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霍蘭在其著作《廁神》中提到,“馬桶愛好者們認為,文明並非源自文字的發明,而是第一個馬桶”。
隨著技術進步,如廁用具也在不斷向更加舒適、貼合人的生理需求發展。但蹲便和坐便之爭從未停止。其實,蹲坐各有利弊,遵從習慣,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姿勢就好。
蹲便:理論上更易排便
蹲便比坐便好的理論依據主要在於一塊被稱為“恥骨直腸肌”的肌肉。北京市回民醫院肛腸外科主任醫師、北京中西醫結合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朱鋼介紹,這塊肌肉從一側恥骨出發,在直腸後麵繞一圈,再回到另一側恥骨,形成一個環,正好把直腸鉤拉住,使直腸形成一個尖端向前的角度,稱為“肛管直腸角”,簡稱“肛直角”。一般坐姿的肛直角大約是80°~90°,而蹲姿時肛直角可以達到100°左右。理論上來說,肛直角越大,排便時所費的力氣較小,所以蹲便更為順暢。此外,人在下蹲時,腹部的壓力比坐著時要大,這樣做能夠減少腹部用力,對排便順暢也有幫助。
但除了生理結構上的區別,我們還要考慮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差異。你是否知道有一個詞叫做“亞洲蹲”,也就是我們蹲便的姿勢,蹲下時腳底要全部著地,腳跟離地可不算。這個姿勢,據調查100%的亞洲人可以做,而僅有13.5%的美國人可以做到,而13.5%中的9%是美籍亞裔,剩下的都是瑜伽狂。英國《每日郵報》在2015年1月對中國廁所的一篇報道中認為,中國的廁所需要一場革命,主要就是“消滅蹲便”。
對於西方人來說,蹲便並沒有那麽美好,但是對於我們中國人,蹲便的曆史更悠久也更有市場。在古代中國農業社會,公共使用的蹲廁不僅能低成本地滿足大量人口的生理需求,還可以收集排泄物作為肥料。因而,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和集體經濟時期,中國都廣泛地使用著蹲廁。到了改革開放以後,國外的抽水馬桶進入了許多家庭,但隨著人們衛生知識水平的提升,對馬桶帶來的健康隱患也有了許多的顧慮。當馬桶出現在公共場合,坐便容易傳播各種皮膚疾病成了人們普遍擔憂的問題。一項網上發起的投票結果顯示,高達88%的國人認為景區廁所應該采用蹲廁而不是坐廁。
坐便:減輕腿部壓力
盡管蹲便理論上更易排便,但坐便並不會直接導致肛腸疾病。“坐便是社會發展趨勢下的選擇,隻要慢慢形成了習慣,坐便也是理想排便方式。”朱鋼介紹,坐著確實相對更加舒服,對腿部的壓力較小,時間長了也不會出現腿部發麻等情況。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有人在坐便器上看書看報,延長了如廁時間,從這個角度出發,增加痔瘡發病率也不是不可能。相對於蹲姿,坐便腹部朝下重力作用不明顯,排空時間更長,腹部用力更多,也更加耗時。
雖然蹲姿理論上有助於排便,但對於一些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未必有優勢。因為蹲便時腹壓增大,再加上排便比較用力,容易出現心血管意外事件。老年人體力較弱,蹲久了,如果快速站起來,也容易誘發改變體位所導致的短暫性腦缺血,從而會發生頭暈、眼花摔倒,發生骨折等意外事件。
排便:記住“16字秘訣”
采用何種姿勢排便,更多是個人習慣而已,很難講哪種姿勢更為健康。不管是坐便還是蹲便,對於預防肛腸病,朱鋼提出了一個16字秘訣,即“定時定點、速戰速決、專心致誌、隨有隨去”。如廁最好不要有任何“私心雜念”,就用這3~5分鍾解決好這一件事,思維意識、神經係統和生理功能調配到一致的狀態,這樣才能培訓好自身生理反饋,利於排便。每次如廁不能超過5分鍾,不然持續的壓迫充血容易造成痔瘡等肛腸病。一些老年人很難在5分鍾內解決,可以站起再坐下,把時間間隔開,堅決不能一次就蹲坐十幾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