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討論美國醫保那麽熱烈,我也插不上嘴,貼一個自己以前寫的原創給大家介紹德國的醫保吧,點讚哦~~~

來源: 隔夜菜吃得香 2015-03-10 13:20:5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5404 bytes)

醫保,完全不需要是社會福利(原創)

好朋友終於辦成移民了,接下來就是按部就班的一些程序了。聊天時,說起最後下定決心辦移民還是為了孩子將來健康有保障,看中了加拿大的醫保福利。很好奇,於是打聽起來,聽好朋友說,加拿大的醫療福利很好,看病免費,但她說還是要買私保。

於是我納悶了,既然看病免費,幹嘛還要買私保呢?

答曰,免費醫療排隊太長,私保條件好,說免費醫療看些大毛病要排好幾個月呢。

聞後不解,德國這裏看醫生雖然也要排隊,有預約最多排一個小時呀。

好友說:那是因為你有工作,公司幫你買了商業保險了。

這下我更加糊塗了:德國公司為職工在法定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再買商業養老保險的,倒是有的,可是從來沒聽說過公司給員工買商業醫療保險的。

好友說:等我去了加拿大了解了再回答你。

又聊了一會,才明白,可能加拿大的免費醫療是指自己一點錢都不要出的醫療吧。這種福利,德國沒有。

醫保,中國人的一個大問題,中國人總是羨慕國外醫療福利好。可是,事實未必如此,德國的醫療條件確實是比中國好,我說平均水平,但絕對不是福利,下麵為大家澄清。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概念:什麽是福利?福利,就是白送白拿的,不出錢的。如果是自己花錢買來的,那就不是福利。

德國的保險業非常發達,社會保障體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早可以追溯到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時代,俾斯麥創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養老保險製度。

在德國,每個人都參加醫保,醫保分為兩種,公保和私保。這裏說的都是主險,等說完主險,後麵會說附加險。

先說私保,私保很容易理解,中國也有,就是每個人和保險公司簽合同,然後檢查身體,確定保費,然後根據每年的看病情況,確定下年保費,看病多的,保費就漲的快,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險公司穩賺不賠的。這種純商業保險,大概就和好朋友以後要在加拿大買的商業保險類似吧。單身年輕人參加私保比較合算,因為保費低,但到老了就苦了,而且加入私保後不允許轉到公保的。所以,參加私保的人並不多。

下麵說公保,說公保前,請記住一句話:千做萬做,賠本生意不做。

公保是每月在工資裏麵扣,大概員工出10%,雇主出10%,具體多少我忘了,反正大數沒錯,跟每個人的健康狀況無關。工資高的出錢多,工資低的出錢少,看似不公平,但其實未必,請繼續看下去,後麵會講到的。所有有工作的人,如果收入不達到一定水平,不得參加私保,必須參加公保。如果收入超過這個水平,可以選擇繼續留在公保或者從公保轉到私保(因為收入足夠高有能力自己支付醫療支出了)。如果選擇留在公保,保費不再繼續隨著加工資而上漲,畢竟劫富濟貧也要適度,不能有失公允。如果轉到私保,那就一去不能回頭了。德國大多數人的主險都參加公保。

公保的好處在於,已婚的人,有未成年孩子的人,如果家裏已經有一個人參加公保了,每個月收入不超過400歐的家庭成員都可以免費搭車。就是一人付費,全家參保。家庭成員指配偶和未成年孩子,同性戀注冊登記過的不算,父母不算。

公保還有一個優惠,是給已成年的大學生的。大學生享受優惠費率,很便宜,好像每個月隻要幾十歐吧,具體多少忘了,離開大學有點年頭了。其實大學生看病很少,保險公司也不虧的。

退休人員也要交公保保費的,也是每月從養老金裏扣,扣除比例差不多吧,具體多少不清楚,我還沒退休呢。這點似乎比中國差,但未必,繼續看下去。

失業人員和拿社會救濟的人,也要交保費。失業者的保費由失業保險公司出,因為人家每月工資裏都扣失業保險費的。拿社會救濟的人,保費由政府為他們交。這部分確實是社會福利。

總之,每個人都被醫保覆蓋到了,有錢的自己交費,沒錢的政府給交。

說完交費,說收費。公保保費交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給每個人一張保險卡。卡裏沒有任何金額,隻有病人的個人信息,比如姓名,保險號碼,住址,等等。看病時在醫生診所裏刷卡,病人和醫生之間沒有金錢往來,甚至間接的也沒有,醫生直接向保險公司收費。

