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健康通訊】如何增強你的免疫係統?---編譯:無窮的探索

來源: 閩姑 2013-06-13 17:21:2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43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閩姑 ] 在 2013-06-13 18:28:4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來源:  如何增強你的免疫係統?

如何增強你的免疫係統?

2013年6月13日

文章來源(英文鏈接): 哈佛健康通訊    編譯:無窮的探索
 

譯者按:摘自《人體免疫係統真相》,這是《哈佛健康通訊》的一篇關於健康的特別報導。

你能做什麽?

總體而言,人體免疫係統防禦致病微生物還是比較成功的。但有時候免疫係統也會失敗:這時病菌就會成功入侵並導致疾病。那麽是否有可能對於病菌入侵過程進行幹涉使你的免疫係統更加強大?改善你的飲食會怎樣?服用某些維生素或草藥製劑會如何?是否能夠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以使人體免疫係統接近完美?

增強人體免疫係統這一想法很迷人,但是實際證明這一點很難做到。免疫係統精確地說是一個係統,而非一個單一的實體。要使免疫係統發揮正常功能,需要係統內部的平衡和協調。科學家們對於免疫應答的複雜性和交互聯係性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至今尚無科學證據表明生活方式和提高免疫功能之間有直接聯係。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生活方式對免疫係統沒有影響,也不意味著這一課題不值得研究。有許多科學家正在研究飲食、鍛煉、年齡、精神壓力、草藥補充劑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對於動物和人體的免疫應答有何種效應。盡管出現了一些有趣的研究結果,但這些研究結果依然是非常初步的。因為目前科學家們還在努力了解免疫係統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解讀免疫功能的一些指標。接下來的章節介紹這些課題中最活躍的研究領域的一些成果。同時,采用公認的健康生活方式對於免疫係統還是有好處的。

Immunity in action

行動中的免疫體係。一個健康的免疫係統能夠擊敗入侵的致病微生物,如上圖所示。
兩個導致淋病的細菌無法抵抗巨噬細胞(中性白細胞),而被吞噬和殺死(箭頭處)。
照片來源:Michael N. Starnbach, Ph.D., Harvard Medical School

采用健康生活方式

抵禦疾病的第一條防線是選擇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下列的公認的健康指南可以讓你的免疫係統保持強大和健康:

  • 不要吸煙。
  • 多吃水果、蔬菜和全穀類,少攝入飽和脂肪。
  • 保持健康體重。
  • 控製血壓。
  • 如果飲酒的話,適度飲酒。
  • 睡眠充足。
  • 避免感染,比如多洗手、煮熟食物等。
  • 根據你的年齡群和致病風險進行針對性的定期體檢。
保持懷疑

貨架上的許多商品宣稱能夠提高和增強人體免疫力,但增強免疫力這一概念實際上幾乎毫無科學意義。事實上,增加你體內的細胞——無論是免疫細胞還是其他細胞——並不一定是件好事。比如運動員“違規增血”——向體內輸血以增加血細胞數量並提高運動能力——會增加中風的危險。

試圖增強免疫細胞尤其複雜,因為免疫係統中有太多的不同種類的免疫細胞,這些免疫細胞又有非常多的不同途徑來針對許許多多的不同微生物進行免疫應答。你要增強哪些免疫細胞?增加到多少數量?至今為止科學家們也不知道答案。我們已知的是機體一直持續不斷地產生免疫細胞。機體產生的淋巴細胞的數量比可能要用到的數量要多得多,多餘的這部分細胞通過細胞凋亡(apoptosis)的方式死亡—— 一些在它們發揮作用前就死亡,而另一些則在贏得同微生物的戰爭後死亡。沒有人知道要使免疫係統達到最佳水平需要多少免疫細胞或者需要什麽種類的免疫細胞。

在低端尺度上科學家們確實了解的更多一些。當一位感染HIV/AIDS的患者的T細胞數量降到某一水平以下時,患者狀況就會惡化,因為免疫係統沒有足夠的T細胞來抵抗感染。所以存在一個最低數量,在此水平以下免疫係統不能完成其任務。但是多少T細胞的數量足夠寬裕,並且在此基礎上是否多多益善?我們現在還不知道。

