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癌症死亡率繼續下降,這一趨勢已持續了近20年之久。

來源: TBz 2014-05-15 08:43: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374 bytes)

 

由壞變好:美國癌症發病率繼續下降

日期:2012-05-24來源:中國健康界

在美國,男性和女性的癌症死亡率自2008年以來不斷下降,這一趨勢已持續了近20年之久。據美國癌症協會的最新報告,不論性別,種族和民族,癌症整體死亡率都有所下降;唯一例外的是美國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其死亡率保持...

在美國,男性和女性的癌症死亡率自2008年以來不斷下降,這一趨勢已持續了近20年之久。

據美國癌症協會的最新報告,不論性別,種族和民族,癌症整體死亡率都有所下降;唯一例外的是美國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其死亡率保持穩定。

因此,本來預計將死於癌症的超過100萬美國人卻依然活著。

盡管是好消息,專家警告說,不要自滿。

癌症在美國仍然是繼心髒疾病之後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約半數的男性和1/3的女性將在其一生中發生癌症病變。

“這不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表麵數字減少的問題;這需要大量的工作,”得克薩斯大學教務長和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執行副總裁,醫學博士小雷蒙德杜波依斯說,“我們一定要得到更好的治療和更複雜的早期檢測方法。”

下降的背後

報告中指出癌症發病率下降原因主要是由於男性肺癌和女性乳腺癌的減少。肺癌死亡率減少占男性癌症總體發生率減少的40%。對於女性來說,乳腺癌減少占總體癌症發病率減少的34%。

肺癌死亡人數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人吸煙少了。

報告說,乳腺癌病人的死亡率下降,是因為許多婦女停止使用激素替代療法;而早期檢測的普及和乳腺癌治療的改善也相應提高了存活率。

“大多數癌症發病率的降低一直處在漸進性發展的過程中,”費城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斯登博士說“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抽煙的間隙稍微延長了一點兒;結腸鏡檢查的篩檢率還遠遠沒有達到理想水平,但這個比率正在慢慢攀升;乳房X光篩檢率較十年前增加許多。”

種族差異改善,但穩定

非洲裔和拉美裔人中改善最明顯;非洲裔和拉美裔男子從1999年至2008年的死亡率分別下降了2.4%和2.3%,相比於所有男子人群每年減少的1.8%。

盡管有此進展,該報告還發現,癌症的差距仍然存在許多少數民族中。

例如,非洲裔美國人,比白人高出15%的癌症發病率和高出33%的死亡率;非洲裔美國婦女與白人婦女相比診斷出較少的癌症病人,卻比白人婦女高出16%的死亡率。

有些癌症在增加

該報告包括了一個特殊的部分,重點描述了七個癌症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這些包括:

由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引起的口腔和咽喉癌,同一種病毒引起宮頸癌

與慢性胃酸返流,肥胖和吸煙相關的食管癌

由於曬太陽或者人工曬黑床而過度暴露於紫外線輻射下所造成的黑色素瘤皮膚癌

肝癌,可能部分與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增加有關

甲狀腺癌,原因不明,但也可能是因為有了更好的檢測方法

腎髒癌,這可能與肥胖的增加有關

胰腺癌,與吸煙,肥胖和家族史有關

HPV(人乳頭狀瘤病毒)的風險在上升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與HPV有關的口腔癌在中年男性中陡增。

埃德加·斯馬德,博士,公共衛生碩士,美國癌症協會的高級流行病專家說:“在55歲至64歲年齡組男性比65歲以上的年齡組男性相比,其發病率的速度明顯增加,這令人吃驚,由於癌症發病率通常在65歲以上的的成年人中更高。”

HPV感染的口腔癌和喉癌與口交有關。

與HPV相關的癌症往往需要數年時間的發展,這是為什麽定期進行宮頸癌檢查的婦女容易被發現並診斷。

但是斯馬德指出,“醫生不檢查喉部的HPV感染,目前也沒有早期檢測方法;此外,醫生們也不知道HPV疫苗是否可以防止口腔以及生殖器癌症,此時此刻都還是未知數。”

肥胖的負擔

其它癌症發病率可能會因為肥胖而增加,這些包括食道,肝,腎和胰腺的癌症;例如,腎髒癌症中有30%~40%的病人都是由於肥胖而造成的;研究表明,肥胖會讓食道癌發病率的風險增加16倍。

所有跟帖: 

隻看身邊一例兩例的人,請不要浪費時間點擊看有關統計資料的文章。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5/2014 postreply 08:52:2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