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房
2010
年第
21
卷第
43
期
China
Pharmacy
2010
V
ol.
21
No.
43
使用品種數逐年減少
,
先後停用了魚腥草注射液
、
茵梔黃注射
液
、
注射用清開靈等品種
。
二者的金額構成比也呈逐年下降
的趨勢
,
以清熱類的下降更為明顯
:
從
2006
年
16
.
71
%降至
2009
年
9
.
22
%
,
但其銷售金額保持穩定
,
說明臨床對此類藥仍
有需求
,
隻有療效確切
、
質量穩定
、
不良反應少的品種才有可
能得到臨床的肯定
。
由表
3
可見
,
2006~2009
年金額排序前
10
位的中藥注射劑
的銷售金額占全年中藥注射劑總金額的比例分別為
81
.
51
%
、
77
.
44
%
、
74
.
70
%
、
75
.
93
%
,
低於文獻報道的百分比
[
1
,
3
]
,
但仍然顯
得較為集中
。
4
年中排序前
10
位的品種變化較大
,
單品種金額
排序第
1
的均是抗腫瘤類
,
從
2006
年排序前
10
位占有
1
席到
2009
年占有
4
席
,
品種數呈增加趨勢
。
活血類在金額排序前
10
位中占有較多品種
,
4
年中占有
16
席
,
品種間的競爭也很激
烈
:
2008
年引進的新藥注射用紅花黃色素當年就進榜
,
列序第
2
,
後因在臨床上跨科超適應證使用現象較嚴重
,
經藥事委員
會討論
,
2009
年起停止使用
;
而
2009
年疏血通注射液銷售金額
增長顯著
,
取代注射用紅花黃色素列序第
2
。
疏血通注射液主
要成分為水蛭和地龍
,
功效活血化瘀
、
通經活絡
,
主要用於瘀
血阻絡所致的中風中經絡急性期
,
臨床使用金額過大
,
應注意
是否存在不合理使用現象
,
提醒臨床使用時嚴格掌握適應
證
。
此外
,
值得關注的是開竅類的醒腦靜注射液
,
是除艾迪注
射液
、
注射用雙黃連外
4
年均進入金額排序前
10
位的品種
,
且
金額增長較快
。
醒腦靜注射液近年來報道在急性中毒搶救中
廣泛應用
[
4
]
,
在急重症治療中占有一席之地
,
我院急診科這些
年應用也明顯增加
。
由表
4
可見
,
DDDs
排序前
10
位的中藥注射劑中
,
活血類
出現頻率仍最高
,
4
年中分別占
4
、
5
、
4
、
4
席
。
注射用丹參的
DDDs
2006
年列序第
2
,
2007~2009
年均列序第
1
。
肝炎靈注
射液
DDC
較少
,
DDDs
表現搶眼
,
4
年排序分別列第
1
、
2
、
2
、
4
位
。
DDDs
排序前
10
位的品種中
,
絕大多數品種金額與
DDDs
的排序比值
>1
,
說明臨床在使用中多兼顧社會效益
。
綜上所述
,
我院中藥注射劑的使用結構基本合理
,
但仍有
個別品種存在過度集中使用的情況
。
中藥注射劑是在中醫藥
理論指導下
,
采用現代科學技術與方法
,
從中藥或其它天然藥
中提取有效物質製成
,
功能主治用中醫藥術語或同時用中醫
藥術語與相關的西醫藥術語聯合表述的供注入人體的各種無
菌製劑
[
5
]
。
除了所含成分複雜
、
藥材本身的質量差異
、
工藝條
件不一致
、
質量標準欠完善
、
藥用輔料等因素可導致不良反應
發生外
,
使用不規範也是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的重要因素
。
而
目前中藥注射劑相當部分是由西醫師開具處方
,
由於缺乏對
中醫辨證論治的足夠認識
,
未能準確掌握適應證
,
導致臨床濫
用
,
不良反應增加
。
建議臨床遵循
《
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
原則
》
,
嚴格掌握適應證
,
結合病情合理用藥
,
並密切關注不良
反應的發生
,
真正做到用藥安全
、
有效
、
經濟
、
合理
。
參考文獻
[
1
]
郭代紅
,
孫惠娟
,
郭紹來
,
等
.
