,縱出亦少也。(《體仁匯編》)。
       諸瘡久潰∶絲瓜老根熬水掃之,大涼即愈。(《應驗方》)。
       喉風腫痛∶絲瓜根,以瓦瓶盛水浸,飲之。(《海上名方》)。
       腦崩流汁,鼻中時時流臭黃水,腦痛,名控腦砂,有蟲食腦中也∶用絲瓜藤近根三、五尺,燒存性。每服一錢,溫酒下,以愈為度。(《醫學正傳》)。
       牙宣露痛《海上妙方》∶用絲瓜藤陰幹,臨時火 存性,研搽即止,最妙。《惠生堂方》∶用絲瓜藤一握,川椒一撮,燈心一把,水煎濃汁,漱吐,其痛立住如神。咽喉骨鯁∶七月七日,取絲瓜根陰幹,燒存性。每服二錢,以原鯁物煮湯服之。(筆峰《雜興》)。
       腰痛不止∶絲瓜根燒存性,為末。每溫酒服二錢,神效甚捷。(鄧筆峰《雜興》)。
       【附錄】天羅勒(《拾遺》)。藏器曰∶生江南平地。主溪毒, 碎敷之。
       時珍曰∶陳氏注此不詳。又江南呼絲瓜為天羅,疑即此物,然無的據,姑附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