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赤腳醫生

來源: TBz 2014-04-29 13:30: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59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TBz ] 在 2014-04-29 21:55:3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解放初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鄉村大多都有赤腳醫生。
赤腳醫生

赤腳醫生

那個時代,國家貧窮,醫科專家奇缺,一時培養不出那麽多有醫學方麵專業的醫生,隻有培訓一批略懂醫術的赤腳醫生來應急所需。貧窮落後的年代,生病人也尤多,更需要赤腳醫生的治病。因而,那個年代,在鄉村裏,赤腳醫生就應運而生了。
在鄉村裏,選拔赤腳醫生,一般是從以下二條件來選的。一是從醫學世家中挑選,二是從高中畢業生略懂醫術病理中挑選。 挑選出來後,集中到縣衛生學校培訓一年半載,結業後回到鄉村算是赤腳醫生了。鄉村裏的赤腳醫生,因沒受過係統的學習,醫學,病理等知識是比較低的,大病、 重病治不了,複雜的病更不用說了。赤腳醫生能解決的問題,通常是一些頭痛身熱,擦損外傷等小病而已。雖說是小病,但能治理能解決,也大大方便了村民群眾。 一是他們沒空到大醫院去看病,二是到大醫院看病交通也十分不便,三是到大醫院看病費用高。因而,村民群眾十分敬重赤腳醫生,都認為他們是村裏的大知識分 子,是救命恩人。
在鄉村當赤腳醫生很辛苦,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首先,赤腳醫生沒有固定的薪金,有的隻是每月拿大隊一些補貼,有的隻 是以生產隊記工分代酬。這微薄的補貼和工分,根本上解決不了他們的生活,因而,他們白天還得赤著腳參加生產隊勞動,夜晚還要挑燈自學醫學知識。其次,由於 貧窮落後,醫療設備十分簡陋。除了一個藥箱,幾片普通的藥片,一支針筒,幾塊紗布,別的就少得可憐。
盡管難苦,但那時的赤腳醫生,還是盡職盡責,滿腔熱情地為人民服務的。不管深夜還是風雨交加的日子,隻要有病人叫 到,他們就會赴診,就會認真地為病人看病打針服藥。自己治得了的,就一心一意盡力去治。自己治不了的,就建議送醫院治,有時還親自陪著送去。赤腳醫生治病 收費不高,隻收回成本錢,因為赤腳醫生都拿了生產隊的補貼。有的赤腳醫生如果碰上困難戶和五保戶,就得倒貼成本費了。
鄉村的赤腳醫生,醫術雖不高,但服務態度特別的好。他們常背著一個印有雞蛋般大的紅十字藥箱,穿著白褂,挨家串戶走 訪群眾。尤其是流感時期或流腦時期,赤腳醫生的責任更大更辛苦,他們不但走家串戶發藥,還得講解預防知識,通常一天吃不上一頓飯,睡不上一次安穩覺。鄉村 裏的小孩怕打針,赤腳醫生便會千方百計哄小孩,或是給他們講故事,或是為他們唱歌,有時甚至買上一顆糖送給小孩,待小孩的注意力分散時,一針落去,還未等 孩子“哇”的一聲哭叫,針又拔出來了。這般一來,村裏的小孩見了赤腳醫生,既愛又怕,大都會縮進母親的身後,伸出頭來,怔怔地盯著赤腳醫生身上的紅十字藥 箱——那裏麵,既有糖果,更有針筒。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赤腳醫生的醫術雖沒有大醫院裏的醫生高明,但有時大醫院裏的醫生治不了的病,赤腳醫生反而治得了。赤腳醫生治病,在鄉民的眼裏,確是高。但有時,也失水 準。無論怎麽說,在那個貧窮落後的年代,赤腳醫生為人民群眾作出了巨大貢獻,功不可沒。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教育的發展,現在,鄉村都建立了醫院,醫生都 規範化了,赤腳醫生,漸漸地被醫科大學的畢業生取而代之了。這便是人類文明的又一進步。

http://baike.baidu.com/view/73413.htm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