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的原因 (ZT)

來源: summerboy 2013-03-22 13:08:1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050 bytes)

摘自《醫鑰》我覺得寫的很淺顯易懂:

五、發燒

 

(一)發燒的原因

今日大眾的觀念,發燒是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失控,或是外來的細菌、病毒侵入體內所引起而造成發燒。以中醫的醫學而論,這完全是錯誤的,因其錯誤的醫療、藥物的傷害,乃造成腦炎、腦膜炎、小兒麻痹……等醫療錯誤的不良後果,為什麽呢?

我們鼻子呼吸的空氣是熱熱的,我們的皮膚亦在呼吸散熱,排散水分——出汗。

呼吸、排汗所排出的熱氣,並非身體的發炎,乃是心腎——君火、相火上升所產生的體溫,即消化營養,產生體能所產生的餘熱之排放。

體熱排放不良,乃造成發燒,即餘熱被蓄積而成,故發燒的原因可列舉如後:

1、感冒:

感冒發燒,因五髒調理五氣產生體能而生體溫,若五髒調理五氣,熱不能排,為皮膚毛孔被風、暑、寒、濕、燥火之氣蔽塞,即肺金毛孔收斂(肺主皮毛),致體溫、熱氣無法從皮膚毛孔排出——即是發燒的感冒為最多。

感冒發燒,不是外來的細菌或病毒侵入體內,更不是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失控,隻是身體的表皮、毛孔被蔽塞而已,分為傷風、傷寒、傷(中)暑、濕、熱等中醫學謂之表證,細菌、病毒根本未進入體內,經曰:寒邪外束,陽不得越,鬱而為熱(發燒)。

2、傷食:

飲食不當,脾胃虛弱致食物蓄積腸胃,無法消化在胃腸堆積發酵而產生熱能的發燒,以嬰幼兒為最多。此發燒四肢掌心熱,不像感冒的四肢冷,消食即燒退而痊愈。

3、虛勞:

因身體虛,水火(心腎)不能即濟,風木動搖,時憎寒壯熱,乃體溫外越,不能為身體產生體能,並非發炎,是今日婦女更年期,身體衰弱,故須辨別心虛發熱、脾虛發熱、肝腎虛發熱而調治,不可退燒,是為虛損發燒。

4、瘀血:

受傷時因氣血循環受瘀血阻滯,瘀積的瘀血將體溫升高而發燒,隻要化瘀血,發燒即可痊愈。許多受傷而成植物人者,乃因瘀血阻滯,或被用冰塊冰瘀血致血凝不散,或被強力消炎,消炎即傷心、腎,因心腎同為少陰經,腎主骨、骨主髓、腦為髓海,受傷植物人的造成,乃因心、腎的衰弱,更被消炎而心的循環無力將瘀血排出,並非腦受傷害的問題,化瘀血燒即退,心腎補強,瘀血排出植物人亦能恢複健康。

許多十三、四歲的少女,月經初來時,被打德國麻疹疫苗,或感冒月經來,被消炎傷心腎,致經來不止,或經血逆行至鼻、齒流血,被止血致瘀血內結,複又感冒再被消炎,乃為今日十二、三歲學童血癌——瘀血發燒不退的主因。

5、出痘疹:

出痘疹發燒是在促使病毒產生免疫功能,如穀子、各種種子發芽時的產生溫度,痘疹必發燒才能促使病毒發揮排除盡凈,產生免疫功能,使五髒調適五氣不致產生障礙,故出痘疹發燒不須退燒,唯須注意發痘疹時的飲食,避免並發症之發生,痘疹發透燒即退而痊愈,身體免疫功能即建立而不易再生病。

6、藥物中毒:

三合一疫苗造成的藥物中毒、頭痛、嘔吐、發燒,西醫稱為“無菌性腦脊髓膜炎”或白血球升高至三、五萬而燒不退為白血病,解毒燒即退,白血球數據亦降而康複。

7、孩子長牙齒發燒:

