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

來源: probiotic 2014-01-05 23:58:1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66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probiotic ] 在 2014-01-07 14:54:5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1) 引起肌病等相關疾病

他汀類藥物引起肌病的常見症狀是非特異性肌肉或關節痛。老年、體型瘦小、虛弱、合並慢性腎功能不全(尤其因糖尿病引起)以及圍手術期患者發生肌病的危險較高。部分老年患者在尚無肌酶升高或肌病發生時即可出現不良反應,導致生活質量下降,並可能增加跌倒所致創傷、骨折等。在一項對22名具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並接受不同他汀類藥物治療的職業運動員的研究中,16人因肌病副作用而中斷治療。在罕見情況下,肌病可以導致橫紋肌溶解並導致腎衰而死亡。有一項試驗報告了5例非致死性橫紋肌溶解症,其中4例發生在治療期。另一組回顧性資料提示,他汀類藥每治療10萬人就有4.2例橫紋肌溶解症發生。因此,對於他汀類藥物引起副作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不可掉以輕心。

2降低膽固醇的同時,也會使Co-Q10水平下降

由於他汀類藥物不但會抑製膽固醇合成、降低膽固醇的水平,也會降低在膽固醇生成途徑中的其他一些中間產物水平,包括輔酶Q10Co-Q10),使輔酶Q10的水平下降。而輔酶Q10對於線粒體能量的產生至關重要。美國研究者曾經報道,34例患者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14天後,就已經能檢測出病人體內輔酶Q10的降低。他汀類藥物與輔酶Q10的關係已受到專家和學者的關注,明確指出他汀類藥物能阻斷體內輔酶Q10的生成,會造成病人體內輔酶Q10不足,且這種現象在老年病人身上更容易發生,特別是已有心衰的病人發生他汀類誘發的輔酶Q10不足,會使心肌功能進一步惡化。因此,對於慢性心衰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的利弊之爭,仍然有待於進一步的評定。

 (3) 會引發精神和神經症狀

膽固醇對大腦的形成及其功能至關重要,因此降低其濃度可能會引發精神和神經症狀,如嚴重的易激惹、攻擊行為、自殺衝動、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喪失、完全健忘、多動神經症以及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等。臨床上出現上述症狀時,應考慮可能與服用他汀類藥物有關,及時停藥。在大多數病例中,這些症狀是可逆的,但再用時可以複發。

    4低膽固醇是癌症的危險因素

細胞體外實驗並未令人信服地證實他汀類藥物具有致突變或致癌等毒性作用,在一項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的研究中,隨訪10年,患者腫瘤的發生率未見增加,這一研究結果使人們放鬆了警惕。但是,另有一些研究結果卻使人提心吊膽。比如,研究發現: 低膽固醇是癌症的危險因素,“膽固醇降得越低越好”的提法顯然不妥。而另有一項研究證實,乳腺腫瘤患者服用他汀類藥物後,腫瘤複發明顯增加。故有腫瘤病史的患者不推薦使用他汀類藥物。還有,老年人服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後,其腫瘤死亡率也顯著增加,從而抵消了他汀類藥物致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帶來的益處。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