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讀過這本書"無癌症的世界"--維生素 B17的故事嗎?

來源: dreamlife2012 2014-08-16 08:53:4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783 bytes)

http://www.verycd.com/topics/136163/

IPB Image
美國作家艾德華.葛雷分(Edward Griffin)在《無癌症的世界》(World without Cancer)一書中,透露了美國現代醫學的轉變,以及醫藥學界對疾病的觀念。

在《無癌症的世界》第二部分,葛雷分回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產品遍及93個國家的德國的法賓(I.G. Farben)公司,為全世界最大的化學與製藥公司,對各國的政經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法賓公司也是後來屠殺猶太集中營毒氣的製造者。


美國的癌症政策是如何形成的呢?這得從艾德華.葛雷芬(Edward Griffin)所寫的︽無癌症的世界︾(World without Cancer)一書看出端倪。葛氏在書中將美國的現代醫學的轉變,及醫藥學界對疾病的觀念述說重頭。

話 說1950年代,一位生化學家小恩斯特?克雷布斯(Ernst T. Krebs, Jr.)分離出一個新的維生素B17(Vitamin B17),又稱為﹃力而卓﹄(Laetrile)、﹃阿米達靈﹄(amygdalin)。他當時不清楚自己掀起了什麽樣的漣漪,雖然至今許多人仍相信克雷 布斯找到了癌症的療法;然而跨國際的大製藥廠因為無法申請專利或壟斷維生素B17的使用,故而對VitB17發起了空前的惡毒攻擊宣傳,即使事實證明它對 於各種癌症有療效。

克雷布斯和他的父親也是將維生素B15(Pangamic acid)應用在醫學上的先驅。他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酵素及其在癌症治療上的應用等方麵的知識,這些酵素包括:鳳梨酵素 (bromelain),chymotrypsin,和木瓜酵素(papain)。父子兩位至今被仍公認為維生素B17(VitB17)在癌症治療機轉方 麵的先驅。維生素 B17是一種水溶性、無毒性的醣化合物,存在於自然界約800種的植物中,許多種可以食用。含豐富VitB17的來源,最常見於非柑橘屬水果的種子中, 如:櫻桃、油桃、桃子、李子及蘋果等,而以杏子(apricot)的種子含量最豐,約有百分之2至2.5。

根據葛雷芬斯︽無癌症的世界︾ 一書,克雷布斯研究之脈絡溯源自二十世紀初葉,愛丁堡大學教授約翰?畢爾德(John Beard)提出癌症的營養細胞球(trophoblast)推論。畢氏的研究發現懷孕初期的原始胚胎細胞(pre-embryonic cells)亦即營養細胞球與惡性腫瘤細胞沒有區別。營養球細胞為胚胎成長所必需的,但是在懷孕期的第56天,胎兒的新胰臟開始分泌 chymotrypsina酵素,從那時之後,營養細胞球的增生就被阻止。葛氏寫道:﹁營養細胞球在懷孕初期確實具有癌細胞的特徵,因為它會很快速地增生 及蔓延,最後它著床於子宮壁上形成胎盤,讓胚胎可以得到母體的保護和營養。」

營養細胞球是另一種細胞經由一連串的步驟所形成的,葛氏將之 簡化為﹃完全生命﹄細胞(total life cell)(有點像現在最熱門的乾細胞),它可以分化為任何一種器官或組織,乃至一個完整的胚胎。當完全生命細胞被男女皆有的動情激素啟發而開始製造營養 球細胞時,有兩種結果可能發生。第一,如果是在懷孕的情況下,結果就會形成胎盤及臍帶;第二,如果營養球細胞是在修補的情況下被啟動,結果就是癌細胞的形 成。葛氏補充: ﹁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如果細胞修複工程沒有結束的話,就形成癌。」

營養細胞球分泌的絨毛刺激生殖激素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 HCG),可以自尿液中測出來,準確度92%。假設檢驗呈陽性的話,葛氏說:﹁若是女性,她如果不是懷孕,就是罹癌;如果是男性的話,隻有一種可能∣ 癌。」然而醫學界明知此檢驗法簡易卻棄之不用,而採用危險性高的穿刺手術,造成某些癌細胞因而擴散到全身。

克雷布斯自杏果種仁分離出維生 素B17,將之合成結晶以供人體使用,並命名為﹁利而卓」。此化合物是由一分子氰化氫(hydrogen cyanide)結合一分子具止痛作用的苯乙醛(benzadehyde)加兩分子葡萄糖所形成的。雖然前兩者分開來的毒性很強,但是它們結合在 VitB17的分子裏卻十分穩定且無毒性。克氏發現,要將兩者結合鍵打開,隻有一種叫beta-glucosidase的葡萄糖酵素;這種酵素雖然分布於 人體,但是在腫瘤處卻是含量特別高。所以癌細胞所分泌的beta-glucosidase酵素一旦打破了VitB17的結合鍵,釋放出氰化氫及苯乙醛,兩 者毒分子加在一起毒性更是超強,癌細胞就死在它們自己選擇的VitB17手裏。