齒為骨之餘氣,而腎主骨,嬰兒長牙齒時,脾土虛不能製腎水,土不能製水乃因脾虛而非感染(發炎),隻要調理脾胃,發燒即可痊愈,不可消炎、退燒。

8、驚嚇:

七情不順,如孩子受驚嚇而腹脹發燒,隻要收驚即愈,情誌不順,抑鬱憂思傷脾而發燒,消脹氣燒即退。

9、婦女坐月子感冒:

婦女坐月子感冒,發燒稱“月內風”,與一般感冒不同治,此時氣血大虛,須調理氣血兼祛風,退燒始痊愈,不可以感染(發炎)治。

10、不明原因的發燒:

醫師自己不懂,或診斷錯誤,治療錯誤,或不會治的發燒,今日皆稱不明原因的發燒,萬般皆有因,何以會有不明原因的發燒呢?

 

(二)發燒的辨證――發燒會使腦子燒壞嗎?腦炎、腦膜炎是如何發生的?

今日年輕的父母,不容孩子鼻孔有一點鼻涕,見到發燒便驚慌失措,怕腦子燒壞了,且醫生告訴年輕的父母,發燒是外來的細菌或病毒侵入體內所引起的,致控製體溫的腦中樞神經失控所造成,沒有病菌的侵入是不會發燒的,發燒會並發成腦炎、腦膜炎——造成耳聾、眼睛看不見等腦燒壞的現象,年輕的父母成天為孩子的一點點毛病而膽顫心驚,事實:造成腦燒壞的真正原因何在呢?

感冒時,皮膚毛孔被風、暑、寒、濕、燥火之氣所蔽塞——發燒隻是在我們身體的表皮、毛孔被蔽塞,無法排汗散熱,中醫學謂之表證,細菌、病毒根未進入體內。若細菌、病毒侵入體內,中醫謂之裏證,反而不會發燒。

一般感冒發燒,隻要使汗流出,毛孔能散熱,發燒即退,病就痊愈,診斷之要乃在於發燒是因風、暑、寒、濕、燥火何氣所傷,及風、暑、寒、濕、燥火傷何經絡,才能適當的祛風、散寒、清暑、除濕、降火、潤燥以達治病痊愈的目的。

在傷寒論中對傷寒、傷風及其誤治所引起的經絡病變,有極詳盡的闡釋及發揮。在溫病條辨對傷暑、濕、燥及其病變亦有淋漓盡致的闡釋,以補傷寒論對五氣所傷致病闡釋之不足。

傷風、寒、暑、濕、燥如何辨呢?略述如後:

經曰:人之傷寒,則為病熱(發燒),寒初中人必先在表,即足太陽(膀胱)寒水之經,太陽為諸陽主氣,乃一身綱維,本經之脈,起目眥、上腦下項、循肩、挾背、抵腰、行於身後,故所過之處無不痛也。

惡寒者,雖無風而惡寒,惡風者,當風而始惡之,故惡寒必兼惡風、惡寒。

風寒有陰陽之分,惡風惟屬陽經,故三陰經無惡風之證,風為陽邪,寒為陰邪也。

原病式曰:身熱惡寒,熱在表也,熱在表而淺,邪畏正,故病熱而反惡寒,或言為寒在表及熱在皮膚,寒在骨髓者,誤也。

凡人之傷風、暑、濕,皆有汗,惟傷寒獨不出汗,寒能澀血,又表實也,氣上逆故喘,邪在表故脈福傷寒脈緊而傷風脈緩者,寒勁急而風緩散也。

喻嘉言曰:冬傷寒、春傷溫、夏秋傷暑、濕、熱,此四時正病也,然夏秋亦有傷寒,冬春亦有傷暑、濕、熱,乃四時之客病冬春正病——有汗為傷風、無汗為傷寒。

夏秋正病——有汗為傷暑濕熱、無汗仍為傷寒。

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雲: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發炎),燥勝則幹(口幹渴),寒勝則浮(元神虛孚、頭暈),濕勝則濡泄。故曰:寒邪外束,陽不得越,鬱而為熱(發燒)。

