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某醫學院錄取醫學生的時候會淘汰感性的人,你認同嗎?(ZT)

來源: TBz 2016-05-28 14:08:4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932 bytes)

國外某醫學院錄取醫學生的時候會淘汰感性的人,你認同嗎?

 

上醫學院預科的時候和麵試官扯蛋,問到比如說一個人很有愛心,很有醫德的時候麵試官很直接的說醫學院不需要有愛心的醫生,因為他們思考不用腦子,會造成錯誤的判斷導致醫療水平和治療率下降,而理性,用腦子思考的醫生才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救活很多會被自以為很有醫德的庸醫害死的病人。他還舉了個例子,好像是非洲得了瘧疾的小孩到醫院通常第一件事是補水,有愛心的醫生經常因為形勢緊急,感性戰勝理性,直接給小孩打補水針(Bolus),結果一個非常大的研究發現慢慢的打吊瓶補水,瘧疾兒童的死亡率會降低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每年幾百萬非洲得到的瘧疾兒童,會有好幾萬因為醫生的愛心好心辦壞事,治死了。所以說,你對國外醫學院不收有愛心,有醫德的醫學生有什麽看法?
 
作者:銀閃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962839/answer/9814272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係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不光是國外,國內也會,但並不是在錄取醫學生的時候,而是在工作以後,負責淘汰的人也不是老師,而是患者。

我曾經帶過一個聲音嬌美,模樣可愛的蘿莉住院醫,這是個細心溫柔的妹子,說句女孩子不愛聽的話,在做女人這方麵,很多女大夫跟她比起來就是男舉重運動員。不過這個姑娘幹了3個月,脫坑了。原因是她覺得自己一直在受折磨,因為她總是細致入微地回答患者的一切問題。注意,是一切問題,每次收病人都得用2個小時左右時間問病史查體,每次查房時,她自己的那3個病人都得用1小時以上,這導致她每天都是在10點以後下班的,不過她很情願加班,而且她很感性,會為病人痊愈出院而與病人慶賀,會聽患者悲慘的患病經曆而滿麵愁容,坦白說,大部分她管的患者還是比較滿意她的,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樣的大夫很有醫德?她的痛苦一定是科室同事羨慕嫉妒恨,集體排擠她導致的吧。
然而並不是。下麵我就說說她的痛苦。
1、她的患者並不是她治好的,事實上她根本就沒有對患者進行過有效的治療。每個醫生都知道,接診住院病人時,問病史查體時間不能超過40分鍾,與患者很開心聊上倆小時,患者是滿意了,但是後麵的事情都耽誤了,因為你不能及時給患者安排檢查和治療,而護士就必須等著你,既不能去取藥,也不能準備治療,等你聊爽了,回來開醫囑時,你會發現聊的內容太多了,很多地方已經記不清楚了,所以很有可能在上級醫師問你這個病人特點時,你會對很多地方模棱兩可。所以,在我剛開始帶這個萌妹子的時候,我隻敢讓她管新病人,並且,在她“聊天”的時候,她的開醫囑工作,是我替她幹的。
2、由於與患者關係過於“親密”,導致她的日常工作隨時被打斷。因為患者覺得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有醫德”的姑娘,不管誰來探視,都要好好誇讚一番,然後患者家屬就會跑到辦公室來找她再仔細了解一下“患者病情”,我仔細觀察過,她平均每個下午,1點到5點之間至少得與患者家屬解釋4次病情,每次至少20分鍾。頻繁的打斷使她的工作總是出錯,這些錯誤不但導致她的工作效率低,也導致護士的工作很難做,因此導致很多護士都很反感她,而極低的工作效率也讓科主任對她意見很大,認為這個大夫沒有計劃性,缺乏時間觀念。這讓她感覺自己對病人的一腔熱血得不到同事的認同,使得她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適合幹這行。
3、最讓她痛苦的是:有些患者也不理解他這樣,甚至會投訴她。而這也是導致他脫坑的最關鍵原因。有一次,她管了一個尿毒症心衰的患者,是個17歲的小姑娘,雖然隻有17歲,可是已經有5年的血液透析治療史了,是個“老病人”,我們這位萌妹子在問病史的時候,一直在安慰這個病人(其實她是在安慰她自己),最後居然一遍接診一邊落淚,等我被病人家屬叫道她那時,發現患者在床上坐著喘,她在床邊哭的梨花帶雨,而患者的媽媽在一旁跳著腳罵她,說她是庸醫,解決不了問題就會哭,簡直是喪門星之類的。於是我隻能讓她先去值班室平複一下情緒,自己指揮護士搶救心衰,安撫家屬。等我把一切搞定後,我問她怎麽回事,她哭著對我說,患者家屬對她愛理不理,患者本人太憋氣了無法配合她問診查體,她本身就很擔心患者,又很著急想趕快讓患者不痛苦,所以就急哭了。我問她,那你為什麽不讓患者先吸氧呢?她說一著急就忘了。要知道患者家屬再說她是庸醫時,第一條理由就是“我們孩子都憋成這樣了,連氧氣都不給接。”

