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病的瓜葛---一個發人深思的CQ故事 (by 立明)

一個發人深思的CQ故事 

·立 明·

“我既不聰明也沒有特別的天賦。我隻不過是非常,非常的好奇。”
——愛因斯坦


2006年,美國作家托馬斯.佛萊曼出版《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紀短史(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書,提
出“好奇心商數”(curiosity quotient,縮寫 CQ)概念,並寫下引起爭議的
不等式:CQ+PQ(passion quotient, 熱愛商數)> IQ,挑戰教育界曆來隻重智
商的傳統,引發熱烈爭論。十年來,CQ概念在許多領域深入人心,受到追捧,特
別是在教育界和 企業創新領域。

那麽,CQ到底有什麽用呢?最近讀到一則醫學奇聞,我覺得提供了一個有趣
的例子。電郵訂閱的“今日醫學新聞(MNT)”,四月底連續兩周以三篇專文介
紹一項糖尿病與阿爾海默症研究的最新進展。長久以來研究者懷疑糖病與阿爾海
默症之間存在內在聯係,學界觀點互相矛盾,但一直苦於沒有研究數據驗證。最
近,一位研究者以令人信服的數據分析,不但解釋了這種內在相關性,而且把兩
者之間聯係的根源歸集到一種人體代謝酶 (胰島素降解酶)。該研究指出,至
少有40%以上的阿爾海默症是由於高血糖引起(全新發現!),因而與糖尿病異
病同源。該文指出,胰島素降解酶的功能是降解血液中糖代謝產生的胰島素,同
時也是降解控製大腦中蛋白質斑塊積聚的激素。人體胰島素降解酶分泌不足,或
者因血糖過高,刺激胰島素分泌過量,體內分泌的胰島素降解酶力不勝任,不但
血糖失控,同時也無法及時降解大腦中形成的蛋白質斑塊。而這類斑塊積聚起來,
就是引起阿爾海默症的主要原因。

該研究者建議,如果我們能及時檢測監視整個人群血糖水平,積極預防控製
高血糖,積極治療前糖尿病以及確診的糖尿病患者,不但可以大量減少糖尿病的
發病惡化,而且可以大量減少未來阿爾海默症發病。這將為美國節省成千上萬億
的醫療費用。而對於個人來說,長期以來,阿爾海默症沒有有效的預防效治療方
法,如今忽然有了嶄新的思路!預防阿爾海默症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預防治療糖
尿病的方法:改變生活習慣,監視控製血糖,運動節食控製體重,一箭雙雕。

該研究發表在四月十二日出版權威的“阿爾海默症學報(JAD)”,引起巨
大反響。這當然是突破性進展,如果是由著名醫學院校或醫學研究機構作出的,
倒也沒有什麽稀奇。稀奇的是,這樣重大的醫學科學發現者,竟是一位與醫學科
學毫不搭界的學者,紐約大學斯頓商學院教授Melissa Schilling!她是一位以
研究創新企業為方向的商學專家。這可以說是史無前例!有沒有搞錯?一點沒有。
原來,這位商學院教授曆來對這兩種耗資巨大的老大難疾病感興趣 (CQ高
啊!)。她做了一個大數據調查,進行數據采礦,查閱了成百上千的醫學文獻,
發現在流行病研究中,多數研究者有一個共同盲點:即為了保證研究結果的“純
淨性”,研究者在篩選樣本時往往舍棄可能引起混淆結果的個體,結果研究阿爾
海默病症的學者會舍棄患糖尿病血糖高的阿症患者數據,研究糖尿病的學者會舍
棄患阿症的糖尿病患者數據,這原來是流行病研究的正統做法,但這樣一來,重
要的相關性也被舍棄掉了,造成了關於這兩種疾病相關性的互相矛盾的結論!她
於是設計了新的分析運算模式,沙裏淘金,終於在大量臨床數據中挖掘出這兩種
疾病的顯著相關性及其生化原因的推斷。盡管她本人從來沒有進行過實際臨床研
究,卻在完全外行的醫學科學做出為權威專家認可的突破性貢獻。該文一月投稿,
四月發表,可見專家審核速度之快。

這個故事不僅有力說明了CQ的重要性,也顯示了通才教育的重要性。很值得
我國教育界深思。我國的教育,從小到大以智商為唯一標準和終極目標。中國的
高校目前仍然是專科教育而不是通才教育。愛因斯坦說過:好奇心能在正規教育
中生存下來是一個奇跡。從小學到高校十六年辛苦學習,完成了學科課程,卻扼
殺了自己的CQ,無疑是學生的悲哀,教育的失敗。這樣的教育模式不改變,在當
今競爭激烈的的世界創新經濟中,學生乃至民族會非常吃虧。
 

轉自新語絲:http://www.xys.org/xys/magazine/GB/2016/xys1609.txt

文中提到的Melissa Schilling的文章見:

Unraveling Alzheimer's: Making Sens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e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