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痛風--Google維基百科:

回答: 啥是痛風?星星2013-10-17 20:50:30

 

痛風(學名:metabolic arthritis)是一種因嘌呤(一譯「普林」)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女性一般在50歲之前不會發生痛風,因為雌激素對尿酸的形成有抑製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後會增加發作比率。由於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在軟組織關節膜或肌腱裡形成針狀結晶,導致身體免疫係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拇趾關節(這種情況稱為podagra),關節,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發作於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可使人從睡眠中驚醒。痛風初期,發作多見於下肢的關節。

預防痛風

40歲以上者應定期健康檢查,接受血中尿酸值檢查,預防痛風。若患上高尿酸血症,除了在醫師指示下服用降尿酸藥物,將尿酸值控製在正常範圍外,亦必 須從生活與飲食杜絕一切痛風的誘因。減少進食動物性的高嘌呤食物(如海鮮、內臟類、非素食的高湯,植物性的高嘌呤食物則不必擔心),也需避免飲用過量酒精 飲料,尤其是啤酒是痛風患者的禁忌。以長期來說更有效的飲食是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腎臟病的飲食(低飽和脂肪、低、低升糖指數、低精緻糖、蛋白質不要過多或過少,腎功能損失已經到一定程度的患者也不能過多),這樣也容易維持理想體重,減少肥胖問題。切勿暴飲暴食(包括盡可能的經常飲水、不要到口渴才喝水、用少量多次的飲水來達到充足的飲水)、飢餓過度,運動不足及激烈運動也會增加痛風風險。

若痛風已經發作,則須立即檢測尿酸濃度、腎功能、血壓血糖及接受治療,並開始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第一次痛風是要開始預防這些疾病的信號),以免引起心肌梗塞、腦栓塞和痛風性腎病等併發症。

會增加痛風機率的食品

過去的觀念是認為高嘌呤成份食品會增加痛風機率,但最新的流行病學研究 顯示除了啤酒及發酵食品外,所有植物性的食品都不需注意嘌呤含量;而且預防及治療痛風就是預防及治療代謝症候群的方法

需要控製的飲食:

  • 精緻糖(包含果糖果汁、但水果相對安全,而麥芽糊精是常見食品及奶粉添加物、麥芽糊精有精緻糖的危害卻沒有精緻糖的甜味)、飽和脂肪(肥肉、奶油酥油棕櫚油)、高升糖指數食品(以預防糖尿病、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標準控製即可,這樣尿酸自然降下來)
  • 飲水不足,大多數飲料都不能算進飲水量內;也要注意利尿劑會妨礙尿酸排泄、嚴重時引發痛風,因此具有利尿功能的飲食(如咖啡、一次喝太多水)及藥物,都代表需要更多的總飲水量;痛風患者需大幅增加總飲水量且少量多次飲水,是預防復發的第一步(但在睡前一段時間要減少飲水、以避免增加夜尿問題、因為睡眠不足會引發痛風),建議每天至少2000cc以上(若有較為嚴重的腎臟疾病需依醫生指示)。
  • 高鈉飲食,主要是為了避免高血壓對腎臟的傷害,腎功能過差會讓尿酸排不出來
  • 總熱量過高或過低(體重正常者以不會發胖最安全、肥胖及中央肥胖者以每月減肥1~2公斤最安全)
  • 酒類,尤其是不喝啤酒及烈酒稀釋後飲用
  • 帶殼海鮮、魚皮、動物皮與內臟、肉汁、高湯、火鍋湯
  • 乳酸飲品(主要是避免高糖者)、酵母菌
  • 瘦肉等高蛋白食品(以避免腎臟負擔過重的標準控製即可)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