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夾層+破裂+出血+死亡(北醫 vs 中科院必備知識)

來源: TBz 2016-01-17 08:09:3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230 bytes)

主動脈夾層+破裂+出血+死亡(北醫 vs 中科院必備知識)

發布時間:2016-01-16有57人參與
來源:社團|作者:團長

主動脈夾層破裂出血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關於網傳“中科院理化所楊女士死亡”有關情況的說明

 

 

 

昨天晚上,這張印有“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紅頭文被廣泛傳播,意指該所一名女性在北醫三院妊娠後,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死亡。

 

【科普必讀】

什麽是主動脈夾層分離?

主動脈夾層分離是血液通過撕裂的主動脈內膜湧入分離的內膜和中層並產生一假腔。

內膜撕裂可能是一原發事件或繼發於中層內的出血所致。夾層分離可能發生在沿主動脈的任何地方,可向近處或遠處延伸到其他動脈。

高血壓是重要的促成因素。

症狀和體征包括突然發作的胸部或背部的撕裂樣疼痛,夾層分離可能引起主動脈瓣反流和分支動脈循環的損傷。

診斷是靠影像檢查(如,經食管超聲心動圖、CT血管造影、MRI、主動脈造影)。

治療常涉及積極的血壓控製和監測夾層分離進展的係列顯像;對升主動脈夾層分離和某些降主動脈夾層分離需要主動脈手術修補和人造血管的放置。血管內支架植入術適用於部分患者,尤其當夾層累及降主動脈時。

1/5病人在到達醫院前就死亡,高達1/3的病人死於手術和圍術期並發症。

在所有屍體解剖中發現1%~3%有夾層分離的證據。男性、老年人和高血壓人群特別處於夾層分離的危險中。發生率的高峰年齡發生在50~65歲,或先天性結締組織疾病病人(如,馬方綜合征,Ehlers-Danlos綜合征),年齡在20~40歲。

雖然夾層可能起源於沿主動脈的任何地方,但它最常見的發生部位是在升主動脈近側(距主動脈瓣5cm之內)或胸降主動脈(恰在左鎖骨下動脈起源處之下)。罕見的是,夾層限於個別的動脈(如,冠狀動脈或頸動脈),典型地發生在妊娠或產後婦女中。

 

預後

大約20%主動脈夾層的病人在到達醫院前死亡。

如不治療,病死率在頭24小時是1%~3%,在1周時是30%,在2周時是80%和在1年時是90%。

對治療的病人住院病死率近側夾層約為30%,遠側夾層為10%。

急性發作經治療存活的病人,存活率在5年時約為60%,在10年時為40%。

大約1/3晚期死亡是由於夾層的並發症所引起;其餘的是由於其他疾病所致。

 

所有跟帖: 

下麵那一例是不明原因地愈合了。所以霧裏看花說無奇不有。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7/2016 postreply 08:38:58

看看中醫的思路。 -hoopeo- 給 hoopeo 發送悄悄話 (164 bytes) () 01/17/2016 postreply 11:34: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