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樣斑塊的形成是一個很長的過程,當粥樣斑塊形成後隻要其不是很大,不足以影響冠狀動脈的血流,病人一般是沒有臨床症狀的,所以病人也不會去看病。 因此早期的粥樣硬化改變是不可能被診斷的。當病人出現了症狀時,粥樣斑塊已經比較大了,常用的有如下檢查方法:
1.冠脈動脈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是最早應用的評價冠脈血流的介入方法,能很好的評估血管的狹窄程度,在很長的一個時期裏,一直被認為是評價冠脈血流的“金標準”。但是由於造影是平麵成 像,而且X-線的分辨率較低,對粥樣斑塊結構的評價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圖1A:示右冠狀動脈近端的嚴重狹窄;圖1B示左前降支動脈近端的嚴重狹窄)
2.血管內超聲(IVUS,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將超聲探頭置於超聲導管的頂端,然後將導管送人冠狀動脈中,通過超聲波直接檢查冠脈的方法。比冠脈造影更立體,對粥樣斑塊的體積, 位置以及斑塊內部特點,管腔的大小都有比較準確的判斷。 很多的病理解剖研究都證實了血管內超聲的準確性。但超聲導管很容易引起血管痙攣,使其 應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製。(圖2:血管內超聲示狹窄的管腔,富含脂質的壞死核心(紅色),纖維帽(綠色)和斑塊中的鈣化(白色).
3.光學相幹斷層掃描技術(OC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導管的頂端有發射紅外線的光源,發射出兩束光,一束照到組織成為信號光;另一束照到反光鏡叫做參考光。這兩束光反射回來之後會發 生幹涉疊加,形成不同的光線圖像。OCT對於易損斑塊的內部結構有較好的判斷。但由於光學需要先衝洗血流,使其應用受到一定的限製。這是一個 比較新的技術,大量的實驗研究正在進行,希望在不遠的將來, OCT會日臻成熟。(圖3:示粥樣斑塊中存在斑塊破裂)
4. 血管內核磁共振:尚處於研究階段。
5. 無創的診斷技術包括 體外超聲波,核磁共振和CT,對於粥樣斑塊也有一定的診斷價值。另外一些生化指標如血脂水平,反應炎症反應程度的C反應蛋白濃度,對判斷粥樣斑塊的性質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大量的實驗和臨床研究正在進行,研究人員們正努力尋找評價粥樣斑塊結構的最佳方法。人們正試圖製造一個能夠很好模擬人類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特點的大動物模型, 並對照已獲得的人類病理解剖證據,來進一步完善對粥樣斑塊的診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