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liability的問題。在美國受訓出來的醫生,往往會

在了解全部病情後,才會對此予以評論。
舉個例子:
如果我就某一個病人去找另外一個專科會診,我會把所有信息都告訴他。但是有時難免會遺漏一些他認為重要,但我疏忽/或沒有采集的信息。如果有條件,他會親自問診/查體這個病人,然後翻病曆獲取這些信息,才會給出建議。
如果隻是curbside consult(非正式會診),他一般說的第一句都是:It depends,blah blah。大意是如果是這樣,可能是什麽情況,如果是那樣,有會有什麽可能。。。

另外,美國的醫生確實存在水平高下,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是一個guideline培訓出來的。在原則問題上一般來說,出入不大,尤其是大內科係統。有時候,對有些疾病的處理方式不太一樣,一般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原則上的出入。在不了解具體情況的前提下,真的不好評述。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