我院
2001~2006
年中藥注
射劑利用分析
[J].
中國藥房
,
2009
,
20
(
3
)
:
219
.
[
2
]
王麗軍
,
劉麗萍
,
果豔鳳
,
等
.
我院
2002~2005
年中藥注
射劑應用分析
[J].
中國藥房
,
2007
,
18
(
8
)
:
1
410
.
[
3
]
張黎媛
,
董占軍
,
王雪華
.
2004~2008
年我院中藥注射劑
利用分析
[J].
臨床合理用藥
,
2009
,
2
(
3
)
:
26
.
[
4
]
楊水源
,
田
偉
.
醒腦靜注射液在急性中毒搶救中的臨床
應用
[J].
中國藥房
,
2009
,
20
(
9
)
:
712
.
[
5
]
周超凡
,
徐植靈
,
林育華
.
中藥注射劑的回顧和展望
[J].
中
國中藥雜誌
,
2006
,
31
(
24
)
:
2
094
.
(
收稿日期
:
2010
-
07
-
27
修回日期
:
2010
-
09
-
24
)
·
綜述講座
·
黃芪多糖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Δ
梁麗娟
1
*
,
屠鵬飛
2
,
趙奎君
1
#
(
1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
北京市
100050
;
2
.
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院
,
北京市
100083
)
中圖分類號
R
284
;
R
2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1
-
0408
(
2010
)
43
-
4113
-
04
Δ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課題
(
2006
CB
504707
)
*藥師
,
碩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中藥質量分析
。
電話
:
010
-
63138523
。
E
-
:
lianglj
2007
@
163
.com
#
通訊作者
:
主任藥師
,
教授
,
碩士研究生導師
。
研究方向
:
中藥質
量
分
析
與
中
藥
活
性
物
質
。
電
話
:
010
-
63138520
。
E
-
:
zhao-
1959292
@sina.com
黃芪是補益藥物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中藥品種
,
也是許多
中藥複方中的主藥
,
為曆代中醫最為常用的中藥之一
,
具有補
氣固表
、
利尿托毒
、
排膿
、
斂瘡生肌等功效
。
黃芪所含化學成
分較多
,
包括多糖
、
皂苷
、
黃酮
、
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
。
多年
來
,
眾多國內
、
外學者對其主要成分之一的黃芪多糖的藥理作
用進行了大量研究
。
為了更加係統地了解黃芪多糖藥理研究
進展
,
筆者查閱了近年來的相關文獻
,
從免疫調節
、
抑腫瘤
、
抗
衰老
、
抑菌及抑製病毒
、
降血糖
、
降血脂
,
以及對肝腎及血管的
保護作用等多方麵對黃芪多糖的藥理作用進行綜述
。
1
免疫調節作用
黃芪多糖的免疫調節活性備受關注
,
是國內
、
外研究的中
心課題
。
Cho
WG
等
[
1
]
經試驗發現
,
黃芪多糖在體內與體外均
有免疫調節和修複作用
,
並檢測了其對小鼠模型特異性免疫
和非特異性免疫的作用
。
結果表明
,
黃芪多糖體內與體外均
能抑製小鼠脾細胞的有絲分裂
。
用人細胞係的實驗表明
,
黃
芪多糖對人淋巴細胞也有活性
。
黃芪多糖能促進
T
細胞有絲
分裂
,
但對
B
細胞無明顯作用
。
張善玉等
[
2
]
發現
,
單用黃芪多
糖其濃度在
25~100
μ
g
·
mL
-
1
能促進人外周血
T
細胞增殖
,
增
????????????????????????????????????????????????????????????????????????????????????????????????????????????????????????????????????????????????????????????????????????????????????????????????????????????????????????????????????????????????????????????????
