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相信,高膽固醇會對心血管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性。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以來, 由於美國營養學家Ancel Keys錯誤的研究, 膽固醇長期被妖魔化。 現在, 人們每年花費幾百億美元用在各類降膽固醇藥物上, 人為地降低膽固醇這個“危險”分子, 以試圖預防或避免心血管病。 事實上,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 卻得出了正好相反的結論。
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 較低的血液膽固醇水平,會顯著增加老年人發生心房纖維性顫動的風險。
心房纖維性顫動, 簡稱房顫, 是一種由心房不規律的電活動引起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常伴有心房功能的減弱。可見於所有的器質性心髒病患者, 發作頻率高、持續時間長者, 還可引起嚴重的並發症, 如心力衰竭和動脈栓塞, 導致病人殘疾或死亡。房顫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見。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分析了15792名年齡在45~64歲男女性的數據資料。 研究時間從1987年直到2007年, 平均為18年。 先檢測了每一個被研究者最初期的血清膽固醇值, 並在整個研究期中監測3次以上。 在18年間, 共有1433例房顫發生, 總發病率約9%。 研究人員在分析了房顫發病率與病人血清膽固醇值之間的關係後發現, 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俗稱壞膽固醇)高於160mg/dL者, 房顫發病率比低於100mg/dL者少15%。 此外, 總膽固醇高於240mg/dL時, 房顫發病率比低於200mg/dL時減少更多, 達22%。
由於房顫主要發生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 所以, 研究人員還認為, 老年心髒病人會有額外10%以上的房顫發病風險。 這樣, 當老年人總膽固醇低於240mg/dL時, 發生房顫的風險要高32%以上; 而當LDL低於100mg/dL時, 則要高25%以上。這些數據非常驚人。
Framingham心髒病研究(FHS), 是美國迄今為止曆史最悠久、也被認為是最具有指導性意義的有關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研究項目。 研究人員在1951-1955年之間共測定了4374名、年齡在31-65歲的健康男女人群的血清膽固醇值, 並對這些人群作了長達三十年的追蹤隨訪, 於1987年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報告了詳細的研究結果。 他們發現, 首次測定時年齡在50歲以上者, 在其後的長期隨訪期間, 當血清膽固醇的年平均值每下降1mg/dL時, 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不但沒有下降, 反而增加了14%。 反之亦然, 即老年人膽固醇較高者, 則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反而較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