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照顧者: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人有的時候會因為生病,行動不便,乃至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別人的照顧。年紀越大的人,越是可能會遇到這樣的需求。過去,家人會毫無疑問地擔當起照顧者的角色,或者從農村找一位親戚朋友來照顧;即便不在自己家庭內部尋找資源,花錢雇一位照顧者也決不是一件費力的事情。但是現在生活在美國,情形就不一樣了:許多的病人和家屬,往往到了要出院的時候,才發覺要尋找一位照顧者,特別是稱職的照顧者是一件令人頭痛的難辦之事。
            不少華人仍然保留著良好的文化傳統美德,傾心盡力地照顧著他們生病的家人。然而他們在長時間地消耗著自己精力的同時,又不得不上班來維持生活的開銷。而更多的家庭根本沒有能力來擔當照顧者。對於需要長期的康複的病人,如何配偶年紀也大了,很難照顧病人。有些獨居的老人,更加無法照顧自己。縱然孩子們有孝心,但是他們都必須忙著工作。結果往往遇到生活無法自理的時候,卻發現無法找到合適的照顧者。
            華人麵臨尋找照顧者難的原因有幾方麵。首先,華人一般不願意進護理院。華人的觀念和生活習慣與美國人存在差異。美國人需要康複時,一般都在出院前由醫院的社工聯絡好一家護理院,他們先到那裏住一段時間,一麵繼續接受治療,更多的是接受康複訓練,盡快讓自己能夠生活自理。這項費用屬於醫療保險的範疇內。但是華人一般不願意到護理院,因為語言、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都不同。當然,每個人生病,都希望得到關愛和幫助。美國人趨向於獨立的精神;美國的醫療注重訓練病人自己行動;華人沒有象美國人那樣具有獨立的精神。華人因為觀念的因素,總會使得家人盡量為病人做事情,他們會認為這是愛的表達,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會延長康複的時間。
        第二個造成尋找華語照顧者困難的原因是做這行工作的人不多。幹這行多半不是出於喜歡這個工作;美國人不少照顧者是真的熱愛這個行業,比如有個人是律師助理,但是他轉行專門照顧老人,工作之餘還喜歡跟老人們彈琴唱歌。但是華人多半因為生活所迫,成為照顧者;現在華人的情形不再是以前的狀態,高科技人才越來越多了,自然不會想去做這一份被華人認為是“卑微”的工作了。
            第三個難找華語照顧者的原因是錢。照顧者的工作通常按小時付酬,而且不是最低工資。但是,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夠付得起那多麽錢,來雇一個長期的照顧者。華人與美國人的消費觀念也存在很大的差異,華人在花錢上是能省一毛是一毛,與照顧者討價還價,最後往往達不成協議。
            其實我們都應該想到,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某個時期,會需要一個照顧者。華人的這項服務遠遠落後於主流社會。沒有哪家機構能夠提供足夠的資源、訓練和教育,供需要的人隨時使用。這個被華人社區遺忘的角落,何時能夠引起華人的關注呢?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尋找照顧者: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 警惕醫療賬單裏的水分
  • 愛的迷失 -- 《父母之愛》寫作花絮之一
  • 將軍下台:又一個悲劇?
  • 醫療決定如何做?
  •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