·
·
4113
China
Pharmacy
2010
V
ol.
21
No.
43
中國藥房
2010
年第
21
卷第
43
期
殖率為
102
.
3
%
~141
.
1
%
,
黃芪多糖與人參總皂苷聯用時增值
率大於單獨應用時
,
並且能拮抗環磷酰胺
(
CY
)
所致免疫功能
低下小鼠脾髒指數的降低
,
但其免疫調節的機製尚有待研
究
。
小鼠腹腔注射黃芪多糖能明顯增加羊紅細胞的抗體應
答
。
在體外
,
黃芪多糖能顯著增加小鼠脾細胞
IL
-
2
受體的表
達
。
Kiyohara
H
等
[
3
]
從蒙古黃芪的地上部分分離得到了
13
種
多糖
,
這些多糖均表現出了對腸道集合淋巴結免疫活性細胞
的免疫調節活性
。
研究發現
,
其活性與結構相關
:
9
個活性多
糖由阿拉伯半乳聚糖
、
含有果膠的阿拉伯半乳聚糖或果膠組
成
,
而阿拉伯半乳聚糖
、
含有果膠的阿拉伯半乳聚糖的活性與
帶有
8
個聚合度的
β
-
D
-
(
1
→
6
)
半乳寡聚糖側鏈的
β
-
D
-
(
1
→
3
)
半乳聚糖基團相關
。
β
-
D
-
(
1
→
3
)
半乳聚糖或
β
-
D
-
(
1
→
6
)
半乳寡聚糖側鏈的降解能顯著的降低免疫調節活性
。
研究中
還比較了來自黃芪地上部分和根中的多糖的免疫調節活性
,
結果發現黃芪地上部分得到的多糖表現出最有效的免疫調節
活性
。
對於黃芪多糖免疫調節作用的機製也有較多的研究
。
Wang
T
等
[
4
]
發現
,
用
0
.
3
%的黃芪多糖喂養海參
,
60
d
後檢測各
項免疫參數
,
發現黃芪多糖能通過改善吞噬能力
、
溶菌酶活
力
、
活性氧自由基的產量及外源凝集素滴度等免疫參數來實
現海參非免疫應答的增強作用
。
Shao
BM
等
[
5
]
證明
,
黃芪多糖
能活化
B
細胞和巨噬細胞
,
增加其增殖活性
。
以獨立於
TLR
4
分子的方式通過細胞膜免疫球蛋白刺激
B
細胞和巨噬細胞增
殖
,
結果為了解黃芪多糖免疫增效作用的分子機製提供了重
要線索
。
劉端勇等
[
6
]
分離了小鼠小腸黏膜免疫誘導細胞和效
應細胞
,
並用黃芪多糖刺激培養後發現
,
20
%和
40
%黃芪多糖
組小腸派伊爾結淋巴細胞
、
上皮淋巴細胞
、
固有淋巴細胞的數
量明顯下降
,
並且
3
種淋巴細胞表達腫瘤壞死因子
(
TNF
-
α
)
、
白介素
-
1
β
(
IL
-
1
β
)
水平明顯下降
,
由此推斷黃芪多糖可能通
過抑製黏膜局部淋巴細胞的活性和炎症因子的表達
,
促進組
織修複
,
調節黏膜免疫狀態
,
達到治療和緩解黏膜免疫紊亂相
關性疾病的作用
。
金璋等
[
7
]
研究了注射用黃芪多糖對Ⅱ
-
Ⅲ期
非小細胞肺癌放療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
,
觀察了治療前
後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細胞亞群
(
CD
4
+
、
CD
8
+
)
、
CD
4
+
/CD
8
+
和
NK
淋巴細胞的變化情況
。
結果發現治療後
CD
3
+
、
CD
4
+
、
NK
淋巴
細胞比例
、
CD
4
+
/CD
8
+
的值明顯提高
,
表明放療期間聯合應用
注射用黃芪多糖可以明顯提高放療後腫瘤患者的細胞免疫功