由上可知,感冒發燒分屬傷風、傷寒、傷暑、濕、熱、燥火等,病僅在肌膚、表皮,並未進入體內髒腑,故內髒腑,及腦並未生病,卻被消炎傷心腎,再受點滴液或冰枕,冰袋將在表之風暑濕熱寒之邪引入內髒。

心、腎同屬少陰經,因消炎而受傷害,而腎主骨、骨主髓、腦為髓海、風暑濕燥寒外感風邪被引入心、腎而為腦炎、腦膜炎,乃夏天的傷暑濕燥火之感冒發燒,誤當冬天傷寒之感冒發燒而發汗、消炎之誤治的結果。

腦炎、腦膜炎為傷風、傷暑濕熱發燒而被誤為傷寒發汗或誤下消炎所造成,中醫稱腦炎、腦膜炎為剛痙、柔痙或急、慢驚風,並不是腦燒壞的問題。

痙者,太陽中風,重(再)感風濕(即今之點滴或消炎引風入內)而為病,風燥而動,寒引而緊,濕著而拘,故頭搖口噤,項強而反張也。風挾寒則血澀無汗為剛痙,風挾濕則液出有汗為柔痙,筋急而縮為瘲,筋弛而緩為瘛,伸縮不已為瘛瘲,移邪於心則昏憒不覺(不醒人事、昏迷)也。

 

(三)發燒需要多喝開水嗎?

1、如何診斷發燒?發燒要如何處理呢?

發燒並不因為溫度的高低而對人體的傷害有所差別,錯誤的醫學觀念,錯誤的診斷,錯誤的用藥,才是發燒造成傷害健康的真正致命傷。

不要讓發燒39℃、40℃、41℃、42℃而慌了手腳,大眾常被體溫計誤了,口溫、腋溫、肛溫、早晨、中午、晚上的體溫,大人、小孩的體溫皆不相同,體溫計不能辨別時辰,也不能辨別部位、經絡、大人、小孩,更不能辨別發燒的原因,而徒從發燒,降低體溫去治療疾病,人為的錯誤,常是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的更重要因素就像降血壓造成全身的並發症。家中最好不要保有體溫計,以免誤事,沒有體溫計要如何診斷疾病,計量體溫是否發燒呢?

了解中醫的經絡作用,不同的時辰,不同的經絡作用皆不相同,故有些病在早上或下午某時辰才發燒即因不同經絡的作用、不同的疾病所致。

相同的部位,相同的經絡,相同的時辰比較,才能測出體溫的正確差別,以診斷是否發燒。

任何人與人之間,經絡相同,時辰相同,用自己的手掌心對小孩(患者)的手掌心,用手掌背對孩子的手掌背,不可用手掌心對孩子(患者)的手掌背,因不同經絡不同氣,用自己的額心(印堂穴)對孩子的額頭接觸,因經絡相同,時辰相同,正常的時候,大人、小孩的體溫雖相差半度或一度,卻不會有體溫差的發燒感覺,若有差別即為發燒。

處理發燒,首當了解發燒的原因,一般的發燒以感冒占大多數,汗出則愈。

發燒不口渴的病患,可服用熱稀飯加薑與糖,或熱牛奶後,可在肺經、膀胱經用純正樟腦油或保心安油等擦拭後,用大被子蓋住悶熱,以促使皮膚毛孔張開排汗,待汗出至額後,用熱濕毛巾將汗擦幹,發燒即退而痊愈,並不需要送醫,每一個人都可以解決感冒發燒的問題,而免除抗生素藥物造成好累、好疲倦、好想睡覺的乙型肝炎、血癌、尿毒症……等傷害。

2、發燒需要多喝開水嗎?