所有參加公保的保險公司都是私人的,沒有國營的國有的或者有國資背景的。公保的費率由政府和保險公司代表共同商談。政府代表全體被保險人的利益,所以要壓價,費率越低越好。保險公司則希望費率越高越好。最後達成的結果往往是,保險公司有賺頭,但利不厚,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保險公司要報銷所有看病的診療費和藥店裏的藥費,談判費率時也要談判哪些是自費項目哪些是自費藥,是否自費根據不同年齡的病人的基本需求。比如,不滿35歲的女性在每年的常規檢查中做婦科的活體癌細胞檢查,就要自費,年滿35歲後再做,就不是自費了。

如果費率過高,那麽老百姓馬上就可以通過投票把執政黨趕下台,換黨執政,即便兩個壞人裏麵還可以選一個不太壞的。執政不是慈善事業,也是有點賺頭的營生,雖然不是暴利,所以,誰也不想下台。如果費率過低,那保險公司都不幹了,沒人接這個生意了。資本主義的一大特色在此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各行各業利潤平均化的厲害,哪裏有暴利,哪裏就會立即衝進無數競爭者。

所有符合法規的保險公司,都可以做公保這個買賣,所以,德國醫保公司遍地開花,多的不得了,各家爭搶被保險人。很多稍微大點的公司,都成立自己的保險公司,想拉自己的員工進來公保。

再說看病。

門診,醫院是不能隨便去的,看病就在黃頁上找醫生,每個科的都有很多個可選,然後打電話預約,到了日期去醫生診所看病,出示保險卡,刷卡看病,每個季度交 10歐門診費,交給本季度第一個看的醫生,本季度看的其他醫生從第一個醫生那裏得到轉帳單,如果本季度沒看病,那就省了10歐,所以,我看病,隻要不是急診,都會籌集在一個季度內看完。憑醫生給的藥方去藥店,出示保險卡,刷卡取藥,不付錢,藥店會直接向保險公司收費的,除非自費藥。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藥多少錢。

如果生了大病,診所的條件不夠用醫療了,醫生會把病人轉到醫院,一般兩周內肯定能安排住院了,快的可以馬上住院。醫院是很空的,去醫院的大多數病人都是要住院的。

急診,遇到突發疾病,比如發高燒,急性腹瀉,如果是工作日,打電話到醫生診所,先說一聲,一般護士會同意病人沒有預約直接看病,但到了診所需要等待更長時間,因為人家門診病人都有預約,優先看病。如果病情緊急的,醫生會讓病人插隊。

如果晚上或者周末節假日突發疾病,可以打急救電話或者直接去最近的醫院看急診,去醫院的出租車費可以向保險公司事後報銷,從醫院回來的車費就不能報銷了。打急救電話後,電話裏的人會提問進行預檢,確定是派緊急醫生上門行醫還是派救護車上門拉人。

我兩個都嚐試過,一次周末發燒+腹瀉,打急救電話,簡單問答後,讓我在家等醫生,一小時後醫生來了,看病,打針,吃藥,收了10歐急診費。急診費和門診費不同,急診費是每次10歐。上門的緊急醫生就是普通診所醫生輪流值班,如果想從保險公司賺這個錢的話。上門急診一般不留藥,隻給當場吃,因為都是立竿見影的藥,很厲害的,但會留下藥方,可以去緊急藥店取藥,緊急藥店就是普通藥店在周末和晚上輪流值班,每天晚上和每個周末都有不同的藥房值班,值班日程表可以在每個小區裏查找。

還有一次,騎自行車出遊,自己摔跤了,就在自行車道上騎的,受創看上去比較可怕,有點血肉模糊的樣子,於是打急救電話,半小時不到救護車上門了,出示保險卡,直接拉到醫院。檢查骨頭,打破傷風的針,包紮,開病假條,自己回家。付了10歐急診費和10歐救護車出診費,救護車出診費是按次計算的。其他費用,醫院自行和保險公司結算。