許多科學家正在研究一係列因素——從食物和草藥補充劑到鍛煉和壓力——對免疫性的效應。一些科學家檢測血液中某些成分比如淋巴細胞或細胞因子的水平,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真正知道這些水平對於人體抵禦疾病的能力到底意味著什麽。科學家們隻是提供了一種發現是否發生了什麽事情的方法,但以目前的科學水平尚不足以解釋這些事情和抵禦疾病之間的關係。

另一個研究方向是研究生活方式的某種改變和發生疾病之間的關係。如果發現致病率明顯減少,科學家們就會考慮免疫係統是否通過某些途徑得到增強。通過這些研究,現在有證據表明即使我們還不能直接證明某種生活方式可以改善免疫係統,但至少我們發現其中存在一些可能的聯係。

年齡和免疫

在此報告的前麵部分,我們注意到這一研究的一個活躍領域是研究免疫係統的功能是如何隨著年齡增大而改變。科學家們認為年齡增大會在某種程度上導致免疫應答能力的下降,造成感染增加、炎症性疾病增加以及癌症增加。隨著發達國家預期壽命的提高,與老齡有關的疾病發病率也在提高。值得高興的是與老齡化相關的研究可以造福於我們所有人——不管我們的年齡有多大。

雖然一些老年人保持健康狀況,但是很多研究表明,比起年輕人,老年人更易感染疾病。呼吸道感染、流感,特別是肺炎是全球範圍導致65歲以上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沒有人能確定為何會有這種情況,但一些科學家觀察到這一死亡風險的增加和T細胞數量的減少有關,可能是由於隨著年齡的增大胸腺萎縮,產生抵禦感染的T細胞越來越少。人從一歲起胸腺功能就開始下降,不過胸腺功能的下降是否就能完全解釋T細胞數量的減少還是有其他原因存在至今還沒有定論。另外一些科學家則關注於是否是骨髓產生幹細胞的效率的降低而導致免疫細胞的減少。

阿肯色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其他一些隨著年齡增加導致免疫係統功能減弱的因素。他們研究了老鼠的細胞死亡。他們通過實驗比較老年鼠和青年鼠的記憶T淋巴細胞的壽命,結果發現老年鼠的T淋巴細胞死亡的更為迅速。這表明隨著淋巴細胞的死亡,老年鼠的免疫係統會失去對於微生物的記憶,當這些微生物再次出現時,免疫係統無法將其識別,這樣身體就很難產生有力的免疫應答。

通過老年人對於疫苗的應答也可以觀察到這一免疫應答水平的下降現象。比如,流感疫苗的研究表明65歲以上的老年人的疫苗效能隻有23%,而健康的兒童(超過2歲)則是38%。但是盡管免疫效能下降,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使得致病及死亡的比例比起未接種疫苗的老年人還是要有明顯的下降。

還有一些科學家在研究老年人的營養和免疫之間的關係。令人吃驚的是有一種類型的營養失調非常普遍,即便是在發達國家也是如此,這種營養失調被稱作 “微量營養缺乏”。所謂微量營養缺乏是指通過膳食攝入的某些必需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量不足,這在老年人中比較普遍。老年人通常吃的比較少而且日常飲食很少改變。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膳食補充劑是否能幫助老年人保持免疫係統處於較為健康的水平。老年人應當和熟悉老年人營養的醫師討論這個問題,因為雖然在膳食中補充某些營養成分或許對於老年人有益,但有時甚至很小的改變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飲食

如同軍隊得先吃飽肚子才有力氣打仗一樣,免疫係統也需要良好的、常規的養料。科學家們早就認識到貧困地區以及營養不良的人很容易感染疾病。但是至今還不能確定是否是由於營養不良對於免疫係統產生影響而造成致病率上升。不過還是有少量的營養水平對於人體免疫係統效應的研究,甚至有些(非常少)營養效應 (對比治療)和疾病發展之間的直接關聯的研究。

有一些營養改變對動物免疫係統影響的研究,但同樣很少有免疫變化導致動物疾病發展的研究。比如,有一組研究人員發現老鼠膳食中缺乏蛋白質會降低T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數量及功能,同時也會降低免疫血球素A(lgA)抗體的水平。

