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型瘦者也會罹患膽石,但一般而言,常見於喜歡吃脂肪食物的人,膽固醇係統石即有此傾向。

好像以前讀到過,以吃肉為主的北美土著人,膽結石患者比較多。

以下摘自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6%BD%E7%9F%B3%E7%97%87

容易罹患膽石的體質


體型瘦者也會罹患膽石,但一般而言,常見於喜歡吃脂肪食物的人,膽固醇係統石即有此傾向。

產生膽石的原因

1. 多個基因聯合作用 2. 細菌感染 3. 血吸蟲感染 4. 暴飲暴食 5. 高脂/低脂飲食 6. 膽囊炎 7. 不正確生活方式(比如節食減肥) 8. 其它說法 較聞名的是新陳代謝障礙說、膽汁淤滯膽道說(膽汁鬱積)、膽道炎症說、感染說、自律神經失調說等。事實上,是綜合上述各種原因所導致的。
最受重視的是上述各種原因所引起的膽汁成分變化。膽固醇在膽汁中處於飽和狀態,若產生某種變化,馬上結晶成為膽石。
膽汁會起變化,多半是具有溶解膽固醇能力的膽汁酸減少。例如膽囊引起炎症,膽汁中的膽汁酸被膽囊壁吸收,而膽固醇不被吸收;使得膽固醇和膽汁酸的比例變大,最後產生膽石。此外,對於膽固醇的溶解,膽汁中的脂肪酸與卵磷脂也有密切關係。
某些細菌(如E. coli)會造成膽汁中水溶性膽紅素分解,分解後的遊離型膽紅素再與鈣離子形成沉澱即為結石。 膽汁淤滯於膽道內也會引起膽汁成分的變化。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等所造成的膽道緊張及運動失調也一樣,而且生活條件(例如整日坐著工作的人,有束腹習慣的人、有便秘傾向的人)也有影響。 妊娠時與產後的女性也極易造成膽石,這是因為血液和膽汁中的膽固醇增加,且隨著胎兒的成長,膽道受壓迫而引起膽汁淤滯。荷爾蒙的異常也是原因之一。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