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安慰劑?【轉貼】

來源: 周遊列國逍遙人生 2014-02-17 13:02:0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周遊列國逍遙人生 ] 在 2014-02-20 07:40:3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安慰劑是指藥物學上本不應該有任何藥物作用的物質,但是在不少情況下,它的確有效。這就是為什麽在臨床試驗中,與安慰劑組對照成為開發新的藥物或療法的基本原則。          

2006年,哈佛醫學院做了一個實驗,發表在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他們找來270位慢性上臂痛的病人,分成兩組。一組給他們口服一種新的藥物,告知他們此藥有很好的療效,藥量為一天一粒,一共吃8周。另外一組每周紮兩次針灸,一共紮6周。治療開始前,醫生向每個病人詳細講解可能的副作用,比如針灸會引起疼痛,甚至拔針後還可能會持續疼痛,以及局部可能會紅腫,而藥物組的副作用包括嗜睡,口幹,失眠,頭暈等。         

 試驗開始兩周後,接近1/3的病人向醫生報告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被紮針灸的病人報告局部有紅腫,持續疼痛。吃藥的一組病人報告失眠,無力,甚至起不了床,惡心,起皮疹,都與事前醫生告知的吻合。令人振奮的是,幾乎所有病人都報告上臂痛的症狀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針灸組甚至效果優於藥物組。          

看上去似乎藥物和針灸都有很好療效,但都或多或少有些副作用。此外就沒有什麽特別之處了。          

但是這些病人不知道的是,他們吃到嘴的藥物其實是磨好的普通玉米粉,沒有任何藥物成分。而使用的針灸也是一種特殊的針,表麵看起來一模一樣,但一旦觸到皮膚,針尖就會自動縮回去,根本不會紮進皮膚,更沒有按照穴位紮針。          

那這些臨床療效和副作用從哪裏來的?         

 這就是神奇的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英語叫plcaebo,源於拉丁文,原意是I shall please,直白地翻成中文就是“我應該取悅”。          

安慰劑是指藥物學上本不應該有任何藥物作用的物質,比如上述實驗用到的玉米粉,但卻在實際中產生了等同於藥物的臨床療效。更寬泛地講,“假”手術,或者“假”的治療,都算作安慰劑。          

《醫學的愚蠢和謬誤》一書說:“醫生對治療手段的信任,病人對醫生的信賴,都會產生相互的加強作用。而就此產生的結果往往會非常強有力,常常僅此就足夠確保得到療效甚至完全治愈。”這真是對安慰劑的最好解釋。          

安慰劑進入現代醫學視野通常認為最初始於美國的H. K. Beecher醫生。Beecher是一個二戰戰場麻醉師。在攻占意大利南部海灘戰鬥中,鎮痛劑很快用完。當傷兵嚎叫著要鎮痛劑時,萬般無奈的護士告訴他現在給他注射的是強力鎮痛劑,但實際注射的是鹽水。讓Beecher震驚的是,注射鹽水後,傷兵居然真的停止了哀嚎,疼痛止住了。對這一情形印象深刻的Beecher戰後回到美國哈佛,開始了一係列新的測試藥物療效的實驗。 1955年,他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發表了著名的論文“The Powerful Placebo”(強力的安慰劑),描述了數十個常規藥物的效果其實來自安慰劑效應。他第一次指出吃藥這個動作本身就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隻有強於安慰劑的藥物作用才能認定為有效藥物。此後,臨床試驗中,與安慰劑組對照成為開發新的藥物或者療法的不二規則。         

 那到底安慰劑效應有多普遍呢?          

研究顯示,患有慢性疼痛,抑鬱,某些心髒疾病,胃潰瘍,或某些胃炎,以及很多功能性疾病的病人,高達50%-60%的可以僅僅因安慰劑得到症狀緩解。          

一個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僅僅告訴哮喘患者他們正在吸入一種氣管擴張劑就能有很大部分患者出現氣管擴張,盡管他們實際上什麽也沒有吸入。另一個試驗中,拔掉智齒的病人被告知他們正在接受超聲波治療緩解疼痛,盡管實際機器沒有開機,病人的大多數都報告疼痛明顯緩解了。11個不同的臨床試驗都顯示結腸炎患者接受安慰劑治療後,52%的患者出現症狀緩解,其中50%患者經結腸鏡檢查後真的出現實際炎症消退。          

而安慰劑的使用在實際臨床中又有多普遍呢?          

