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天然食物中,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及有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
但是你知道嗎?用錯誤的方法吃雞蛋,這麽好的營養品就會變成毒品!
1, 生吃
生吃雞蛋很可能會把雞蛋中含有的細菌(例如大腸杆菌)吃進肚子去,造成腸胃不適並引起腹瀉。並且雞蛋的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需要高溫加熱破壞,否則會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體出現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皮膚發炎、脫眉等症狀。
2, 隔夜
半生熟的雞蛋,在隔夜了之後吃卻不行!雞蛋如果沒有完全熟透,在保存不當的情形下容易滋生細菌,如造成腸胃不適、脹氣等情形。同時,有的人認為雞蛋煮越久越好,這也是錯誤的。雞蛋煮的時間過長,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化合生成難溶的硫化亞鐵,很難被吸收。
3, 過量
如大家所知,雞蛋含有高蛋白,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腎髒的負擔,造成腎髒機能的損傷。所以一般老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為宜。
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後恢複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4, 加糖、加豆漿
很多人喜歡在烹煮各種食物的時候將雞蛋跟糖一起煮。其實雞蛋與糖一起烹飪,二者之間會因高溫作用生成一種叫糖基賴氨酸的物質,破壞了雞蛋中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成分。
另外有很多人喜歡在早餐的時候吃上一個雞蛋一個麵包,再加上一杯豆漿。其實大豆中含有的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5,空腹吃雞蛋
空腹吃雞蛋不是很好,空腹過量進食牛奶、豆漿、雞蛋、肉類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蛋白質將"被迫"轉化為熱能消耗掉,起不到營養滋補作用。
6,油煎雞蛋、茶葉蛋
有很多人喜歡吃煎雞蛋,特別是邊緣煎得金黃的那種,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啦,因為被烤焦的邊緣,雞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在高溫下常可形成致癌的化學物質。
另外,茶葉蛋也應少吃,一來是因為茶葉蛋反複的煎煮,其營養已經被破壞,另一方麵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吃雞蛋的困惑(醫學專業解答)
“醫生,我有高血脂,到底能不能吃雞蛋?怎麽吃?……”每天我們總是會碰到這些同樣的問題。那麽,現在就來關心一下關於雞蛋和吃雞蛋的學問吧!
雞蛋(或其他蛋類),不僅含有豐富優質蛋白質(12.8克/100克),還含有15種維生素、核黃素、葉酸,12種礦物質以及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比例與人體接近,利用率達到99.6%。
雞蛋中的鐵含量尤其豐富,每100克雞蛋中含有7.2毫克鐵,而且全部能被人體吸收利用,是人體鐵的良好來源;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蛋黃素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這些成分有利於增進神經係統的功能,健腦益智。
可以這樣說,除了母乳以外,幾乎沒有一種食品可以與雞蛋的營養價值相媲美,遠遠超過了人們經常花很多錢購買的各種蛋白粉,是最“價廉物美”的人類食物。
但是雞蛋黃中的膽固醇確實很多,每個蛋黃約含210毫克膽固醇,接近成年人一天膽固醇的需要量,屬於高膽固醇食物。
一般來說,患有動脈硬化的人,尤其是中風危險人群和冠心病患者,血液檢查發現膽固醇普遍較高,導致很多人對膽固醇有恐懼心理,害怕吃雞蛋,尤其認為是蛋黃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就像擔心吃糖會引起糖尿病一樣,這就是醫學科普常識缺乏的典型表現。
現代醫學認為:蛋黃中的膽固醇固然高,但同樣按比例存在大量卵磷脂。蛋黃中的卵磷脂對脂肪的轉運和代謝起著重要的作用。卵磷脂是一種很強的乳化劑,可以使膽固醇和脂肪乳化為極細的顆粒,透過血管壁,為機體組織所利用,不會增加血漿膽固醇的濃度。
因此,在合理食用的情況下,每天一個雞蛋是不會造成膽固醇升高的。不過吃雞蛋過多,以至於超出了食物總熱量和總膽固醇的需要量,血液中的總膽固醇還是會升高的。而且雞蛋吃多了也會影響消化,會增加胃、腸、肝、腎等髒器的負擔,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仍然不提倡過多食用雞蛋。
怎樣吃雞蛋其實也是有講究的。有幾個建議:
1、對於中老年人,最好吃蒸、煮熟的雞蛋,這樣的雞蛋容易消化;
2、油煎的荷包蛋就少吃,油多了不容易消化,還會導致膽囊收縮、誘發急性膽囊炎的可能;
3、溏心蛋、生雞蛋最好不要吃,因為沒有煮熟的雞蛋中含有胰蛋白和酶蛋白,會影響人體對蛋白的吸收,而且雞蛋中的一些病菌隻有在高溫下才能被破壞,食用這樣的雞蛋容易引起腹瀉或中毒;
4、不能吃外殼有破損或有裂縫的雞蛋,尤其是有漏出物的雞蛋;
5、打雞蛋前後,雙手要洗幹淨,使用的用具也要保持清潔,蛋殼去除後盡快食用,避免病菌汙染;
6、對於已經存在血脂異常者,建議不超過4個/周;
7、“土雞蛋”、“洋雞蛋”、“初生蛋”、“綠殼蛋”、“功能蛋”營養價值一樣;
8、不適合食用雞蛋人群:腎髒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高熱患者;急性期或重肝炎患者;蛋白過敏患者。
轉自健康天天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