能
。
曾廣仙等
[
8
]
發現
,
創傷後小鼠細胞免疫功能明顯紊亂
,
高
、
中
、
低劑量的黃芪多糖可有效恢複應激狀態下小鼠免疫功
能
。
截肢後給予
1
000
、
500
、
250
mg
·
kg
-
1
黃芪多糖
,
對
CD
4
+
和
CD
4
+
/CD
8
+
比值降低具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
且抑製截肢應激引
起的胸腺
、
脾髒淋巴細胞中
c
-
fos
基因表達及核轉錄因子
-
κ
B
(
NF
-
κ
B
)
mRNA
表達
,
從而達到糾正創傷引起的細胞免疫功
能紊亂狀態
。
夏立新等
[
9
]
研究了黃芪多糖對
SLE
小鼠表皮朗
格漢斯細胞
(
LC
)
密度的影響
,
發現其能使
SLE
小鼠表皮
LC
密
度明顯增高
,
進一步推斷黃芪多糖可能通過促進粒細胞
-
巨細
胞激落刺激因子的生成上調表皮
LC
密度
,
同時刺激未成熟的
粒細胞
、
巨噬細胞分化成熟
,
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
2
抗腫瘤作用
近年來
,
黃芪多糖顯著的抗癌作用受到廣泛關注
。
Li
R
等
[
10
]
從黃芪多糖提取物中分離得到了連有
α
-
(
1
→
6
)
側鏈的
α
-
(
1
→
4
)
-
d
-
葡聚糖
,
對患胃癌
Wistar
大鼠的生物活性試驗表明
此種多糖能刺激脾淋巴細胞的增殖
,
顯著增加胃癌大鼠血中
lgA
、
lgG
及
lgM
的水平
,
解釋了臨床上黃芪多糖廣泛用於胃癌
的治療
。
林曉泉等
[
11
]
應用注射用黃芪多糖配合化療治療惡性
腫瘤
,
通過臨床療效的觀察發現治療組的實體瘤療效為
70
%
,
而對照組為
50
%
,
治療組的生活質量卡式評分的有效率為
70
%
,
對照組為
45
%
,
二者均有顯著性差異
。
結果表明
,
化療
聯用注射用黃芪多糖
,
可提高化療患者的臨床療效
,
改善患者
的生活質量
,
減少不良反應
,
促其順利地完成化療
,
為臨床應
用提供了依據
。
對黃芪多糖抗腫瘤作用的機製已有大量研究
。
Lee
KY
等
[
12
]
研究了黃芪多糖對巨噬細胞的活化作用
。
體內和體外試驗均
表明黃芪多糖通過激活細胞核轉錄因子
NF
-
κ
B/Rel
來增加巨
噬細胞中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
(
iNOS
)
基因的轉錄從而顯著誘
導一氧化氮
(
NO
)
的產生
。
而巨噬細胞在抗腫瘤活性中發揮作
用的一種可能機製就是巨噬細胞直接抑製腫瘤
,
NO
與巨噬細
胞的細胞溶解作用相關
,
可抑製多種腫瘤
。
黨雙鎖等
[
13
]
研究了
黃芪多糖對大鼠實驗性肝癌的抑製作用
,
發現黃芪多糖幹預
治療可以減輕肝損害
,
降低肝癌標誌物
GST
-
P
的表達
。
抑癌
作用可能與其抑製了肝癌組織
TGF
-
β
1
的表達有關
。
許杜娟等
[
14
]
研究發現黃芪多糖
(
160
、
320
、
640
mg
·
L
-
1
)
能顯著抑製小鼠
肝癌
HepA
的生長
;
體外對
Bel
-
7404
細胞沒有抑製作用
,
但黃
芪多糖與小鼠腹腔巨噬細胞
(
PM
Φ
)
或脾細胞共培養上清對
Bel
-
7404