2008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對679名美國內科醫生或者風濕病專家做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大概有一半醫生承認自己在臨床實踐中有經常性地給病人開出安慰劑。最常用的安慰劑是維生素片,和止痛藥,次為生理鹽水和糖丸。但也有大約13%的醫生開出抗菌素和催眠藥作為安慰劑。這些醫生開出這些藥物的時候是知道按照醫學常規,這些病人是不應該給這些藥物作為治療手段的。大多數醫生給病人的解釋都是“你的病通常不適用這些藥,但可能會對你起作用”,隻有大概5%的醫生明告病人給的是安慰劑。而有相當數量的醫生是因為被病人頻繁來訪卻苦無良策所以給予安慰劑的,因為他們發現給這些藥物之後患者不同程度地得到了症狀緩解。          

安慰劑不僅僅包括藥物或者治療手段。就醫的環境,醫生的態度,也會對安慰劑效應產生很大的影響。         

 2008年,哈佛的研究人員又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找來262位患有腸道激惹綜合征的成人,分成三組。第一組不做任何幹預。第二組給予假針灸治療。第三組假針灸治療,但同時要求這一組的醫生接觸病人時多用溫暖鼓勵的語言,較長時間的眼神接觸,並表現出對治療極有信心。6周後,第一組的病人有28%顯示症狀自行緩解了。第二組的有44%症狀緩解。第三組則高達62%出現緩解。證實了醫生與病人間的互動和病人對醫生的信心對於治療效果的影響是很強烈的。          

有趣的是,研究發現,盡管醫生的態度和交流方式會對安慰劑效應產生最舉足輕重的影響,診室的環境甚至藥物的顏色都會對病人的療效產生影響。抗抑鬱劑的藥物如果是黃色,效果優於其他顏色。紅色的興奮劑會產生更好的效果。抗焦慮藥物用綠色最好。抗潰瘍藥物用白色最佳。不僅僅是顏色,藥物的數量也對療效產生影響,胃潰瘍病人每天吃4片,盡管實際藥量一樣,比每天隻吃2片的效果更好。另外,藥物的品牌也對療效產生影響。知名藥廠的藥物也比小廠的效果好。甚至藥物的名字也有關係。這就是為什麽國內許多藥物都用上一目了然的名字,而美國不允許使用暗示太過明顯的名字。此外,藥物的價格也對療效產生影響,被告知正在使用的是昂貴的藥物常常會對病人產生更好的效果。甚至地域、醫院的名氣、醫生的年齡也會對同樣治療的療效產生很大的影響。這解釋了為什麽病人喜歡找年長的醫生,尤其是“老中醫”。         

 安慰劑通常表現為疾病緩解,但實際上安慰劑也是有用於降低副作用的。典型的一例就是癌症病人的化療。因為生活的經驗或者媒體的報道,常人都知道傳統化療毒副作用很大。德國的研究人員發現,當他們不告知病人接受的是化療藥物,而是別的普通藥物時,副作用居然減輕了。         

 通常情況下,接受安慰劑的病人是不知情的,也就是不知道自己被給予的是沒有任何藥物成分的安慰劑,因為通常認為隻有這樣才會產生作用。但事實卻出乎意料。          

2010年,哈佛大學再做了一個試驗。他們找來80位患有腸激惹綜合征的病人,分成兩組。給其中一組的藥物的外包裝上明確寫著:“此為安慰劑,沒有任何藥物成分,類似於糖果,但是臨床試驗顯示此安慰劑能通過思想身體自愈作用產生很好療效”。另外一組病人則不給任何治療。治療開始後11天和21天,第一組明知道是安慰劑的病人仍然出現了很高比例的症狀緩解,而第二組則沒有顯示任何緩解。         

 既然安慰劑如此強效,背後的原因是什麽呢?         