有一些證據表明各種微量營養成分的缺乏,比如,鋅、硒、鐵、銅、葉酸和維生素A、B6、C和E的缺乏,會改變動物的免疫應答。然而對於健康動物而言,這種免疫係統的變化所造成的影響並不是很明顯的,而且目前還未測試類似的營養缺乏對人體免疫應答的效果。但是至少對於某些微量營養成分,這一研究還是很有前景的。

所以你能做什麽?如果你懷疑你的膳食不能提供所有你所需的微量營養成分——也許你不喜歡蔬菜或者你選擇白麵包而不是全穀麵包,那麽日常服用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會有各種健康好處,而不僅僅是對免疫係統的可能的益處。超大劑量地補充單一維生素則不會有這種好處,這裏不是多多益善。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一係列營養成分增強免疫係統的潛力。

:一些研究表明人體中硒含量低的話,會大大增加得膀胱癌、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一項大範圍的多年的研究目前在研究硒結合維生素E預防前列腺癌的效應方麵取得進展。

維生素A:科學家們早就知道維生素A通過影響T細胞、B細胞和細胞因子的某些亞群而對預防感染和維護粘膜表麵有重要作用。維生素A缺乏和免疫損壞以及增加傳染病風險之間有關聯。但另一方麵,有一項研究卻表明給一群缺乏維生素A的老年人服用維生素A補充劑沒有增強或壓製T細胞的免疫性能。

維生素B2:有些證據表明維生素B2能夠提高老鼠對於細菌感染的抵抗力,但這是否意味著是增強了免疫應答則不清楚。

維生素B6:有幾項研究表明維生素B6缺乏會降低免疫應答的某些方麵,比如降低淋巴細胞成熟和分化成各種T細胞和B細胞的能力。適量補充維生素B6可以修複免疫係統功能,但超大劑量則不會更為有益。另外B6會促使腫瘤的生長。

維生素C:維生素C和免疫係統之間關係目前還沒有相關的研究報告。對於維生素C的常規研究有不少,不幸的是其中大部分研究設計的不夠好。維生素C更可能是和其他微量營養成分協同作用,而不是單獨起作用。

維生素D:多年來醫生知道受結核病折磨的病人多曬太陽有好處,現在對此可能有一個解釋。科學家們發現暴露在陽光下會促使維生素D的生成,而維生素D能夠啟動針對導致結核病的細菌(結核分支杆菌)的抗菌反應信號。不過對於其他疾病維生素D是否有類似效果,以及維生素D補充劑是否有益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維生素E:有一個關於健康方麵的研究表明把維生素E的日常攝取量從推薦膳食營養素供給量(RDA)的30毫克增加到200毫克,可以提高接種B型肝炎和破傷風疫苗後的抗體反應水平,但對接種白喉和肺炎球菌疫苗則沒有發生這種反應水平的提高。

:鋅對於免疫係統的細胞而言是一種必需的微量元素,鋅的不足會影響T細胞核其他免疫細胞的功能。但要注意:膳食中含有充足的鋅(15-25毫克每天)是非常重要的,但過量的鋅會抑製免疫係統的功能。

草藥和其他補充劑

走進一家商店,你會發現許多瓶裝藥片和草藥宣稱能夠“提高免疫力”或者類似於增強你的免疫係統。盡管發現某些製劑能夠改變一些免疫功能,但這遠非證據表明這些製劑確實可以增強免疫體係以更好地保護人體來抵抗感染和疾病。要確定某種草藥或任何其他成分是否能增強免疫體係至今仍是件極為複雜的事情。比如,科學家們還不知道一種看似提高了血液中的抗體水平的草藥是否確實對於整個免疫體係真的有好處。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當忽略所有的草藥製劑的益處。每個人的免疫係統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對於活性物質的生理應答都不相同。所以如果你的祖母說她多年來一直服用某種草藥製劑使她不生病,誰能說不是這樣?但是,當科學家在數量眾多的人群中研究該草藥製劑的效用時,問題出現了。如果某種草藥隻對一個人有效,而在大樣本群體中對其他人無效的話,則在研究數據中就顯示不出其有效性。

