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也:匹夫無罪,懷壁其罪——為石應康院長而作

來源: career 2016-05-14 16:49:3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225 bytes)

賈也:匹夫無罪,懷壁其罪——為石應康院長而作

  

  導語:匹夫無罪,懷壁其罪
  聽聞石應康跳樓之後,有不少讀者來問我能不能發表一下看法。我隻是個觀時事、讀舊史的書生罷了。我以“大曆史觀”來看,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兒,曆史與時事總是那麽驚人的相似,可能就是曆史的宿命,從大明朝的能臣胡憲宗到共和國的良醫石應康,從文革時期的父親石美森到改開時期的兒子石應康,都演繹了“匹夫無罪,懷壁其罪”的故事。

  石應康死了,身後是一個巨無霸的華西,如同一個神話的終結,對於很多華西人而言,石應康幾乎就是神,有人愛之,有人恨之,卻沒有人能夠無視他。
  所謂成為華西,敗也華西,石應康死於他做大的華西醫院。
   華西背景無比特殊,內鬥極其激烈,放眼全國醫院,估計找不到第二家。華西醫院原本是衛生部直屬醫院,後劃給西川大學,但由於石應康本人是親衛生部係統 的,加上衛生部後麵又不願放權,作為川大手上最大的王牌,想插手太久了,等了太久,牌在手中不能打是啥感覺,這絕對讓四川大學如鯁在喉。而作為龐然大物的 華西醫院,基建、設備、藥物等采購,哪個不是其他人的眼中的肥肉,覬覦的人太多了,鬥爭絕對是波濤洶湧。正因為如此,四川大學一直想管又管不著,對石應康 早已銜恨次骨。
   這也就是2005年四川大學想撤換院長及離任審計收尾之後,直接丟舉報信的緣故。前者是想強行換掉刺頭好管華西,後者是想發泄十多年的怨氣,招招露殺 機,已經到了非置石應康死地不可。據說,反倒是會計事務所作為一個外部機構夾在中間挺尷尬的,左右不是人,舉報信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因為舉報信直接給 石應康掛上了“康師傅”的專家門診了——這才是真正的索命符!
  為何非要整死石應康呢?一言蔽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當年他走上這條遍布荊棘的道路,就注定了今天王位帶來的無盡反噬!
   說來說去,華西醫院是塊大肥肉,垂涎的人太多,石應康能夠“穩坐金鞍調白羽”懷璧20年。20年間的明爭暗鬥,石應康怎麽可能單純地靠醫術就能坐得過來 的?必然是得到高層政治力量的庇佑。也正因為有這20年,石應康發揮其天才能力建立起華西大業,期間各種阻擊都能抵擋和反擊,以“寧可十年不將軍,不可一 日不拱卒”的姿態,立身如磐石,將一個岌岌可危的中上遊老牌醫院,發展到如今全國頂尖,綜合第二,科技影響力第一,四川作為一個不發達的西部省份,卻擁有 了水平與北京上海相當的醫療資源。
  但也正是20年,一心想成其大的石應康在這樣的體製之下,麵臨日流水數以億元起步,著力推動醫療體製改革,必然地需要數量龐大的資金和權力運作,他雖然懷揣醫學宏偉夢想,但在當前的大染缸裏,也絕對不可能一清二白的。
   據說會計事務所在石應康離任審計的時候曾捅出一個大漏洞,涉及金額百億,而石應康查個人賬戶裏麵超過10億。應該說來,石應康並非利欲熏心之徒,他的野 心之所在就是華西醫院,因而公與私早已含混不清了。就像大明朝的吳憲宗和張居正,他們並非利欲熏心,而懷揣著家國夢想,但是他們免不了一樣的清算下場,而 像海瑞的清官那是麟角鳳毛,屈指可數甚至是獨一無二。曆史的荒誕之處,如同海瑞這樣的官員也往往悲催地成為政治鬥爭的棋子,也徒徒成為悲劇,或者說在權力場裏,誰都可能成為悲劇!
   遊走於權力場,事情總會發生變化的。原有政治靠山倒台了,樹倒猢猻散,沒撇清關係的,難免被樹壓著,難逃清算的厄運。石應康與“李拆城”,以及李拆城的 故主“康師傅”的關係,早已不是秘密的秘密了。自從“李拆城”落馬之後,一直想整他的人絕對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對於行政級別不高便是財政權力不小的官員政 治不正確,站錯隊絕對是致命傷!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石應康的故事再次重演了胡宗憲的故事。