 最為人們接受的對安慰劑效應的解釋是心理性的作用。因此很多病人症狀緩解後得知自己實際接受的是安慰劑治療會火冒三丈,會認為自己實際上沒有真的病,所有一切全是心理作用。然而,近些年神經醫學的發展開始給解釋安慰劑效應帶來了曙光。早期的研究發現,如果用化學藥物阻斷患者大腦內的內啡肽(一種天然的鎮痛劑)分泌,就可以部分阻斷安慰劑效應。之後的大腦掃描顯示,很多種神經傳遞因子在起作用,其中很多與阿片和大麻的作用機製一致。也有研究顯示,多巴胺(一種影響情感和愉悅、獎賞的化學分子)的分泌會受到安慰劑的影響。去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分泌多巴胺的一個基因會影響安慰劑的效果。攜帶有這種基因的人群更容易受安慰劑影響而獲得症狀緩解。          

但也有人認為安慰劑效應被誇大了。1997年,Kienle和Kiene分析了大量安慰劑的研究後,認為安慰劑組病人出現的症狀緩解不是來自安慰劑效應,而是因為病程的自然緩解,症狀的波動,附加的別的治療,報告的偏差,病人為了取悅醫生的禮貌匯報,誘導性的調查,或者僅僅是心理現象。2007年,Bausell發表論文說,病人的自然病程,以及在接受治療期間病人會不自覺地改變生活行為方式,或者因為想要取悅醫生而社交性地回答醫生所期待的答案,都可能導致觀察到的安慰劑效應被誇大。2001年,一項大型的大批量研究分析指出,與未治療組比較,無論主觀或者客觀指標,安慰劑組並沒有出現顯著的不同。出現療效的安慰劑研究一旦加大樣本數量,效果就會減低,提示觀察到的效果可能隻是觀察偏差。典型的案例是外科醫生J. Bruce Moseley做的一個有名的安慰劑試驗。他給10個膝關節炎病人的其中8個做了假手術,切開皮膚後就縫上,但告訴病人做的是正常手術。結果所有假手術患者6個月後都出現了緩解。因此Moseley認為安慰劑手術有效。但實際上,這些患者可能根本不需要手術也會自行緩解。          

另外一個常識性的觀點是,病人對疾病的態度或信心會因為安慰劑效應對治療結果產生影響。但事實是,安慰劑效應通常隻對功能性疾病有效,而對器質性的疾病無效。比如骨折病人,腸穿孔病人安慰劑就無效了。主觀性的緩解比起客觀性的疾病療效更加容易取得。實際上,2010年丹麥做了一個迄今最大型的關於態度和信心對疾病結果的研究。他們追蹤近6萬人30年,結論是性格和對疾病的態度跟患癌風險無關,與治療效果和生存期間也無關。          

盡管有這些爭議,有些醫學界人士,尤其是大多數替代和補充醫學界的人士認為,隻要治療有效,是不是安慰劑有什麽關係呢?誰在乎?近些年更有一些研究論文在發現替代和補充醫學的療效是安慰劑效應後,立刻轉而推出結論這些替代和補充醫學的手段是有效的。         

 那麽,安慰劑是否是完全無害的呢?         

 首先,安慰劑並不總是便宜且有效的。很多安慰劑式的治療手段不但昂貴,而且效果低下。其次,有些患者為了尋求非正規醫療的安慰劑效應而耽誤及時有效的正常醫療而延誤病情。第三,安慰劑效也可能為醫療欺詐、虛假醫療提供溫床。有些時候,甚至會導致謀財害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這很合理啊,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能量就是物質。所以信心越強,就越能在病人身體上產生反應。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30 bytes) () 02/17/2014 postreply 14:30:01

信心就是能量,能量就是物質,所以,信心就是能夠轉化成物質,也就是藥物。隻不過絕大多數人都不懂愛因斯坦的理論,以為是迷信。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8/2014 postreply 05:24:13

很好!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14 postreply 14:31:50

頭一次聽說,真長知識,謝謝! -老幹媽豆瓣醬- 給 老幹媽豆瓣醬 發送悄悄話 老幹媽豆瓣醬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14 postreply 14:38:32

不知道哈佛這個實驗是如何界定安慰劑和心理暗示治療的? -xy785- 給 xy78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7/2014 postreply 15:02:39

在"潛意識的力量"(the power of subconscious)書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Lilac2003- 給 Lilac2003 發送悄悄話 Lilac200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14 postreply 15:04:17

咱祖先早就用上安慰劑了,望梅止喝不就是一典型例子嗎?! -致青春- 給 致青春 發送悄悄話 (1179 bytes) () 02/17/2014 postreply 16:09:47

畫符捉鬼跳大神,都是。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14 postreply 16:48:29

that's right! : ) -致青春- 給 致青春 發送悄悄話 (603 bytes) () 02/17/2014 postreply 17:18:37

保健品就是安慰劑! -似曾相識- 給 似曾相識 發送悄悄話 似曾相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8/2014 postreply 05:39:2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