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春夏是生長的季節,生長的動力是陽;秋冬是收藏的季節,收藏的物質是陰.
同時,春夏補陽也是為了有助於秋冬陰的收藏,生長旺盛才會有足夠的營養物質產生,即:陽強陰易足;秋冬補陰也是為了有助於次年春夏陽氣的生發,即:陰足陽易生.
另外,其它時候也可以依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補陽或補陰,並非一定要春夏補陽,秋冬補陰。因為陰陽是共生體,可以相互轉換,相互作用,陰陽的比例關係裏哪個大哪個小又因人因時而變動.
我個人認為 "春夏補陽, 秋冬補陰。" 也更加適用於養生健體,應以其為原則. 為此,補,主要就不是吃中藥了,而是飲食與運動,當然這裏說的飲食主要是指恰當的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