細胞的生長具有顯著抑製作用
。
黃芪多糖
(
160
、
320
、
640
mg
·
L
-
1
)
使正常的小鼠
PM
Φ
培養上清中
TNF
-
α
的活
性升高且明顯增加正常小鼠脾細胞培養上清中幹擾素
-
γ
(
IFN
-
γ
)
的產生
。
黃芪多糖無直接抗腫瘤作用
,
其抗腫瘤作用
是通過促進
TNF
-
α
和
IFN
-
γ
的產生而實現的
。
穀俊朝等
[
15
]
為
了了解黃芪多糖對乳腺腫瘤生物學行為的影響
,
應用黃芪多
糖幹預津白二號小鼠乳腺癌模型
,
皮下注射
200
mg
·
kg
-
1
黃芪
多糖後
,
觀測腫瘤生長免疫情況
、
熱休克蛋白
、
血管內皮生長
因子及凋亡相關蛋白
Bcl
-
2
的表達情況
。
結果發現治療組淋
巴細胞活性顯著提高
(
吸光度
OD
570
值分別為
1
.
941
±
0
.
025
vs
1
.
985
±
0
.
023
,
P
<0
.
05
)
,
腫瘤組織
HSP
70
、
VEGF
和
Bcl
-
2
表達
均有顯著降低
(
光密度分別為
0
.
28
±
0
.
37
vs
0
.
21
±
0
.
22
,
P
<
0
.
05
;
0
.
31
±
0
.
41
vs
0
.
23
±
0
.
15
,
P
<0
.
05
;
0
.
26
±
0
.
11
vs
0
.
22
±
0
.
16
,
P
<0
.
05
)
,
表明黃芪多糖提高了荷瘤小鼠淋巴細胞免疫
活性
,
並抑製了腫瘤血管生成及細胞凋亡相關因子的表達
,
體
現出一定的抑瘤作用
。
3
治療糖尿病的研究
為研究黃芪多糖改善糖尿病的機製
,
Liu
M
等
[
16
]
研究發現
用黃芪多糖
(
700
mg
·
kg
-
1
·
d
-
1
)
處理
12
周的
KKAy
鼠
8
周後
,
高
血糖症和口服葡萄糖的耐受性有所增加但是對血糖和胰島素
分泌沒有明顯的作用
。
這一結果表明黃芪多糖對抗高血糖症
·
·
4114
中國藥房
2010
年第
21
卷第
43
期
China
Pharmacy
2010
V
ol.
21
No.
43
是通過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發揮作用的
。
因此
,
黃芪多糖可
作為潛在的胰島素增敏劑用於
2
型糖尿病的治療
。
Wang
N
等
[
17
]
發現
,
黃芪多糖
(
400
mg
·
kg
-
1
·
d
-
1
)
通過降低
2
型糖尿病大鼠對
胰島素信號有負調節作用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
B
(
PTP
1
B
)
的
過表達來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
,
研究發現其機製可能是黃芪
多糖抑製了由內質網壓力引起的活化轉錄因子
-
6
的活性
。
張
敬芳等
[
18
]
研究了黃芪多糖對
2
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組織葡萄
糖轉運蛋白
4
(
GLUT
4
)
表達的影響
。
結果表明
,
黃芪多糖
(
400
mg
·
kg
-
1
·
d
-
1
)
能增加
GLUT
4
細胞的表達
,
促進細胞對葡
萄糖的攝取和利用
