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治療的鹽水濃度是在3%~20%的限製範圍內限製,對症是“帶黃膿鼻涕的慢性鼻炎”。日常保健的濃度是3~10%的溫鹽水。當然,這遠高於人體內的生理離子強度和滲透壓環境;這也是此法(對許多人)有效的最關鍵原因。
按照‘科學’的醫療方法,為什麽仍會“帶黃膿鼻涕的慢性鼻炎頑固十分,很難根治的。長期服抗生素也不是樁事情”?是不是有看上去好像是‘科學’,而實際上並非科學的可能?
希望再思考“嚴格地,必須用少含雜質的蒸餾水如生理鹽水,其中的含鹽量有事出有因的科學的比例的”的原則在此(!)是否真正科學。
思考和提示:
1,所有的炎症都可以看成是免疫性疾患。2,蛋白質的基本(!)特性。 3,蛋白質/抗體的純化步驟。4,抗原/抗體在免疫性疾患中的作用。5,深度擴展:配體/受體結合與解離的反應條件(可免)。6,多方麵聯係起來考慮。
上述的提示如果感到太煩,那麽,也可以這樣簡單地直接考慮:為什麽在人體內的生理離子強度和滲透壓環境下人們會得一些“頑固十分,很難根治”的疾患???
無論是整體或局部來看,疾病,並非是人體正常的“正常的生理條件”狀態,那麽,治病,為什麽非要限定在“生理條件”下?
時間關係,不多言了。
新年好。