除了看病,保險公司還要報銷所有和生病有關的費用。比如,生病拿到醫生開的病假條,隻要連續病假不超過6周的,那病假期間的工資都由保險公司出,保險公司直接和病人的雇主結算,工資高的人,那就等於多得到補償了,這時也體現出了為什麽工資高的人付的保費也高。連續病假超過6周的,6周後保險公司就不付工資了。所以,隻要不是攤在床上完全不能動的人,無論如何都會快到6周就來上一天班,然後拿新的病假條。當然,隻補償工資,不補償獎金,但德國普遍沒什麽獎金,獎金基本隻能意思意思。

醫保是個打包的總稱,裏麵包括生病險和護理險,就是不光可以得到醫生的診斷和藥店的藥品,還可以得到護士的護理,比如住院期間。對於護士的護理,醫院直接向保險公司收費,和病人無關。對於老年人,如果醫生診斷下來說,需要上門護理的,需要有人照顧一些與健康有關的起居的,那麽護士會定期上門服務,這些也都是由保險公司出錢,所以,德國退休人員也得交保險費。還有,孕婦的產前輔導以及產婦的產後輔導都有助產士完成,也是保險公司付錢,病人隻需刷卡。產前輔導沒什麽的,產後輔導很給力的,剛生完孩子,助產士會每天上門幾小時幫助產婦,或幹活或指導,然後根據孩子越來越大變成幾天拜訪一次,這麽要跟蹤半年至少的。

說了這麽多,我個人的體會是,費率是否合理,我不太清楚,既然全體德國人民都接受了,那應該還可以吧。但是就看病的效果來說,公保覆蓋的醫療項目和藥品,基本能把所有毛病看好,並不需要那些自費藥,絕症除外,否則就沒有死人了。實際上,醫生也很少開自費藥,因為開自費藥,醫生沒有任何好處的,隻有肥了藥店,而病人一看自費,那我下次換醫生了,反正醫生多的是。所以,為了拉住病人,隻要不是必需或者病人自己要求,醫生不會開自費藥,比如避孕藥是自費的,但多數為應病人的要求而開的。

而藥店呢,總希望病人到自己這裏來拿藥,那樣就可以從保險公司那裏得到更多的錢。每次去藥店,藥店總是會送點小東西,一包餐巾紙啊,一小包潤喉糖啊,一包便攜式的創可貼等等,實在沒有時,也會抓一把葡萄糖給病人。所以,這裏的病人都養成習慣了,不送東西的藥店,下次絕對不再光顧,反正哪家藥店都能拿到需要的藥,一樣不花錢。

另外,所有參加醫保的人都有義務定期檢查,注意,是義務,當然也是權利。所有人每年必須檢查至少一次牙齒,女的滿20周歲的每年必須做至少一次婦科檢查,年滿36周歲的人可以每年做一次全麵體檢。理論上,如果不完成定期體檢的義務,一但生了大毛病,保險公司可以拒絕付錢的。但實際上,公保管的很鬆,很多人都懶得去檢查,保險公司照樣付錢的,比如我就好久沒完成我的義務了。有些保險公司,為了鼓勵大家去檢查,會出錢獎勵完成義務的人。比如我所在的保險公司,每年都會給大家寄一本小冊子,每頁上都是義務檢查項目,每次檢查讓醫生在上門蓋章,積滿多少個章,保險公司就獎勵幾十歐。太麻煩了,懶得去賺這幾十歐了。

這種定期檢查,其實是保險公司為了花小錢省大錢,當然,對病人也是有利無弊的,算是雙贏舉措吧。這些檢查全部由保險公司付錢。

還是回到說公保之前的那句話:千做萬做,賠本生意不做。保險公司承擔了全方位的醫療費用,但和保費一結算,保險公司還是有盈餘的,雖然不多。保險公司給低收入家庭成員的免費搭車,還有給大學生的優惠費率,都是經過精確計算的,根本不虧的,這些都不是福利。