冬天呼吸時,我們可以看到鼻子噴出水氣,呼吸由空氣中攝取水份,水份的含量,身體夠用就不口渴,感冒或平時不口渴根本就不須多喝開水。

冷氣房中,水分被冷氣機吸收,空氣較幹燥,水份不夠,我們會感到口渴,想找水喝,就要多喝開水。

運動後,水份消耗過量而口渴亦會找水喝,乃身體自然的反應,取其所需也。

發燒時,口渴想喝水就喝,不口渴、不想喝,表示身體根本就沒有需要,就不須多喝開水,反不如煮碗熱稀飯加點薑與冰糖,或喝杯熱牛奶以增加體力,促使排汗退燒有效,比打點滴或多喝開水好千百倍。

發燒病患若口渴而想喝涼(冷)水,乃有內熱(即火氣或發炎),即可多喝開水以助降低體溫,並不可用被子蓋悶,否則會加重病情。

發燒若想喝熱湯,則為有內寒或內虛,即不可消炎(退火)而要溫散以退燒,與口不渴同法治療。

了解發燒的原因,治療分寒、熱、虛、實。將熱性發燒——傷風、暑、濕熱當成傷寒的發燒治療,才是造成孩子抽筋、痙攣、腦燒壞的主因。

從中醫的醫學了解中藥,中藥退燒絕不比西醫慢,且絕對不會有燒壞腦的遺憾,但為何在電視、報紙、國民學校到大學的教育上,卻看不到中醫的醫學理論,看不見中醫如何把病治好,不知原因何在?

 

(四)發燒的治療與觀念的糾正

發燒的治療並不困難,隻要找出發燒的原因,如感冒發燒,隻要使汗流出發燒即退。

今日大眾認為西醫、西藥治療退燒比較快,事實上並非西醫、西藥快,而且西醫根本就不會治療發燒,遇到發燒退不了就叫你趕快轉院,為什麽呢?

嬰幼兒發燒以感冒的為最多,感冒發燒汗出則愈,而燒退是嬰兒被打針時,怕針刺痛而掙紮啼哭出汗,汗出燒即退也,並非藥物之效,而大家實際是隻受藥物抗生素之害而已,卻不自知。不相信,大家在孩子發燒時,隨便拿一根消毒過的針(必須要不會斷的針,最好用中醫針灸用針),在孩子的手臂或小屁股不會傷到要害的地方刺下,使孩子啼哭到額頭汗出後,用熱的毛巾(不可用冷毛巾)將汗擦幹,燒即退而痊愈,根本就不需要什麽藥,大家卻不知道,而誤認為西醫、西藥快,遇到針刺痛而不出汗,或汗出而燒不退的就叫你轉院——騙得到來吃的就騙,騙不到來吃的就叫你轉院。

藥物造成的傷害,或退燒錯誤而造成的傷害稱為並發症或合並症,大家卻誤認為腦燒壞。

昔日許多小兒麻痹症,今日不見小兒麻痹症,卻看到許多小孩的腳或膝蓋酸痛。

早期的抗生素退燒造成腦炎、腦膜炎、小兒麻痹症等。醫藥的進步,將抗生素改良,今日的抗生素不造成腦炎、腦膜炎、小兒麻痹症……但卻造成一大群的乙型肝炎、血癌、尿毒症……腳膝酸痛的病人,可以用“數據檢查”卻“原因不明”的疾病,這就是醫療科學的“進步”和醫療品質的“提升”?還是醫療傷害的品質提升?醫療傷害的科學進步卻從來看不見報導。

中醫退燒常用少商穴放血、或十宣放血,即因肺主(操縱)皮毛,孩子之哭及放血,都在刺激心、肺,加強血液循環,促使毛孔張開排汗,將熱排出,燒即退而痊愈。

發燒時,心髒會急劇的跳動,將血壓升高,其作用即身體在加強促使血液的循環,以促發汗,汗出燒退,心髒的急劇跳動亦恢複正常也。消炎即降火氣,不當消炎而消炎即傷心髒,心髒受傷害,在表證的風寒即內侵入心腎,表證未除,身體無力將表證風寒排除,更受冰枕封閉排汗出口,點滴液引風寒入內,乃造成腦炎、腦膜炎即因風寒誤下,傷風誤汗所造成。

 

(五)點滴液是營養針?還是催命針呢?

