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證據:“”多年來,科學家們做小鼠實驗是在室溫下進行的。小鼠的正常體溫是37°C,
水牛城癌症研究所發現,小鼠在溫度(30-31°C)下飼養,它的後天獲得性免疫力增強,體內腫瘤的發生與轉移明顯減少。
水牛城的研究者們將小鼠分組,然後接受四種不同的癌細胞,一組放在室溫22°C環境之中,另一組放在室溫31°C之中。31°C飼養的小鼠,4種腫瘤的發生率都明顯減少,而且很少有腫瘤轉移。同樣,給小鼠注射化學致癌物質,該組的腫瘤發生也顯著延遲。“”
這怎能證明 “暖和增強免疫力”呢?
)))))))
人的正常體溫也是37C。你讓人常年生活在31度的環境下,肯定會早死。更多證據表明,體溫低半度,人多活幾年。
人體正常溫度約為37攝氏度,但36.5攝氏度可能更好。美國科學家發現,某些實驗鼠的體溫比體溫正常的實驗鼠低0.5攝氏度,但其預期壽命比後者長20%,相當於人類多活7年到8年。
這意味著用安全的辦法使人體溫度略微降低,可能有助於延長壽命。
負責這項研究的美國斯克裏普斯研究所科學家說,對個體的生存而言,37攝氏度可能並不是最理想的,略低一些更好。
以前許多研究證明,限製飲食可以使實驗鼠等多種哺乳動物的壽命顯著延長,動物的體溫也會略微降低。但人們並不清楚,體溫略低是壽命延長的原因之一,或僅僅是熱量攝入減少造成的結果。
哺乳動物是溫血動物,無論外界環境如何,都會將自身體溫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很難檢驗體溫對哺乳動物壽命的影響。斯克裏普斯研究所科學家利用基因手段,成功地“欺騙”實驗鼠的體溫調節中樞,使其體溫下降。
科學家將一種基因植入實驗鼠下丘腦的腦細胞中,下丘腦就像一個恒溫器,能感知並調節體溫。植入的基因促使細胞更多地釋放熱量,使下丘腦升溫,使其誤以為體溫偏高,從而將身體其他部位溫度調低0.3攝氏度到0.5攝氏度。
經過這種處理的雌鼠預期壽命比普通鼠長20%,雄鼠的壽命則延長了12%,而且它們在老年時顯得相當健康。有關報告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推測,限製飲食導致壽命延長,可能應部分歸功於體溫下降。較低的體溫使機體新陳代謝放緩,可能減少了有害副產品如自由基的產生。如果類似的基因手段可用於安全地降低人體溫度,或許能使人無須節食就可活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