德國,沒有加拿大那樣的免費醫療,絕對沒有的。隻有拿社會救濟的人的醫療是社會福利,是政府出的保費,但是保險公司肯定不虧的。

如果一定要說德國有什麽醫療福利的話,那就隻能是醫院了。德國的醫生診所都是私人的,是醫生考取執照後自己貸款建立的或者從退休醫生那裏買下的。診所的醫生是自由職業者,自己雇幾個護士開業。醫院是國家造的,很少有私人醫院,因為醫院很空,病人很少,醫院空轉肯定虧本的,私人不肯開醫院的。所有醫學生上大學是免費的,過去免費,現在也不免費了,但還算便宜的,因為和其他專業收費一樣,這可能是一個福利吧,等於國家出錢培養為病人看病的醫生。但仔細想想也不能算福利,因為德國醫學生讀了10年好不容易畢業了,學習期間淘汰好多人呢,剛畢業的醫學博士全部進醫院從小醫生開始做起,做夠年頭準備考執照。在醫院期間,算雇員,收入也就和我們這些商科小碩剛畢業一樣,餓不死,吃不好,人家好歹是讀了10年的博士,就這麽點錢,赤裸裸的剝削,等於把上醫學院的福利都又還給國家了。而且小醫生工作是三班倒的,上夜班,沒病人的待機時間,每小時隻有2歐加班費,比打黑工還差。所以,小醫生都是拚命考執照,考不出就轉行,大多數醫生都不願意在醫院裏熬,醫院裏的主任醫生也都是考出執照離開醫院開診所,有了年資了,再被醫院聘請回來就高職,自己的診所同時也不放棄。

這麽算下來,德國的醫療福利有:拿社會救濟的人享受醫療福利,還有就是醫院病人不足時的運作費用由國家承擔。醫學院的科研,不能算醫療福利,而是算在和其他學科統一的國家科研經費裏,和醫院無關,哪怕這家醫院是醫學院的附屬醫院。所謂附屬醫院,教授帶學生來上課,也是要向醫院付錢的,錢由大學出或者其他科研經費出。反正德國就是這樣,各司其職,經緯分明。

聽說美國隻有兩家醫保公司,聽說在美國生不起病,聽說美國。。。。一切都是聽說的,我也沒去過美國。但是,對比下來,感覺問題還是出在保險公司的數量上,如果美國有那麽多保險公司競爭,相信在美國也生的起病了。並且保費的費率和醫療項目的談判,也是德國保障全民醫療服務的一個法寶,執政黨不想下台就得好好幹。

看完德國看中國。中國,隻有一家保險公司,這家保險公司自己製定保費費率,自己收保費,自己說可以報銷多少醫療服務,一切都自己說了算,而且還不用害怕會倒閉。於是。。。。。

。。。。。相信所有獨一代都從小玩過這種遊戲:自己和自己打牌,自己和自己下棋,無論多麽希望各方勢均力敵,最後一定會按照自己的意誌產生贏家,即便這種意誌是無意識的。可憐的我們,曾經是如此寂寞。但是,如果這種遊戲裏有錢賺,而且自己發牌,想要什麽牌就給自己發什麽牌,所有爛牌小牌都留給對方,那就不是寂寞了,而是一家獨大,太享受這種“寂寞”了,而且希望越寂寞越好。

今天寫太多了,附加險留在下次再說。

在硬盤上存檔先,以防被河蟹。



說醫保(原創之二)

接著上麵一篇“醫保,完全不需要是福利的(原創)“繼續說。

上一篇澄清了醫療主險在德國不是社會福利,今天對昨天介紹的德國公保做一點補充。

中國醫保,一個是看病貴,主要體現在看病的錢報銷很有限,這個已經在上文中提供了德國的範本可供參照。另一個問題就是吃不起藥,藥太貴了。

德國的藥,如果換算成人民幣,也不便宜,但是肯定沒有在中國的那些進口藥那麽貴。德國即便自費藥,對於德國人的收入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當然啦,病家肯定是希望越便宜越好,沒人會嫌藥太便宜的。

為什麽德國沒有高價藥?為什麽德國沒有藥代給醫生傭金的現象?

簡單一句話:處處都有利益對立麵!

資本主義國家一切的一切,都是通過利益來調節的。掌握利用利益來調節的技巧,社會就能運作的很好。利益,不是貶義詞,就看人們怎麽用。

上篇說了,醫生為了拉住病人,沒有需要不會開自費藥。那麽,所有的藥廠都希望自己生產的藥能進入公保的名單,這樣就保證的銷路,因為開醫保藥,病人無須自費,醫生開起來沒有顧慮。藥的療效好,是進入公保名單的一個條件,藥價低,同樣也是一個條件。