,
改善糖尿病的代謝紊亂
。
吳德紅等
[
19
]
檢測
了
2
型糖尿病大鼠經黃芪多糖治療後肝組織腺苷酸活化蛋白
激酶
(
pAMPK
)
磷酸化水平
,
發現用黃芪多糖
(
700
mg
·
kg
-
1
·
d
-
1
)
治療能降低
2
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
,
改善糖耐量異常
,
並顯
著增加
2
型糖尿病大鼠肝髒組織中的
AMPK
磷酸化水平
,
這可
能是黃芪多糖減輕胰島素抵抗的作用機製之一
。
但該作用是
黃芪多糖對
AMPK
的直接作用還是通過其他通路間接影響
pAMPK
表達
,
有待進一步研究
。
4
抑菌
、
抗病毒作用
李樹鵬等
[
20
]
采用吸光度法研究了黃芪多糖在體外對
2
株
益生菌
(
乳酸菌和芽孢杆菌
)
和
3
株致病菌
(
大腸杆菌
、
沙門氏
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
)
的作用
。
結果發現
,
10
、
20
、
40
mg
·
L
-
1
的
黃芪多糖對
2
株益生菌和
3
株致病菌在體外均有較強的抑製
作用
,
但其作用機製尚不清楚
。
李麗婭等
[
21
]
對黃芪多糖抗流感
病毒的作用進行了研究
。
結果顯示
,
黃芪多糖
100
、
200
g
·
L
-
1
濃度能抑製流感病毒增殖
,
200
g
·
L
-
1
濃度能延長流感病毒感
染的小鼠的生存時間
。
5
對神經損傷修複作用
桑秋淩
[
22
]
通過黃芪多糖促進大鼠坐骨神經再生的體內實
驗研究及黃芪多糖促進大鼠雪旺細胞增殖的體外實驗研究發
現
,
黃芪多糖促神經修複作用在一定範圍內呈劑量效應關係
的正相關
。
一定劑量的黃芪多糖可以增加再生神經蛋白的表
達
,
從而促進神經修複
;
能直接或間接活化
CD
34
+
細胞
,
促進神
經內血管新生
;
能通過活化巨噬細胞
,
影響巨噬細胞分泌功
能
,
以促進雪旺細胞增殖的作用方式促進周圍神經損傷後再
生
。
劉兵榮等
[
23
]
研究了黃芪多糖對大鼠腦出血後神經功能缺
損
、
細胞凋亡及
NF
-
κ
B
表達的影響
。
結果發現與模型組比較
,
黃芪多糖幹預後
3
d
和
5
d
大鼠神經行為學評分明顯減少
,
6
h
及
1
、
3
、
5
d
時
NF
-
κ
B
陽性細胞數明顯減少
,
原位末端標記技術
(
TUNEL
)
陽性細胞數
1
、
3
、
5
d
時明顯減少
,
神經元超微結構改
變亦比模型組減輕
。
黃芪多糖可以有效減輕腦出血後的細胞
凋亡
,
其機製可能是抑製
NF
-
κ
B
表達
,
加速神經功能缺損的恢
複
。
6
延緩細胞衰老作用
趙丹威等
[
24
]
研究了黃芪多糖
(
1
mg
·
mL
-
1
培養基
)
對衰老人
胚肺二倍體成纖維細胞
(
HDF
)
衰老相關
β
-
半乳糖苷酶
(
SA
β
-
gal
)
活性的影響
。
結果發現黃芪多糖可以延緩細胞衰老表
型的出現
,
增強細胞活力
,
降低
SA
β
-
gal
染色陽性細胞數
。
因
此
,
推斷黃芪多糖延緩
HDF
細胞衰老的機製之一可能是減少
了
SA
β
-
gal
的表達
。
7
腎髒保護作用
Li
S
等
[
25
]
以
NF
-
κ
B
為標記物
,
采用流式細胞計數法評價了
分子量為
3
.