   眾所周知,胡宗憲的從政經驗和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但真正得以重用,卻是得益於嚴嵩義子趙文華的舉薦,從而得到權傾朝野的嚴嵩的賞識。他官至直浙總督, 最終平息困擾明王朝多年的倭患,建立不世之功勳。但自“嚴黨”倒台之後,政敵們要一一清算嚴黨了,他們手中的“黑名單”裏,特別招惹人眼的胡宗憲赫然在 列,已經注定他逃不脫清算的命運。胡宗憲絕對算是聰明人,審時度勢,主動告退,避開紛爭。但“樹欲靜風不止”,政敵們豈能善罷幹休,他們一直在等待機會, 不把你往整死才是最終目的,逃過一次,不可能逃過一輩子,最終一代抗倭名臣隻有選擇自殺了事,留下一句“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
  回到石應康,“康師傅”倒台、“李拆城”清算之後,也難免成為眾矢之的,似乎也就是胡宗憲的下場。石應康的對手們根本不顧他做了多少貢獻,甚至也不在乎你屁股幹不幹淨,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你站錯了隊,你必須得清洗!
  事已至此,談什麽“苟利國家生死與,豈因福禍趨避之”,談什麽“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任何辯白都已蒼白,無論如何都難免一死,不死也隻有“百感交集,隻剩餘生”的生不如死的下場,不如以清淨之身早走,縱身一躍成千古,在地府裏眼看這些人慢慢地作死……
  至於身後名,這片連天涯海角石都不幹淨的土地,誰能逃得了汙損?甚至可以這麽說,在如此惡劣的政治生態下,台上的隻會更汙更狠!是的,現在隻不過上演《權力的遊戲》之《群鴉的盛宴》季,沒有變好,隻有變壞,亂哄哄一片。
  誠如石應康女兒石運瑩感慨其父:“勤勤懇懇為華西奉獻二十年,換來的是這樣的結局,不得不說社會的悲哀,製度的悲哀。”
  體製的悲哀真正在於,無論你是多麽優秀,多麽聰明的玩家,隻要這個規則是壞的,無論你玩得怎麽好,這個好比是非題,回答不管多麽才華橫溢,多麽洋洋灑灑,立場錯誤,全部零分,那麽你隻能一個壞的結局。能臣吳宗憲如此,良醫石應康亦如此,大明朝如此,共和國亦如此。
  更令人感到悲劇的,不僅從曆史上的胡宗憲身上找到了石應康的歸宿,而且從他父親石美森身上找到了石應康的歸宿!
   他父親石美森以前是著名兒童醫院創始人兼首任院長,非常好的人,兒科專家;他媽媽是著名的婦產科專家,頭盆不稱難產學說的開創者。他父親石美森一輩子兢 兢業業,對工作對學習對同事都是非常好的,文革要批鬥他,他為了知識分子的尊嚴,上吊自殺了,事後人家還說他膽小,麵子薄,如果還死賴著也就沒有事。後 來,石應康下鄉當知青,回城後在工作勞動,再後來讀書,再後來……赴美國學習,學成歸國,華西第二次創業……結果父子倆都沒有逃出同樣自殺的厄運。正因為 如此,有人才說,莎士比亞也寫不出如此悲劇!
   如今中國的醫療界,可謂雲愁霧慘,從山東假疫苗事件,到陝西魏則西事件,再到廣東陳仲偉事件,再到四川石應康事件,各種事件,接踵而至,風聲鶴唳,不寒 而栗。能夠留下來的,或許都是“生於不義,死於恥辱”的人,體製一開始就錯了,再努力也不過是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借用石運瑩的一句話,製度的悲哀而 已。身在這個位置,很多事情實在是身不由己!

所有跟帖: 

大明朝有個吳宗憲,是抗倭名將,同時是嚴嵩的門生。不是吳憲宗。 -越王- 給 越王 發送悄悄話 越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4/2016 postreply 22:27:42

typo -career- 給 care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14/2016 postreply 23:05:02

幾天前讀過這篇文章.整個周末,華西人都在談論這個事件,更新一下 -Lilac2003- 給 Lilac2003 發送悄悄話 Lilac2003 的博客首頁 (2447 bytes) () 05/16/2016 postreply 06:50:42

Thanks. Please check your QQH. -career- 給 care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16/2016 postreply 22:55:2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