由於政府和保險公司談好了保費費率,保險公司在公保這塊生意上的收入就被卡死了,從每個被保險人身上刮到的就這麽點進帳,還要負責支付全部醫療費,還要保證不虧本,否則保險公司的股東不幹了。那麽,控製支出成了獲取利潤的法寶了,必須控製藥價。藥店不管,隻管從藥廠進貨,隻要有人拿藥,藥店就向保險公司收錢。所以,漫天要價的藥廠肯定被保險公司拒絕進入醫保藥的名單,又不是隻有這一家能生產出有這種療效的藥,換其他家便宜的一樣能治好病的。在這樣的競爭下,藥價自然趨於合理,藥廠有利可圖,但利不厚。藥廠出口到國外的藥另當別論,反正在德國的藥價不敢亂開,否則就丟了好大一塊市場啦,其他藥廠的市場份額馬上就提高了,誰也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麵。

醫藥代表給醫生傭金和回扣,這也是中國很突出的一個社會問題。德國為什麽沒有呢?當然,說德國沒有,不是說德國的藥廠不給回扣,而是不給德國醫生回扣,他們是否在其他國家給其他國家的醫生回扣就另當別論了,比如中國,聽說很泛濫,泛濫到了德國稅務局要出動檢查了。

回扣和傭金,一個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沒法開發票。德國的稅法對會計有嚴格的規定,會計上,無法列出具體姓名,具體金額,具體事項,具體稅率,具體稅號,具體時間,連續的發票號碼等等的憑證,一律不得作為應稅支出抵扣。

說白了,就是不清不楚的支出,你公司願意怎麽花,我稅務局不管,那是你的自由,但是你別想拿這部分支出來抵消你的銷售收入,我收稅時,就當你沒花這些錢,絕對不讓你少交稅。

好,這下問題來了。醫藥公司是股東投資的,為了獲取利潤。股東把公司交給總經理去經營,總經理為了提高銷售額,通過各種途徑給了醫生回扣,這種回扣在例行的稅務檢查中肯定會被挑出來,作為不可抵扣支出,於是補交稅款。每年就賺這點錢,支出已經花出去了,稅又要補交,那麽股東的純利潤就減少了。於是,股東要翻毛槍了,立即就會把總經理撤職,換其他人。

這下看明白了吧,什麽叫做處處都有利益對立麵。

老百姓手中有選票,轄製著不想下台還想連任的執政黨。執政黨組織的政府在公保談判中一家獨大,不怕保險公司抬高費率。保險公司拿著已經被限定的費率,就限製了醫生的收費標準和醫藥公司的藥價。稅務局通過多交稅來限製醫藥公司的回扣問題,醫藥公司給回扣,就是和自己的大股東過不去,就是挖大老板的牆角。稅務局如果不好好幹,政府會受到壓力,組織政府的執政黨一樣會被老百姓的選票一鍋端。價格壓的過低,那保險公司和醫藥公司無利可圖了,就不願意做公保這個生意了,誰也不能強迫人家做生意。

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益在裏麵起作用,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最後結果就是,人人都得利,但利都不厚。

這就是利益製衡。

說完醫保,來兩句題外話,德國杜絕行賄受賄基本上就是靠稅務這塊拿捏著。資本主義國家,大多數經濟實體都是私人的,人家自己開的公司,人家自己願意怎麽花錢就怎麽花,誰也管不著,願意賄賂誰就賄賂誰。

德國就通過稅法,禁止了這些灰色支出的減稅效應,讓公司大老板的口袋受傷。反正你不能少交稅,交完稅後的錢,你愛給誰給誰,隻要你自己不心疼就行。事實上,大多數老板都是心疼的。

而且,就算公司有本事隱瞞下來,稅務局也不怕。不是說稅務局查賬的本事特別高強,而是市場競爭實在太激烈了,幾乎每個公司的產品,都有其他公司也會做,一樣的項目,憑什麽就給你,憑什麽我就拿不到,你要賣你的產品賺錢,我也要為我自己賺錢呀。比如你德國有ICE可以賣給中國高鐵,我法國也有TGV呀,也不差呀,憑什麽中國高鐵的生意給你德國做呀。很多賄賂醜聞都是行業內同行競爭中狗咬狗咬出來的,競爭對手向稅務局揭發某某公司行賄,然後稅務局就可以輕鬆的順藤摸瓜了。

西門子公司在希臘奧運會的行賄醜聞案,就是這麽被同行揭發出來的。奧運會這種項目,具有很強的唯一性,不存在市場份額,要麽0%,要麽100%,你拿到了,我就拿不到。西門子公司做的工程,好些其他有實力的公司一樣做的下來,而且價格比西門子便宜。西門子的工程報價高的離譜,這麽高的報價,不行賄絕對沒人要的。沒拿到項目又有實力做項目的公司自然不會放過西門子,人家輸的不服氣呀。