6
×
104
Da
的黃芪多糖對小鼠陽離子牛血清白蛋白
誘導的腎小球腎炎的作用
。
研究用酶聯免疫吸附
(
ELISA
)
法
測定了
IL
-
2
、
IL
-
6
及
TNF
-
α
。
結果發現尾靜脈注射黃芪多糖
2~7
周後
,
治療組
NF
-
κ
B
的表達及
IL
-
2
、
IL
-
6
及
TNF
-
α
的濃
度均顯著下降
,
表明黃芪多糖可通過抑製
NF
-
κ
B
表達途徑來
有效的預防及延緩腎小球腎炎的發展
。
Zhang
Y
等
[
26
]
研究了黃
芪多糖對大鼠早期糖尿病腎病的作用
。
實驗發現
,
用黃芪多
糖治療後糖尿病腎病大鼠的多尿
、
倦怠
、
體質量減少
、
駝背
、
褥
瘡等均得到了改善
;
血糖
、
血脂
、
微蛋白尿降低
;
腎質量與體質
量的比例下降
,
腎功能得到改善
;
腎髒外皮中
NF
-
κ
B
的
mRNA
水平下降
,
I
κ
B
mRNA
表達增高
。
這些結果都表明黃芪多糖有
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腎病的作用
。
王岩岩等
[
27
]
研究了黃芪多糖
對糖尿病大鼠腎小管的保護作用及機製
,
發現黃芪多糖低劑
量組
200
mg
·
kg
-
1
·
d
-
1
和高劑量
400
mg
·
kg
-
1
·
d
-
1
組大鼠尿量明
顯高於糖尿病組
,
且電鏡顯示糖尿病組大鼠腎遠端小管和集
合管主細胞的超微結構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呈現明顯退行性改
變
,
而長期應用黃芪多糖則可顯著改善其超微結構的病變
。
結果表明
,
長期應用黃芪多糖對糖尿病
(
DM
)
大鼠腎小管的損
傷具有良好保護作用
,
可明顯增加
DM
大鼠的尿量
。
8
肺髒保護作用
張毅等
[
28
]
研究了黃芪多糖對博萊黴素所致肺纖維化大鼠
模型血清中
Th
1
/Th
2
型細胞因子平衡
、
NO
含量的影響
。
肺纖
維化大鼠經黃芪多糖治療後
,
IL
-
4
和
NO
含量的異常升高明顯
被抑製
,
IFN
-
γ
水平明顯升高
。
黃芪多糖對肺纖維化大鼠肺組
織具有保護作用
,
調節
Th
1
/Th
2
型細胞因子的平衡及
NO
代謝
可能是其阻抑肺纖維化發生的機製之一
。
9
血管保護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黃芪多糖主要通過增加內皮細胞活性
,
促進內皮細胞增殖而保護血管
。
朱丹
[
29
]
研究了黃芪多糖對缺血
再灌注損傷的人心髒微血管內皮細胞活性的影響
,
發現用不同
濃度的黃芪多糖處理後其內皮細胞活性均增加
,
表明黃芪多糖
能保護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人心髒微血管內皮細胞
。
陳立新等
[
30
]
研究了黃芪多糖對人心髒微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及再灌注後內
皮細胞與中性粒細胞黏附的影響
,
發現黃芪多糖在一定濃度
範圍內可促進人心髒微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
,
並且對缺血再
灌注損傷人心髒微血管內皮細胞具有保護作用
,
其作用機製
可能與促進再灌注損傷人心髒微血管內皮細胞增殖修複
,
降
低人心髒微血管內皮細胞表麵細胞間黏附分子
1
蛋白表達
,
進
而抑製與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的黏附有關
。
10
結語
近來對黃芪多糖及其製劑的藥理研究不斷深入
,
尤其是
作用機製方麵的研究使得對黃芪中醫學理論基礎與黃芪的補
氣固表
、
利尿托毒
、
排膿
、
斂瘡生肌等功效的理解不斷加深
。
這是利用現代醫學詮釋傳統醫學
,
並且找到了一些共同的作用
基礎
,
能為抗腫瘤及抗病毒新藥的研製提供充分的實驗基礎
。
·
·
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