科學家們已經研究了一些草藥和維生素通過某些方式對於免疫係統有何種潛在的影響。大部分研究注重於老人、小孩或者有免疫缺陷的人,比如艾滋病患者。許多此類研究均有設計缺陷,所以進一步的研究需要確認或者否定這些研究結果。因此不能認為這些研究發現具有普遍性。

引起科學家們注意的一些補充劑如下:

庫拉索蘆薈 (Aloe vera):至今為止,沒有證據表明庫拉索蘆薈能夠調節免疫應答。在研究中用到了許多配方和組分,所以對比結果是非常困難的。不過有些證據表明熱帶庫拉索蘆薈對於治療輕微的燒傷、損傷以及凍傷有益,結合氫化可的鬆對於治療皮膚發炎也有好處。研究表明用庫拉索蘆薈處理化療後的乳腺組織並非最佳選擇。

蒙古黃芪 (Astragalus membranes):黃芪類藥物是從植物根部提取出來的,作為刺激免疫係統的藥品出售,但針對黃芪免疫刺激性能的研究質量很糟糕。更糟糕的是,這類藥品可能有危險。

紫錐菊 (Echinacea):大量的文獻讚美紫錐菊是一種“免疫刺激物”,普遍認為它具有傳說中的預防或減緩感冒症狀的能力。大多數專家並不建議長期使用紫錐菊來預防感冒。哈佛醫學院的一群醫生注意到許多研究紫錐菊預防感冒性能的研究設計的並不好,而有些被宣稱紫錐菊所具有的功效並未得到證明。同時紫錐菊具有潛在的嚴重的副作用,對於豚草過敏的人比較容易對紫錐菊產生反應,比如發生過一些過敏性休克的病例。華盛頓大學的兒科醫師們通過一個設計良好的研究發現,紫錐菊在縮短兒童感冒期及減緩兒童感冒症狀方麵並無作用。2005年的一個有437名誌願者參加的大範圍研究同樣表明紫錐菊對於預防感冒及治療感冒沒有作用。

大蒜 (Garlic):大蒜可能有一些抵抗感染的功能。實驗室研究表明大蒜能夠抵禦細菌、病毒和真菌。盡管值得進一步研究,但至今尚無設計的足夠良好的研究表明大蒜是否真的對人體有益。2006年有項統計歐洲南部人群的大蒜和洋蔥的消費量和某些癌症發病率之間的關係的研究,結果發現吃大蒜和洋蔥比較多的人群中一些常見癌症的發病率比較低。不過在有更多的證據出現之前,推薦大蒜作為一種治療或預防感染和癌症的方法為時尚早。

人參 (Ginseng):人參是如何起作用的至今不明,但有許多宣稱亞洲參具有功效,包括能夠刺激免疫功能。盡管有許許多多小型研究宣稱人參具有功效,美國國家補充和替代醫學中心(NCCAM)還是認為沒有足夠的大型的高質量的研究支持這些宣稱。NCCAM目前正支持更充分地理解亞洲參的研究。

洋甘草(甘草根)(Glycyrrhiza glabra (licorice root)):中藥利用甘草根治療許多疾病。大多數關於甘草根的研究是研究甘草根結合其他草藥的功效,所以無法證實甘草本身是否具有某些功效。 因為服用甘草具有一些潛在的副作用,而服用甘草對於刺激免疫功能的好處(如果有的話)人們又是所知甚少,所以甘草是一種應當避免服用的草藥。

益生菌 (Probiotics):人體消化道內有數百種不同種類參與消化食物的細菌,現在包括哈佛醫學院的醫生在內的一些科學家正發現存在一些證據表明這些“好”的細菌和免疫係統之間有關聯。比如,現在知道腸道中的某些細菌能夠通過糾正某些營養成分的缺乏以及增加某些T細胞的數量來促進免疫係統的發育。不過細菌和免疫係統之間的直接相互作用是怎樣的現在還不知道。隨著出現越來越多的有意思的證據表明腸道細菌增強免疫係統,所以很可能好的細菌是多多益善。至少,兜售益生菌商品的商人希望你能相信這一點。