行賄這種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沒有由頭時稅務局不好平白無故找上門,現在有了借口了,稅務局當然趁機把西門子查了個底朝天,所有子公司全查一遍,管你有沒有行賄。這事情搞的確實挺大的,國家檢察官帶著稅務警察直接到西門子的委托公司(某四大之一)封辦公室,而且稅務警察來時帶槍的,一般情況查稅到不了這個地步,能帶槍上門,十有八九要提高到刑法的層麵了,所以,該四大也很緊張,內部郵件提醒涉案員工要配合檢查,如果現場逮捕,絕對不可以拒捕,非涉案員工在這一天盡量少走動。

最後這事,歐盟判西門子罰款好幾億歐元呢,西門子不上訴,立即付款。業內大家都說,西門子罰款交的這麽爽快,說明還有好多沒被查出來,真要是全查出來,估計要罰的傾家蕩產了。

德國的醫藥公司在中國泛濫成災的行賄已經引起了德國稅務局的極大興趣,稅務局當然不會來阻止這些行賄,稅務局要的是錢,要的是補交稅+罰款。

寫完了,硬盤存檔防河蟹。

所有跟帖: 

謝謝 -隔夜菜吃得香- 給 隔夜菜吃得香 發送悄悄話 隔夜菜吃得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0/2015 postreply 14:30:51

我想問你你報%之多少的個人收入稅。 -小團員- 給 小團員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0/2015 postreply 16:59:41

“這個不清楚,那個不記得,交多少不知道,.... ”, 頭緒太亂,這寫作真是令人.... 同誌仍需努力啊! -河濱- 給 河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0/2015 postreply 18:30:39

我聽朋友說要交60%左右,所以你們的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好。不過你比加拿大和法國好多了。 -小團員- 給 小團員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0/2015 postreply 18:38:20

德國是不錯的國家。 -小團員- 給 小團員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0/2015 postreply 18:40:33

沒有那麽高 -隔夜菜吃得香- 給 隔夜菜吃得香 發送悄悄話 隔夜菜吃得香 的博客首頁 (701 bytes) () 03/10/2015 postreply 23:41:06

這輩子沒救了,語文成績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在及格線上掙紮了12年,進了大學才解脫了 -隔夜菜吃得香- 給 隔夜菜吃得香 發送悄悄話 隔夜菜吃得香 的博客首頁 (27 bytes) () 03/10/2015 postreply 23:53:56

題目本身就不說不通。居然是受過大學教育的人。這大學也夠水平。 -笑薇.- 給 笑薇. 發送悄悄話 笑薇.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1/2015 postreply 02:31:09

混唄 -隔夜菜吃得香- 給 隔夜菜吃得香 發送悄悄話 隔夜菜吃得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1/2015 postreply 04:47:31

喜歡讀你的文字:自然、不做作。 -tournier- 給 tournier 發送悄悄話 tournier 的博客首頁 (6 bytes) () 03/11/2015 postreply 04:02:32

謝謝,我就知道,一定有人喜歡有人厭。平常心看世界就可以了 -隔夜菜吃得香- 給 隔夜菜吃得香 發送悄悄話 隔夜菜吃得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1/2015 postreply 05:00:30

就自己的親身經曆,加拿大不是免費的! 保費根據工資收入繳納,報稅時候直接扣除。 -needtime- 給 needtime 發送悄悄話 needti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0/2015 postreply 19:14:58

加拿大我是領教過了。 -小團員- 給 小團員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0/2015 postreply 19:20:36

不錯,增了知識,謝了。 -pc123- 給 pc123 發送悄悄話 pc12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0/2015 postreply 23:09:53

碼這麽多字,寫得不錯:)點個讚鼓勵鼓勵。 -tournier- 給 tournier 發送悄悄話 tournier 的博客首頁 (6 bytes) () 03/11/2015 postreply 03:44:38

漲知識了,謝謝 -打魚船- 給 打魚船 發送悄悄話 打魚船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1/2015 postreply 08:48:51

請問老人跟子女移民到德國,是不是要自己買私人醫療保險? -floatingforever- 給 floatingforev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1/2015 postreply 09:51: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