十瓶點滴液,不如一碗熱稀飯加生薑、冰糖的營養。

許多人把大瓶點滴液看成營養液,相信它可以消除疲勞,補充體力,吊高了點滴液,不管是否能治病,至少架式十足,引人注目和關心,且認為它是退燒的萬靈丹。

但不知點滴液對感冒發燒的病患,卻是日後百病叢生,血癌、尿毒症……的始作俑者,為什麽呢?

鄉下曬穀場的穀堆,蓋著稻草,在稻草底下的穀子發熱了,是要將稻草搬開以散熱呢?還是要用水灌以降低其溫度呢?打點滴的作用就像用水灌,溫度雖降了,但後果呢?

感冒發燒,風寒暑濕燥之氣僅在肌膚、表皮,內髒根本未生病,故稱表證。汗出則愈,問題即可迎刃而解,但點滴液卻不分風暑寒濕燥火之氣,將風寒隨著點滴引入未生病的內髒經絡、髒腑。發燒雖是退了,但點滴液對身體的健康完全是引狼入室,它隻是使人看不見發燒而已,卻是後患無窮。

許多小兒科更是恐嚇、詐欺、威脅齊用,孩子發燒即謂肺炎、△△炎而大打點滴液,為謀財施詐的伎倆,出了問題,燒退不了,就是轉院證明書一出,推了責任。

血癌、尿毒症等的病患。心髒、腎髒都極衰弱,若感冒發燒,被用點滴液,則表證的風寒隨著點滴液進入衰弱的心髒、腎髒而造成昏迷,甚至生命的危險,許多人不了解這點,醫生會告訴病患,因尿毒造成昏迷,要趕快洗腎,或血癌的癌細胞已進入腦而發生危險,卻不會告訴病患,因點滴液將表證的風寒引入衰弱的心、腎所造成。

洗腎雖能暫時將進入心髒(血液)的風寒水份過濾排除,但卻沒法使心髒的作用功能恢複,致病越陷越深,甚至死亡,重重的陷阱,重重的醫療欺騙,病患亦樂此不疲,花錢不能消災,情何以堪?

若了解中醫的醫學,發燒隻是皮膚毛孔被蔽塞,用一碗熱稀飯加冰糖、生薑、或一杯熱牛奶,服後汗出燒就退,沒有點滴液,抗生素的後患無窮,更沒有血癌、尿毒症……等危害的煩惱,何樂而不為呢?但許多人卻作繭自縛,相信一個病人也治不好的科學,為什麽呢?

常遇癌症或病情嚴重病患,治療進展非常順利,卻因家屬擔心病患營養不良而請人來打營養針(點滴液),一劑營養針過後,腰酸背痛(西醫所謂癌細胞蔓延到脊髓),已痊愈的又再度複發,病情急劇變化,病患及家屬對醫療的無知與幹擾,實在令人痛心與氣結,並非病之不能治,而是病患及家屬的無知所致也。

身體虛的人容易感冒,感冒風寒(邪氣、病毒)都在表(皮膚),並未入裏(內髒器官),點滴液卻將身體虛的人之感冒病毒從體表引入身體內部髒腑,腰酸背痛即感冒病毒從體表引入身體內部髒腑少陰(心、腎)經所造成,故點滴液是營養針還是催命針呢?

 

(六)冰枕是退燒利器,還是殘害病患的毒藥呢?