益生菌是好的細菌,比如乳酸菌和雙歧杆菌,它們可以安全地居住在人體的消化道內。你可以看到乳製品、飲料、穀類、能量棒和其他一些食品的標簽上列著一係列益生菌。另外市場上很多食品中含有所謂的“益生質”的成分,有人宣稱益生質是益生菌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但是至今並未發現攝入這些物質和改善免疫功能之間存在著直接聯係。也沒有科學證據表明攝入益生菌能夠補充更新在服用抗生素後和“壞”細菌一起被抗生素幹掉的好細菌。

另一個需要當心的是益生菌產品的質量並不穩定。有些益生菌產品確實含有其所宣稱含有的成分,但有些則不然。美國微生物學會在2006年一個報告中說 “目前,全球範圍食品中所含有的益生菌的質量並不可靠。”同樣的,FDA監督食品包裝以確保不能在包裝標簽上宣稱產品能夠治療疾病,除非生產商能有科學證據來證明這一宣稱。那這是否意味著益生菌是無用的呢?不是的,這表明對於眾多的關於益生菌有益的宣稱目前尚無定論。如果你選擇適度攝入益生菌,很可能沒什麽壞處,而且科學證據或許最終會表明會有某些好處。

壓力

盡管以前曾經遭到懷疑,但是現代醫學已經承認情緒和生理健康之間確實有密切聯係。很多疾病,包括腸胃不適、蕁麻疹,甚至心髒病都和情緒壓力有關。不過盡管有很多不同專業領域的科學家在研究壓力和免疫功能之間的關係,但是到目前為止這還不是免疫學家的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壓力和免疫係統之間的關係存在許多挑戰。很重要的一點是壓力很難對其進行定義。對於某個人而言是壓力,但對另一個人就可能不是。當人處於壓力環境下時,又很難對壓力進行測量,而對科學家而言,也很難了解人對於壓力的主觀印象是否精確。科學家們隻能測量那些反映壓力的東西,比如每分鍾心跳次數之類的,但這類標準也可以反映其他因素。

大多數研究壓力和免疫功能之間關係的科學家並不研究那些突然出現的、短期的緊張性刺激,而是研究持續性的、經常出現的被稱為是長期壓力的緊張性刺激,比如來自於家庭、朋友以及合作者的壓力,或者為了在工作中表現良好而承受的持續性挑戰。一些科學家正在研究現有的壓力是否對免疫係統有影響。

但很難就此進行對照實驗。在對照試驗中,科學家能夠改變僅僅一個因素,例如改變一種特定化學物質的量,然後針對這一變化產生的可測量的現象進行測量,比如暴露在這種化學物質中的某一特定類型的免疫細胞所產生的抗體水平。但對活的動物,特別是人,這樣的對照實驗是不可能的,因為有太多的其他因素會影響到實驗結果。

盡管存在著這些不可避免的困難,科學家們對於許多不同種類的動物以及人重複了許多次實驗,而在多數情況下得到了相同的結果,所以科學家們還是希望能夠得出一些合理的結論。

一些研究人員把動物置於有壓力的環境下,比如將試驗動物困於狹小的空間,或靠近攻擊性動物。然後測量在這種有壓力的環境下這些動物的免疫係統的不同功能以及它們的健康狀況。科學家們以這些實驗為基礎所發表的一些研究報告中有下麵的一些宣稱:

  • 實驗條件下所創造出的“壓力”環境能夠延遲老鼠在感染流感病毒後抗體的產生,並能抑製動物接種單純皰疹病毒後T細胞的活性。
  • 社會壓力能比生理壓力造成更大的危害。例如,將一些小鼠連續6天每天中有2個小時置於有高度攻擊性的大鼠籠中,小鼠重複受到大鼠的威脅,但不會受到傷害,這相當於“社會壓力”;另一些小鼠則關在非常小的籠子裏,長時間不給食物和飲水,這相當於“生理壓力”。然後把這些老鼠暴露於一種細菌毒素,有社會壓力老鼠的死亡率是生理壓力老鼠的兩倍。
  • 孤獨也會抑製免疫係統。和母親分開的幼猴,尤其是單獨關在籠子裏的幼猴應答抗原所產生的淋巴細胞數量以及應答病毒所產生的抗體水平都比較低。

