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腺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乃是大腸黏膜的腺體細胞異常增生所引起,它可以是有莖的息肉樣病灶,也可以是無莖、隆起的病灶。分類上可將大腸腺瘤分為管狀腺瘤、管絨毛狀腺瘤及絨毛狀腺瘤。其中管狀腺瘤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腺廇,管狀絨毛狀腺瘤(即管狀腺瘤及絨毛狀腺瘤的混合腫瘤)次之,而單純絨毛狀腺瘤則較少見到。一般而言,腺瘤的大小與腺瘤的種類有關,例如腺瘤愈大時,絨毛狀腺瘤的可能性就愈大,但較小的腺瘤則多為管狀腺瘤。
腺瘤的好發因素有兩個:一是好發於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族群;二是年齡,年齡愈大則發生腺瘤的機會會增加。大部份的腺瘤並不會產生症狀,其中出血是最常見的一項症狀。由於大腸是消化道的最後一站,大腸腺瘤的出血,往往與大便混合在一起,而成為帶血糞便。一般來說,愈大的腫瘤,出血的機會愈大。此外,若是大的腺瘤位於直腸或乙狀結腸(即靠近肛門出口)時,有可能產生便秘、拉肚子或腹痛的症狀。少數的絨毛狀腺瘤則可能因漏失水份及電解質而造成腹瀉、脫水、低血鉀,甚至血壓下降的症狀,但這種情形相當少見。
雖然由腺瘤樣息肉再變成大腸直腸癌的癌化過程,已為多數學者所接受。但這並不表示腺瘤一定會變成癌症。致癌的可能性視息肉大小、組織分類和細胞異常等三項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息肉愈大或細胞異常愈嚴重,致癌的可能性愈大。在組織學上依管狀腺瘤、管狀絨毛狀腺瘤,到絨毛狀腺瘤的順序,其致癌的機會愈來愈高。例如絨毛狀腺瘤約有15~20%的機會變成大腸直腸癌。但對病人來說,無論致癌機會大小,既然有腺瘤者都比一般人更容易變成大腸癌,所以一旦在大腸鏡檢查中發現腺瘤的存在,都應該儘可能移除。
對於非家族性腺瘤的追蹤,應當在第一次發現有大腸腺瘤時,即摘除所有腺瘤,並做組織學檢查。此後三年內,再做一次大腸鏡檢查。若無新腺瘤發生,則可每五年檢查一次。若病人隻有一個小於一公分的管狀腺瘤,則不一定要追蹤。但若一開始即發現有多發性腺瘤或摘除不完全,則應在第一年及第四年各追蹤一次。但實際的追蹤頻率,應由您的醫師視大腸直腸癌發生率的高低來加以調整。總之,自有「腺瘤│癌症」序列這種觀念後。大腸息肉已成了「必欲除之而後快」的過街老鼠。但由於大腸鏡檢查,較一般內視鏡檢查,來的不舒服,所以很多人視大腸鏡檢查為畏途。但筆者仍建議,具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的校友,應接受適度的定期篩檢,以早期發現腫瘤,早期接受完整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