發燒的原因:

中醫:鼻子在呼吸,皮膚的毛孔也在呼吸,當皮膚的毛孔呼吸被蔽塞住,皮膚無法呼吸就是發燒,汗出燒即退。

西醫:發燒是腦的中樞神經控製體溫受病毒失控,造成發燒。

今日的教科書上,老師告訴學生,發燒37℃~38℃就要看醫生,39℃、40℃就要在病患的頭部、心窩放冰枕以降低體溫,因此許多家庭冰箱隨時放著冰枕,以備萬一。

常遇到在某些醫院打點滴,用冰枕貼頭部、心窩,發燒一兩星期不退的孩子,年輕的父母已是精疲力竭,孩子亦是奄奄一息,甚至咳血,或檢查白血球四、五萬,兩、三萬的病患。筆者診斷不會口渴的患者,即在其肺經與膀胱經以樟腦油擦拭後,再用大棉被在病患身上悶蓋,不到半小時,病患全身大汗,即以熱毛巾將全身汗擦幹,病患皆能實時燒退病愈,精神恢複,有的身子已虛,隻有進補以恢複體力,有一發燒四年不能痊愈的孩子,筆者以此方法兩次即告痊愈,愈後進補即不曾再犯。

有個七十餘歲的阿婆,見住院兩星期發燒不退的孫子,筆者治療不到半小時即燒退病愈,精神恢複,且會玩耍,而懷疑的問:如果回家再發燒,是否還要用冰枕呢?筆者回答:汗出燒就退,你想想,冰枕可以使汗排得出來嗎?阿婆回答:說得也有道理,汗出燒就退。

感冒發燒是皮膚毛孔被風寒暑濕之氣蔽塞,致陽氣不得逾越,故發燒時隻要汗出燒就退,冰枕在降低發燒者的體溫,使皮膚毛孔更難排汗。

皮膚毛孔被冰枕阻塞收縮無法排汗,皮膚表麵的風寒之氣又被點滴引入體內,更被消炎傷害心髒,致心髒衰弱,而風寒內侵,乃為腦炎、腦膜炎的主因,是冰枕與點滴液引狼入室所造成的結果,白血球數據的上升,乃因身體欲將此內侵的風寒與抗生素藥物排出體外而產生的,故汗出燒退白血球數據亦隨之自然下降。

大家可以感覺到發燒時,心髒劇烈跳動,目的即在增加其壓力(提升血壓),促使陽(元)氣上升,以促使毛孔張開來排汗,發燒溫度越高,心髒跳動越厲害,今日醫療不思促使毛孔張開,反用冰枕封死毛孔,更用消炎藥、降壓藥來降低心髒的跳動之力,致病患心疲力竭,而疲憊不堪,乃致更加重病情。

常見發燒退後複來,即因被引入體內之風寒排解未盡,五髒調理五氣仍未能均衡,而致發燒再起。

發燒時,病隻在體表,或半表半裏,並未進入體內,五髒六腑皆未受病傷害,陰症無汗,陰症無發熱,即病毒、細菌進入內髒時,反而不會發燒,如今日的高血壓即為風寒進入體內,糖尿病為燥氣進入體內所造成。

許多發燒的病患,被冰枕、點滴液、抗生素消炎而無法退燒,許多不懂醫學的醫學權威,就玩欺騙病患的把戲——做抽取脊髓的穿刺檢查,致腰受傷害,腰為腎之腑,腎主骨,骨主髓,腦為髓海,對腎髒的傷害即對心髒產生傷害,因心、腎同為少陰經,心髒因消炎致被風寒侵入,今日許多風濕性心髒病即因消炎,致風寒濕侵入心髒所造成。

風寒侵入心髒,隨著少陰經侵入被脊髓穿刺而受傷的腎髒,腎髒受傷,外用點滴、冰枕大量引進風寒,乃為腦炎、腦膜炎、燒壞腦及血癌的真正主凶。

 

所有跟帖: 

引起發燒的原因,發燒的機理,是兩個問題 -華山97- 給 華山97 發送悄悄話 華山97 的博客首頁 (27 bytes) () 03/22/2013 postreply 13:33:5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