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的一切感情,都必須要受自己控製,當一個醫務人員認為他無法控製自己的感情時,應該主動的回避患者。這種情況在醫院很常見,很多護士的輸液紮針手法很高超,但是她們大部分都不會給自己的孩子紮針,因為她們下不去手,所以一般都會找其他人給自己的孩子紮針輸液。很多外科醫生,在自己的至親需要手術時,都會找其他外科醫生來主刀,也是無法保證自己能冷靜的處理術中的情況,當然我並不是說醫務人員都應該是冷血動物,他們還是要理解患者的痛苦的,這是一種什麽養的狀態呢?就是醫生隻能把自己想象成患者本人,想著如果我得了這個病,應該是怎麽難受,該怎麽治,什麽時候能好,想聽到醫生說什麽。除此之外,不能把患者當成自己的任何一個至親摯友,不能想著他有多痛苦,他會不會死這些東西。

最後,我想告訴題主,患者眼中的“醫德”一定是建立在熟練,可靠的專業表現基礎上的,而不是空洞的,蒼白的安慰,任何脫離了專業技術的“醫德”都是不會讓患者認同的,別以為“總是在安慰”就意味著安慰最重要,事實上,“安慰”隻是一個醫生在做了能做的一切後,仍然不見病情緩解而采用的最後的無奈的手段,如果什麽都沒做“就總是在安慰”,下場就會像我帶的那位蘿莉一樣,害人害己。好心辦壞事。

更新:
這姑娘後來辭職去了一家外企做銷售工作,憑著平易近人,熱心和不俗的樣子,很快混的風生水起,不過她雖然離開醫院,但是還是懷著一顆熱愛醫學(sheng)的心,所以一有空就會回我們科聯絡感情,其實,我們科裏的每個人都看的出來,她對那個曾經在她痛苦無助時,幫她寫病曆,開醫囑,安撫護士,處理患者問題的高年資住(dan)院(shen)醫(gou)有著大於友情的感情,而這個住(dan)院(shen)醫(gou)肯定也早就對人家有意思,後來兩個人當然是終成眷屬,在婚禮上,她對她的愛人說:“還記得嗎,當年我離職時告訴你,雖然我不做醫生了,但是將來我還是會穿著‘白衣’和你站在一起的,因為每次你站在我身邊,我都有著很踏實,很安全的感覺。”

本來想放張圖的,但是我請示了當事人,她說自己現在太醜了,就不嚇大家了。
 
 

所有跟帖: 

我覺得是有道理的。醫生不給自己家人看病,也是這個道理。 -吃與活- 給 吃與活 發送悄悄話 吃與活 的博客首頁 (218 bytes) () 05/28/2016 postreply 14:23:44

看法就是,說國外醫學院不收魚愛心有醫德的學生,是存心誤導。感性也不等同於情緒化。 -20146- 給 20146 發送悄悄話 2014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8/2016 postreply 15:23:30

嚴重同意。 -惡俗老狼- 給 惡俗老狼 發送悄悄話 惡俗老狼 的博客首頁 (287 bytes) () 05/28/2016 postreply 16:41:35

太感性的人,並不適合做醫生。並不是說對病人怎麽樣,而是站在自己角度,因為病人的痛苦而使自己時不時的受著折磨,人生有意思嗎? -愛吃肉的胖子- 給 愛吃肉的胖子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8/2016 postreply 22:42:08

太融入自己情感,也不是專業行為。 -愛吃肉的胖子- 給 愛吃肉的胖子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8/2016 postreply 22:44: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