在治療與預防人類及哺乳類的癌症方麵,利而卓(VitB17)是第一,也是最後的希望,此真理至今未變。因為利而卓是一種維生素,屬於 B 群的第十七個維生素。

我 們常聽到 VitB17 大量應用在癌症末期,然而最好是使用於癌病未發之前,也就是現在。你現在就可以開始吃常見水果的種仁,比如:杏子和桃子的種仁含約 2 %的 VitB17,而小如蘋果的種籽也有相同的含量;其他如棗子、李子、櫻桃及油桃亦有B17。北半球唯一不含 B17 的普通水果為柑桔類,這是人工選種、混種栽培的結果;而非洲大陸的柑桔類仍然含有 B17。

另兩種富含 B17 的來源為:榖類的小米(millet)及蕎麥(buckwheat)、珍貴的夏威夷豆(macadamia)、竹筍、綠豆、利馬豆、奶油豆(butter beans)及某種豌豆等也含有豐富的 B17。最方便的來源則是水果的種仁。

宏 薩族九百多年來沒有一個癌症病例,他們每天自天然食物中攝取到大約 50~75 毫克的 B17。其所居住的地方曆來就被稱為杏子王果,每到杏子季節,宏薩人連吃三個月的杏子,其他時間則吃杏子果乾。他們不光隻吃果肉,而是連果仁一塊吃,所以 每日攝取量超過 50~75 毫克。反觀我們西方國家的人一年都還吃不到這個量呢!以至於逐漸發展成嚴重的 VitB17 缺乏症。由於飲食裏缺乏這種抗癌變的 VitB17,我們的社會每三個家庭就有一個人得癌症。而實際上的發生率可能更高,原因是等到癌症能被測出來,該病人其實罹癌已經很久了;也有很多病人身 上早有癌症,但是在它長到被測出來之前,病人死於意外或其他因素。

癌症為慢性代謝疾病是無庸置疑的。它不是由病毒或細菌所引發的傳染病, 而是源於代謝問題,和身體的食物利用有關。大多數的代謝病主要基於食物中缺乏某種特定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讓我向各位報告一個明確的公理,它是不矛盾、科學 的及有曆史性的。那就是:醫學史上沒有一種代謝慢性病可以被預防或治療,除非從屬於人類或動物正常飲食中的某些元素中求得。亦即在許多致命性的疾病尚未被 了解前,人類可以由食物中攝取某些要素來補充及防止病發。

各位可能都了解曆史上記載的一種病--壞血症與大英帝國崛起的關係(請閱上期雜誌)。在 VitC 尚未被加到船上的飲食時,常有 3/4 的水手於航海末期病倒,而在上岸後,因為攝取到新鮮的蔬菜水果,神秘的壞血症又治癒了。

惡 性貧血的致死率曾達 98~99 %,當時的醫學界對它完全束手無策,直到莫非(Murphy)、薛波(Shipple)及敏諾特(Minot)醫生們開始他們的經典研究,發現惡性貧血與 營養缺乏有關。他們在加州大學發現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預防及治療這種病。他們對病人說:『到市場肉攤買1/4磅新鮮的肝臟,把它研碎、稍微煮一下後,連 續三天,每天吃一湯匙。』遵從醫囑的病人都康複了,但是這三位醫生卻得到庸醫的汙名。後來化學界研究生肝臟,發現維生素 B12 及葉酸(如 B17 一樣,B12 分子也含有氰化物)可以治療惡性貧血。

如今一九七四年,無知封閉的人卻認為,僅僅吃些水果籽就可以預防某些如惡性貧血一樣 無解的病,簡直是天方夜譚。然而科學真理並非建立於有否誠信之上,而為『非是即非』的。所有的水果籽或果仁都含有抗癌的 VitB17,這是科學真理。如果我們每天攝取適量的 B17 維生素,就可以預防癌症,亦如 Vit C 可以預防壞血症或 Vit B12 預防惡性貧血一樣。

因此人類欲控製任何一種慢性或代謝疾病,一定得從生物有機體本身之生物經驗中求得。慢性及代謝病永遠無法從身體之生物 經驗以外的要素(如藥物)來控製、預防或治療。醫學史上從來未曾發現任何一個非生物體所需的外來物質不會傷害生物體的。也就是說,凡是生物經驗之外的東 西,都會傷害身體。世界上沒有一種藥物或化學劑可以讓我們更健康、有適應力、更有智慧或更長壽。自然界沒有這樣的藥物或分子,除非那個分子在正常的食物中 就已存在。這也許是為什麽 B17 有這麽多抗拒的理由之一。

科學的應用使得我們過度文明而不願麵對某些事實。我們傾向於幻想一定還有什麽奇蹟在「外麵」,一定還有簡單的方法或捷徑、某個神奇的藥物或超乎我們想像的人為力量,可以為我們解決我們本該做的事。這形成我們思想上的迷思和誤解。

