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策 美國華人執業醫生協會(SCAPE)資深會員
美國前總統裏根先生,早年是好萊塢的英俊小生,風度翩翩,帥氣逼人,做總統時思路敏捷,治國有方,因而有人把他的當政時期,稱為裏根革命。
不幸的是,離開白宮不久,裏根患上了老年性癡呆,以至於後來,連希都認不出來了。看著瀟灑敏銳的總統,變成了木訥遲鈍的病患者,美國人民的心傷得碎滿了一地都是。
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人類平均壽命延長,越來越多的人患上老年性癡呆了(Alzheimer's disease)。大家對什麽是老年性癡呆也開始異常地關注了,甚至有恐懼感。
老年性癡呆是一種大腦的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現是認知能力的漸進性喪失。起初症狀是以輕度的近期記憶力喪失為主,當病情加重後,近遠期記憶都會喪失,以至於不能認識自己的親人如配偶,兒女,兄弟姐妹等。最後患者會臥床不起,不能獨立行走,進食,大小便也得有人照顧,還有行為和脾氣改變。老年性癡呆不僅是患者的不幸,其實更是給家人和社會增加了沉重的負擔。
盡管全世界在老年癡呆疾病研究投入了很多,但真正的理解和治療還是十分缺乏的。
千百年來,人們對飲食與疾病關係興趣總是有增無減,對吃什麽能預防癡呆也是不例外。有些飲食與疾病的關係並未得到證實,有些則有臨床科研資料的支持,比如健康飲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已是眾所周知的。
然而,吃什麽能防癡呆呢?現在流行的飲食是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
這種飲食泛指希臘,法國和意大利南部等處於地中海沿岸囯家以堅果,蔬菜,水果、魚類、五穀雜糧、豆類和橄欖油((Olive Oil)為主的飲食風格。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可以減少患心髒病的風險,還可以保護大腦免受血管損傷,降低發生中風和記憶力減退的風險。所以現代人也用“地中海式飲食”泛指有利於健康的,簡單、清淡以及富含營養的飲食。
有什麽證據表明這些飲食能預防癡呆呢?最近Smyth等發表了他們的研究。這項調查觀察了超過兩萬的人數。在五年的觀察中,發現人們以蔬菜,水果,堅果,魚,適量地飲酒及很少量吃些紅肉為主的,認知力下降的程度明顯減少。有人認為,這些飲食富含鉀,可能會降低血壓,降低血管性癡呆的可能性。
所以多參照地中海飲食來吃喝對預防癡呆可能有宜處。
吃什麽可以防“傻”?美國神經科醫生告訴你
所有跟帖:
•
人雲亦雲,去讀讀Grain Brain一書。人大腦最渴望的食物是,脂肪和膽固醇。
-益生菌-
♂
(0 bytes)
()
06/17/2015 postreply
09:19:07
•
一知半解。你以為是大饑荒“人相食”的年代?
-益生菌-
♂
(0 bytes)
()
06/17/2015 postreply
10:29:32
•
橄欖油,堅果,含omega-3高的魚類,也許少量紅酒,對保持認知能力有益
-吃與活-
♂
(0 bytes)
()
06/17/2015 postreply
09:26:31
•
再這個問題上,不太信任神經科醫生,因為他們也隻是應用神經生理,神經病理學家的研究成果,並不是第一手的研究結果。
-薛成-
♂
(45 bytes)
()
06/17/2015 postreply
10:09:26
•
本文寫得相對簡略,沒有深度的總結和分析。其實有關研究是很多的,隻不過不一定神經科醫生就了解得深入
-吃與活-
♂
(0 bytes)
()
06/17/2015 postreply
10:21:55
•
就是這個感覺。我希望能多說點論據,更深入些,也就更有說服力。醫生的牌子不代表什麽。
-薛成-
♂
(0 bytes)
()
06/17/2015 postreply
10:27:02
•
我沒有第一手治療,不過科普文章應該說出個為什麽,不是嗎?神經科醫生如果說診斷和治療藥物我比較相信,說營養,不是強項。
-薛成-
♂
(0 bytes)
()
06/17/2015 postreply
10:58:57
•
l這個貼的內容和神經科醫生好像沒關係吧? 更像是營養學的研究。 地中海飲食的推崇已經很多年了。
-lucky_rain-
♀
(0 bytes)
()
06/17/2015 postreply
10:32:05
•
[堅果,蔬菜, 水果、魚類、五穀雜糧、豆類和橄欖油] -- 中國飯不也是這些東西嗎?除了橄欖油。
-路邊的蒲公英-
♂
(0 bytes)
()
06/18/2015 postreply
06:42:26
•
[所以現代人也用“地中海式飲食”泛指有利於健康的,簡單、清淡以及富含營養的飲食]- 希臘,意大利餐清淡?
-路邊的蒲公英-
♂
(0 bytes)
()
06/18/2015 postreply
06:44:53
•
最新的研究認為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症的飲食是MIND Diet,是地中海飲食與防高血壓飲食的結合
-pp666-
♂
(0 bytes)
()
06/18/2015 postreply
08: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