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醫學奇跡(四)將3D打印技術用於肝臟移植在國際上尚屬首次

上海的醫學奇跡(3D打印技術用於肝臟移植在國際上尚屬首次

 

《香港矽穀》報道:

 

    “據澎湃新聞了解,將3D打印技術用於肝臟移植在國際上尚屬首次,而針對兒童開展的小體積移植物原味肝移植亦屬滬上首例”(見文後ZT《香港矽穀》報道)。

 

    據悉,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終身教授戴尅戎院士正帶領團隊向組織工程領域拓荒。他們已經“打印”出軟骨組織,並成功進行了動物實驗。

 

    醫學界認為,3D打印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在未來幾年會有大爆發。除了肝髒移植手術中的導航,3D打印技術開始試點應用在複雜脊柱修複重建手術中,打印“人骨”的步伐再次加快。2015年,32歲的小夥子小彭在摘除頭頸裏的一個腫瘤後,小彭脖子上被腫瘤侵蝕的3節頸椎椎體,是由一台3D打印機“打印”的。

 

    今後,3D打印機,能在噴出材料製作人體器官的同時,塗上細胞和生長因子,形成“三合一”產品,從而構建出皮膚、血管、骨、軟骨等組織,就像中國人做蔥油餅,攤一層麵粉,撒一些蔥,再加一層麵粉,撒一點芝麻。

 

    目前關於3D打印的核心技術多數都在國外, 我國醫療行業使用的3D打印機和金屬打印材料多數依賴進口。正如計算機芯片,中國與歐美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漁翁踩取保守提法,“2015 年11月,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借助3D打印技術,精確完成了我國首例‘拚肝’手術”。(宜城漁翁《上海的醫學奇跡(運用3D打印技術“拚肝”成功》)

 

    據澎湃新聞了解,“將3D打印技術用於肝臟移植在國際上尚屬首次”,與某些網友自認為“美國20年前就有了”的醫學成就,根本不同。

 

    漁翁相信上海醫生,他們太傑出了。被上海的醫學奇跡感動,才寫了這個係列博文。由於對國內將3D技術用於醫學的進展不了解,有人錯誤地用20年前美國的技術,評價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工作。雖然誤導他人,尚情有可原。如果有心貶低上海的工作,則有負於上海醫生的努力。妄自非薄,恐怕更是要愧對國人。

 

    參考文章,請Google《將3D打印技術用於肝臟移植在國際上尚屬首次》。

 

 

 ZT 《香港矽穀》上海醫院藉助3D打印實現母子拚肝移植手術

 

日前,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中心主任彭誌海教授團隊採用3D打印技術,成功打印出捐肝者的肝臟仿真立體模型,指導醫生更快、更準確地完成了一例複雜的小體積移植物原位肝移植,將患兒與母親的肝臟各取一半,拚接在一起,母子平安。

 

據澎湃新聞了解,將3D打印技術用於肝臟移植在國際上尚屬首次,而針對兒童開展的小體積移植物原味肝移植亦屬滬上首例。

 

患兒太重,母親捐出的肝臟不夠用。

 

來自貴州的小誌豪今年10歲,因患先天性自身免疫性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來到上海市一醫院就診。經檢查,小誌豪的肝功能存在嚴重缺陷,需要進行活體肝移植。經過配型,小誌豪的母親符合移植要求。然而,在將患者原始影像數據導入腹部醫學圖像三維可視化係統進行進一步分析後,誌豪的主刀醫生、市一醫院普外科中心肝膽胰外科主任鍾林教授發現了棘手的問題。

 

「在肝移植中,存在著供受體體重比的概念,即供體提供的肝臟重量與受體體重之間的比值,一般要求大於等於1%。」鍾林介紹說,「誌豪媽媽的肝臟右半葉重600克左右,左半葉重300克左右。如果將右半邊肝臟捐獻給誌豪,剩下的肝臟體積太小,可能導致媽媽本身出現生命危險。如果將左半邊的肝臟捐獻給誌豪,那麼根據誌豪自身44千克的體重,供受體體重比僅有0.66%左右,達不到要求的1%。「患兒易發生小肝綜合症,術後會出現移植物失功能情況。」鍾林說。

 

打印捐肝模型為拚接精確定位

 

麵對患者病情出現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專家團隊經過思考,決定為患者進行肝移植技術中的尖端技術——小體積移植物原位肝移植,即切除患兒左半肝,保留右半肝臟,用媽媽的左半肝與患兒的左肝靜脈、門靜脈左支和左肝動脈、膽管左支分別進行吻合,這樣能夠保證供受雙方都能保有機體所需的正常肝功能。

 

「手術對於精確度的要求極高,對於供者的切除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捐肝者有肝衰竭風險,少了移植後也不能存活。」鍾林分析,手術前需要對肝臟大小,形狀,血管、膽管進行精確規劃,些許的誤差就有可能導致手術失敗。

 

為此,他想到了3D打印技術,可使肝膽胰臟器和相應的病變部位以1:1的「實物」形式呈現在醫生麵前,術前即可精確評估病變範圍與臨近臟器組織的三維空間關係,製定詳細的手術規劃,為患者量身打造最佳適宜供肝,實現活體移植手術精準化和個體化。

 

經過精心分析測算,專家團隊確定切除誌豪媽媽307克的肝臟。在進行肝切除時,專家將模型帶入手術室與術中實時手術進行比對,通過調整3D打印模型並置於最佳解剖位置,為手術關鍵步驟提供直觀的實時導航,通過精確定位病灶、血管,實時引導重要脈管的接合,提高了手術精準性,有效降低了手術風險。

 

手術進行成功,小誌豪媽媽於術後兩周出院,小誌豪目前情況亦穩定。主管小兒肝移植的王兆文副主任介紹,移植入患兒體內的健康肝臟將在1個月後增生到標準肝體積的60%,而患兒自身硬化的肝臟將逐步萎縮。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