許多研究人員報告說壓力環境能使細胞免疫應答的許多方麵造成下降。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長期從事這一領域的研究,他們的研究表明心理壓力會打亂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和免疫係統的聯係。這三個係統通過化學信號來進行“對話”,必須密切合作才能有效工作。研究小組推測長期處於壓力狀態會導致長期釋放應激激素——主要是糖皮質素,這些激素會對產生淋巴細胞的胸腺發生作用,抑製細胞因子和白細胞介素的產生,而這兩者對於白細胞有刺激和協同作用。研究小組以及另外一些研究人員已經報道了下麵一些研究結果:

  • 那些照料患有阿茲海默症親屬的老年人,其皮質醇(由腎上腺分泌的一種激素)水平高於平均水平,或許正是因為皮質醇水平高,因而對於流感疫苗抗體應答水平較低。
  • 抑鬱症患者T細胞活性的某些指標低於非抑鬱症患者,孤獨的或者離婚的人對比結婚人士也有相同的情況。
  • 在一項持續一整年的針對照料患有阿茲海默症的配偶的研究中發現,那些朋友最少或最缺乏外部幫助的人的T細胞功能的變化最大。
  • 在佛羅裏達遭受安德路颶風4個月後,居住在受災最為嚴重的街區的人的免疫係統的一些活性指標下降。針對洛杉磯地震後醫院員工的一項研究也得出相似結論。

然而,在所有的這些研究中並沒有發現證據表明在這些人中,免疫係統的變化對於身體健康有何負麵影響。

著涼會讓人生病嗎?

幾乎每一位母親都說過:“穿上夾克衫,否則你會感冒的!”她說得對嗎?到目前為止,研究這個問題的科研人員認為普通暴露於適度的寒冷中不會增加人體對於感染的易感性。大多數健康專家一致認為冬天是“流感季節”的原因並不是人們因著涼而感冒,而是人們呆在室內的時間更多,更容易近距離接觸到攜帶病源的人。

不過研究人員對於這個問題在不同人群中會如何還是很有興趣。有些老鼠實驗表明寒冷會降低應付感染的能力。但對人如何呢?科學家們讓一些人浸泡在冷水中,而另一些人裸體坐著呆在冰點以下的環境中。科學家們研究了南極洲的居民以及去加拿大洛磯山脈探險的人們。研究結果有些混亂。比如,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在寒冷環境中劇烈運動的越野滑雪選手上呼吸道感染的比例較高,但是不能確定這是因為寒冷引起的還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例如高強度的運動或者幹燥的空氣等。 研究人員發現寒冷確實提高了細胞因子、作為免疫係統信使得蛋白質和激素的水平,但這對健康有何影響尚不清楚。

一群加拿大科學家分析了針對這一課題的數百份醫學報告,他們的結論是不必擔心適度暴露於寒冷中——對於人體免疫係統沒有有害的影響。那麽外麵很冷你需要穿暖和點嗎?答案是如果你覺得不舒服那就穿得暖和點,如果你在戶外會呆上一段時間,要當心凍傷或體溫過低的風險,但不必擔心免疫狀況。

運動對於免疫是好是壞?

常規鍛煉是健康生活的一個支柱,它能改善心血管健康狀況、降低血壓、控製體重,以及增強對於許多疾病的抵抗力。但是常規鍛煉是否有助於保持健康的免疫係統呢?和健康飲食一樣,鍛煉有助於保持健康因此也保持健康的免疫係統。鍛煉甚至有可能更直接地有助於免疫係統,因為這能促進良好的循環,通過良好的循環使免疫細胞和物質更加暢通地達到機體的各個部分並更有效地工作。

一些科學家正在進行下一步的研究,來確定鍛煉是否能夠直接影響人體對於感染的易感性。比如,有些科學家在研究過度運動是否會使運動員更容易生病,是否會損害他們的免疫功能。在這類研究中,科學家們會要求運動員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分析運動員鍛煉前和鍛煉後的血液及尿液以發現其免疫係統中的一些成分,如細胞因子、白細胞和某些抗體的變化。雖然記錄到了一些變化,但免疫學家還不知道這些變化對於免疫應答有何意義。例如,至今還不了解細胞因子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助於免疫應答,或者對於免疫應答是否真正有影響。同樣也沒人知道一般水平上的白細胞數量增加到底是好還是壞。