我 們在癌症界也看到這種密醫思想,舍棄『人要對自己及上帝負責(這是沒有捷徑的)』這個事實而另覓救贖之道,是虛幻渺茫的。在身體方麵也是如此,當我們吃得 少,頭腦就會清楚一些;反之,飽食終日後,人就開始胡思亂想,造成生理、心理及靈性的困擾。不去麵對 VitB17 的知識,又不去攝取它,我們已違反了生理的自然。如果你有癌症,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短期內儘可能攝取到最大量的 B17。這可以在一般正常的治療後進行,再加上輔助療法,比如:補血、控製血壓或減輕疼痛等。

補充胰腺酵素及植物酵素也是輔助療法之一。你可以吃木瓜補充木瓜酵素,吃鳳梨補充鳳梨酵素。免疫學上已證明此二者會將腫瘤外層溶解。總之,你吃木瓜、鳳梨、小米或水果的種籽等完整新鮮的食物,並不會損失什麽。

營養缺乏症主要是攝取的食物不完整。我們文明人將好的食物經過加工製造,取走其中的營養素,然後又被政府強迫將這些經過加工的食物再添回原來的營養素,再也沒有比這個對文明的無知更諷刺的了!如果我們的食物沒有因為經過加工而剝奪了營養素,我們也不需要特別補充什麽。

癌 症病人在 VitB17 之外的補品還有維他命,如 VitC 可以補充 7 至 8 克的量也沒問題(一般正常量為 2 至 3 克)。人猿維生素 C 一天正常的攝取量約 5 ~ 6 克,此外牠們每日從大自然中也攝取了約 100~125 毫克的 VitB17,和宏薩人一樣,這些人猿也不得癌症。野生熊也不得癌症,然而在聖地牙哥動物園內的熊,每十隻就有七隻得癌症。因為野生熊是雜食動物,牠們吃 很多野莓子,而幾乎所有的野生水果都含 B17。

記住我們的食物已經遠離自然了,我們吃的水果是多年的改良品種,已缺乏 VitB17 了。為了攝取足夠的 B17,隻有食用足量的水果仁或B17製劑。對癌症而言,我們都是業餘人士,然而在推廣 VitB17 運動的人當中,有些人的知識遠超過某些最先進癌症機構裏的專家,使他們自己及家人免死於癌症且活得很好。

各位對 B17 有越多疑問越好,因為我們是在講真正的科學,十年來沒有一個合理的療法可以取代 VitB17 解決癌症的地位,這才是科學及事實。」

這 篇擲地有聲的演講是否可以啟發我們對癌症,乃至於疾病另一種思考方向呢?戴氏還列出世界各地在 VitB17 領域的醫學專家,如:德國的漢斯?尼佩醫師(Hans Neiper)曾為鈷療法及癌症藥 Cyclophosphamide 的先驅;加拿大的柏季安(N. R. Bouziane)醫生;菲律賓國家科學院院士的曼鈕? 那華柔 教授(Manual Navarro);墨西哥癌症治療頂尖之一的恩內斯托? 康卻柔 教授(Ernesto Contreras),畢業於哈佛醫學院;義大利的伊托?鳩德惕教授(Etore Guidetti)及美國的小克 雷布斯博士、哈若?曼訥醫師、迪恩? 柏克 醫師(Dr. Dean Burk)、約翰? 李察森 醫師(Dr. John A. Richardson)等等。

戴氏的書為癌症的康複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癌症病人當然不能隻靠一種方法,同時還要配合輔助療法、乾淨的飲食、運動、環境、情緒排毒、樂觀開放的心靈等等,可以參考琉璃光雜誌所介紹的多種書籍。在此誠摯祝福每位癌友都能康複,免於病苦。
 

所有跟帖: 

那是一大忽悠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69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09:08:38

是否真的有維生素17?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 -dreamlife2012- 給 dreamlife201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09:12:02

VB17 是一個有爭議的自然存在於苦杏仁的化合物,是否屬於維生素,是否能抗癌,都有爭議 -禦用文人- 給 禦用文人 發送悄悄話 (12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09:27:51

就是苦杏仁苷。體內分解為葡萄糖,苯甲醛和氫氰酸。 -26484915- 給 26484915 發送悄悄話 26484915 的博客首頁 (44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0:17:32

苦杏仁苷殺癌細胞---以毒攻毒? -dreamlife2012- 給 dreamlife201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0:49:36

以毒攻毒,禍及無辜。 -26484915- 給 26484915 發送悄悄話 26484915 的博客首頁 (44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5:00:29

這本書上的信息救了許多癌症患者的性命、也喚醒了許多普通人的良知。Very well written! 我讀過,力薦它! -tournier- 給 tournier 發送悄悄話 tourni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7/2014 postreply 04:12:4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