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穴位補血

來源: 鐵肩擔當 2015-11-01 19:13:2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23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鐵肩擔當 ] 在 2015-11-01 19:14:1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都說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如何才能讓自己臉色好看呢?氣血充足很重要。如何補血成了女人關心的話題。中醫上認為,多按一按這些穴位與吃對食物,補血效果好,能養出如花臉色。

1、關元穴

足三裏、關元、氣海是人體三大強壯要穴。古有“針必取三裏,灸必加關元。”之說。關元穴是(任脈之穴,也是小腸的募穴)人體元陰和元陽的交匯處,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統治足三陰經及小腸、任脈疾病。

按摩關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氣血的功能。每一輪輕輕按壓8次,每次8輪,補血、消除小楠肚。

2、期門穴

期門穴(足厥陰肝經)是足太陰、厥陰、陰維諸經之會處。

功效:嗬護肝髒,避免肝血虛,常按此穴,對肝血不足有良效。

3、隱白穴

隱白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統血、止血。

鼻子出血、月經量多可按摩或灸此穴。

“太陰根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按摩此穴可刺激脾經,促進氣血源源不斷的生化,是女性補血的大穴。

4、天樞穴

常按天樞穴(足陽明胃經之穴),可使胃經和大腸經保持活絡,促進胃經內氣血循環,幫助氣血由胃經輸向大腸經。

胃經氣血充盈,則消化功能增強,就給生血係統提供足夠的精微物質,為補血提供最基礎的動力;大腸經氣血充盈,則可保證循、環排泄機能正常,即止瀉又通便,保持腸道清潔,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擾。

雙手拇指下壓(力度適中)左右兩邊此養生穴位,由外向內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補血又排毒。

髀關穴

髀關穴(足陽明胃經之穴)是胃經中脾土微粒沉降之處,是小腹之陰與股前之陽交匯之處,是調節下肢胃經之總穴。

此穴用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而用針。

多按此穴,健脾除濕,固化脾土。理氣和胃,治療胃痛。另外多按此養生穴位,對風濕、關節炎、臀部和大腿肥胖者減肥有良效。

除了按摩,也要多吃這些民間熟知的補血食物

龍眼肉:龍眼肉即桂圓肉,每到夏季就有新鮮的龍眼上市。龍眼含有維生素的A,B,葡萄糖和蔗糖等,而且具豐富的鐵質。龍眼湯,龍眼酒等食物,相當推薦孕婦和產婦食用,是頗佳的補血食物!

桑葚幹:桑葚幹是目前水果及其製品中含天然鐵最豐富的,每100克含鐵42.5毫克,無愧於水果中“補血果”的稱號。一般建議將桑葚幹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補血,還可以美容,但孕婦慎用。

黑棗:幹棗裏最為推崇的是黑棗和蜜棗,它們每100克含鐵量在3.7 ̄3.9毫克之間,也算是補血食物中的佳品,幹棗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是促進鐵離子吸收的重要因子,讓機體對鐵的吸收事半功倍。但幹棗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利消化,所以每日不宜多食,而且最好是煲湯、煮粥食用。

紫葡萄幹:紫葡萄是很好的補血水果。將葡萄曬製成幹後,每100克含鐵量在9.1毫克。而且葡萄在曬製過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葡萄皮(葡萄皮的營養含量遠遠高於果肉),也有利於葡萄幹中一些穩定營養素的保留,如鐵、鋅、錳、蛋白質、抗氧化物質等。

麵筋:麵筋是一種植物性蛋白質,由麥膠蛋白質和麥穀蛋白質組成。將麵粉加入適量水、少許食鹽,攪勻上勁,形成麵團,稍後用清水反複搓洗,把麵團中的活粉和其它雜質全部洗掉,剩下的即是麵筋。油麵筋用手團成球形,投入熱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即成。將洗好的麵筋投入沸水鍋內煮80分鍾至熟,即是“水麵筋”。麵筋的鐵質含量相當豐富。

所有跟帖: 

學習了。Mark一下。 -胖子減肥- 給 胖子減肥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1/2015 postreply 20:04: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