但這些課題是針對那些運動員高手在高強度運動下的情形的,對於普通人的適度運動,情況又如何呢?適度運動是否有助於普通人的免疫係統保持健康?至今為止,尚無發現任何一個直接證據能夠表明適度運動有益於免疫係統。比較合理的判斷是適度的常規運動是健康生活的一個因素,對於保持今後免疫係統的健康可能具有重要意義。

現在利用人類基因組序列可以幫助科學家們來研究生活方式是否對於免疫係統有影響,可以讓科學家們得到更多完整的答案。這一研究前景是基於最新的生物醫學技術的,比如,基於人類基因組的DNA微陣列(基因芯片)能夠幫助科學家同時觀察數以千計的基因序列是如何啟動及關閉以應答某些特定的生理條件(例如,運動前及運動後運動員的血細胞)。科學家們希望通過利用這些新工具來分析各種模型,以更好地理解眾多參與到免疫係統的化學途徑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謝謝閱讀長文。聽一首歌和看一些梵高的"動感"畫作:

孫楠/那英: 隻要有你 (電視劇 《少年包青天》片尾曲)




 當梵高的畫動起來: Van Gogh's paintings masterpieces come to life
(背景音樂: Ludovico Einaudi "Experience")

















所有跟帖: 

作者對於中草藥的評估帶有籠統的負麵懷疑,缺乏足夠的對於臨床資料和統計學結果的複習 -禦用文人- 給 禦用文人 發送悄悄話 (224 bytes) () 06/13/2013 postreply 17:57:46

同意,深有同感。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3/2013 postreply 18:10:41

是,說的準確,有同感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4/2013 postreply 09:24:25

喜歡你的帖子,長見識。 -打魚船- 給 打魚船 發送悄悄話 打魚船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3/2013 postreply 19:46:34

黃芪的危險性是什麽? -Manymore- 給 Manymore 發送悄悄話 Manymor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3/2013 postreply 21:31:04

是藥三分毒,是客觀地描述。但是這位哈佛作者說,“更糟糕的是,這類藥品可能有危險。”,語氣頗為嚇人 -禦用文人- 給 禦用文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3/2013 postreply 21:47:09

客觀地說,涼水也是藥,大煙土也是藥,放射線還是藥,甚至陽光空氣都是藥。涼水喝多了水中毒,大煙土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308 bytes) () 06/14/2013 postreply 12:11:37

狠對。馬兜鈴酸,是藥;朱砂,是藥;雄黃,是藥;鉈,也是藥。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157 bytes) () 06/14/2013 postreply 14:52:39

這涉及毒藥的定義,還涉及毒與藥的定義。而定義,是權威發布。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4/2013 postreply 15:33:50

Astragalus有很多種類,這是來自NCCAM的提醒: -閩姑- 給 閩姑 發送悄悄話 閩姑 的博客首頁 (1887 bytes) () 06/14/2013 postreply 07:01:32

好久不見,謝謝分享。關於增強免疫係統版上以前有過爭論,其實,生活方式 -viewfinder- 給 viewfinder 發送悄悄話 viewfinder 的博客首頁 (235 bytes) () 06/14/2013 postreply 05:53:43

謝謝各位跟帖,先祝大家周末愉快! -閩姑- 給 閩姑 發送悄悄話 閩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4/2013 postreply 06:20:48

我看到對著涼生病最好的解釋是這樣的: 溫度低時,呼吸道裏體液的流動性降低 -weston- 給 weston 發送悄悄話 weston 的博客首頁 (182 bytes) () 06/14/2013 postreply 08:10:49

最起碼對司空見慣的現象有了解釋,而不是視而不見。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4/2013 postreply 12:24:36

真棒,讓梵高的畫動起來。 -bounty- 給 bount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4/2013 postreply 08:49:34

哈佛有幾年曆史。科學有多少年曆史。中國的中醫有多少年曆史。科學拿什麽做實驗。中醫拿什麽做實驗。老鼠在實驗後會告訴你感覺怎樣。中西 -yi-ming- 給 yi-m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5/2013 postreply 08:46:3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