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打鼾(打呼嚕)。但近2~3年開始打呼嚕,而且太太說我鼾聲慢慢地變得越來越大。除了年齡的增長,我的體重和其他指標基本沒有變化。由於太太的抱怨越來越多,我決定想想辦法。幾經周折,找到一篇文獻【1】,說是唱歌的人,打呼嚕少或者輕。我深受啟發,琢磨之後,決定把唱歌改為無聲練習。具體做法如下,深吸一口氣,然後憋住,憋得時間越長越好,同時在憋氣時,將口腔後部(軟齶,懸雍垂,和舌頭後部)盡量向前上方(即眼睛的部位方向)上抬,可以感覺到舌頭後部貼壓上方軟齶。氣憋多久,口腔後部就向前上方盡量上抬多久。待氣呼出後,再深吸氣,憋氣,口腔後部上抬。如此重複進行。一般每次練習5~15分鍾,動作重複頻率4~5次/分鍾。我通常在開車時,邊開車邊進行練習。開車時想起來就做,想不起來就算。估計每天平均大約練習一次左右。由於懸雍垂的肌肉是非隨意肌,不清楚懸雍垂和軟齶是否受到鍛煉和改變,也可能是練習改變了懸雍垂,軟齶周圍的隨意肌。經過2~3個星期的練習之後,我問太太,最近我打呼嚕的情況如何? 她想了想,說,不打了,就是打,聲音也小多了。然後追問,這是怎麽回事?你又在搗鼓什麽東西?
打呼嚕的原因很多。這與絕大多數的健康問題類似,即多種原因可以導致相同/相似結果。治療對策也是五花八門,從做手術到往嘴裏塞器具。我認為對大部分健康人而言,打鼾是控製軟齶和懸雍垂的肌肉張力變弱所致(懸雍垂肌肉張力由迷走神經的咽分支控製),或者是由於軟齶和懸雍垂周圍的隨意肌張力改變。 睡眠時,如果控製軟齶和懸雍垂的肌肉張力變弱,軟齶和懸雍垂鬆弛,移向咽喉後方,部分阻塞通氣道,就會造成打呼嚕(見附圖)。若進氣道完全堵塞,就會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Obstructive sleep apnea)。所以治療打鼾可以從改善肌肉力量和神經控製著手。歌手由於職業的緣故,那部分的肌肉力量和神經控製比較強大,不易打鼾。神經係統對打鼾的影響可以從另一篇文獻描述的臨床實踐中看出。那篇文獻【2】的作者把偽麻黃堿(Pseudoephedrine) ,和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多潘立酮(Domperidone ) 這兩個藥物合並使用,可以成功地控製症狀,抑製/減輕打鼾。那兩個藥物是作用於神經係統和神經對平滑肌的控製,由此可見神經係統對打鼾過程的影響。根據自己的經曆,和對機理的理解,我推測針灸可以改善/治療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
參考文獻
1. The effect of singing on snoring and daytime somnolence.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8183444
2. Treatment of severe snoring with a combination of pseudoephedrine sulfate and domperidone.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7557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